一圈兵士绕着行刑台,将看热闹的百姓隔离在外。但外面依旧是人山人海,怎么驱散都赶不走。
要知道,今日要斩杀的可是前任宰相,一品大员!而且是通敌之罪,这样的场面,毕生大概也只能看到一次!
“罪犯杜玉章,身为宰相,勾结反贼,更兼里通西蛮,杀害忠良之子……”
一个文官正大声念着罪诏书,上面罗列了杜玉章的十大罪状。他每念出一条,下面百姓都是一阵议论。到最后,群情汹汹,叫骂声连高高的监斩台上都听得清楚!
“这种奸臣,不但应该杀,还应该千刀万剐!”
“居然勾结西蛮!我家二儿子就是在死边关,都是被西蛮人害的!他还要跟蛮子和谈,原来是勾结了蛮子!可恨!败类!”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还曾经勾结过七皇子,妄图叛乱的!陛下大人不记小人过,赦免了他的罪行,这次居然依旧不知悔改!”
“原来是这样?”
“就是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这种败类,早就该死了!”
……
韩渊面色如水,听着下面的叫骂之声。他眼睛在人群中快速掠过,果然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
白皎然站在人群中,眼眶微红,愤怒都写在脸上。二人视线交接,韩渊微微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白皎然神色却更冷了。他开口说话虽然隔着那么多人和那样嘈杂的声音,韩渊依旧听得清楚。
第170章 -2
“卑鄙无耻,构陷忠良!这罪诏书是不是出自你韩渊手笔?”
“韩渊!早知当年,就不该助你踏入朝堂算我白皎然看错了人!”
一语说罢,他扭身就走。韩渊依旧带着笑,目送他身影走远。
直到看不见那人背影了,韩渊才苦笑一声,却很快敛起情绪。他沉声嘱咐一边的官吏,
“告诉他们,准备动手吧。”
“啊?”
官吏一愣,下意识看了看日冕。
“韩大人,还有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
“准备一下。一刻钟过得很快的。”
韩渊抬眼往远处眺望京城就这么大,官道就这么多。远处从皇宫出来的车队已经隐约可见,万一等会陛下来了,当众戳穿了自己的把戏……
这铡刀可都是现成的!陛下一怒之下,当场叫自己人头落地,那可就麻烦了!
……
毕竟是御驾车辇,举架很高,视野也极好。隔了好远,李广宁就看到围在行刑台边的人群了。
“前面怎么围了这么多人?”
“回陛下的话,奴才听说,最近徐将军放出不少风声。他招了一批人到处造势,说是杜玉章不仅是个反贼,还记恨徐家军平叛有功,用奸计斩了忠良的儿子,诬陷了徐镇边。”
王礼回答,
“只怕他是想在民众里激起舆论,免得陛下秋后算账,再拿他徐家军下刀。”
“自作聪明。他若消停些还好,还敢这样兴风作浪,真以为朕动不得他?”
说是这样说。现在的李广宁,哪有心思去找徐骁秋麻烦?
李广宁抬眼,见前方行刑台已经隐约可见。他深吸一口气,从马车上站起身来。
“等一会,你们去传朕口谕。告诉韩渊,行刑暂停。将杜玉章押送到台下,朕有话要对他说。”
“是!”
一个御林军得了口谕,快步往行刑台方向跑去。
可王礼还觉得有些不妥。他蹙着眉头进言,
“陛下,现在距离行刑也不过一刻钟时间。还要等待一会才传口谕的话,万一有个闪失……就算没有,杜大人也得被按在铡刀处,才能被救下来。下面百姓群情汹涌,只怕会很不满。”
“不必管他们!不过是受了鼓动,过几日朕收拾了徐骁秋,他们就知道了!罪诏书?他们会写,朕也会写!”
李广宁语气森森,
“何况,杜玉章这次咬死了朕不敢动他……若不让他在铡刀下躺一趟,等会刑台下他都敢驳朕的面子!吓唬他一下,等会就不会再自讨苦吃了。”
他这样讲,王礼也不好再进言。果然又等了片刻,那御林军才出列去传旨。
可王礼心里还有些忧虑陛下这次一再退让,已经有些气急败坏了。可杜大人那样的人,竟然会和陛下死磕到底……那他会因为铡刀之威,就乖乖听命么?
……
监斩台上。
韩渊端坐高台,眼看一个全副武装的御林军冲入人群。他穿着军服盔甲,百姓远远看到他就开始避让。几乎毫无耽搁,那御林军在人群中畅通无阻,眼看就要冲到行刑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