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条线”才是真正的谍事台密报。能动用“眼睛”的密报网,不能轻忽。
“好,带我去看看。”
第1章 -25
“陛下,密报信使在外间等待。只是,陛下奔波数千里,从京城一路赶到了平谷关。现在既然杜大人已经平安归来,陛下还是以龙体为重……”
王礼说着挥了挥手。屋外进来几名侍女,手中端着食盘。其中一个将一碗珍品八宝粥端上前来,
“请公子用粥。”
“用什么粥!”
李广宁不耐烦地将这侍女挥开。
“叫他们滚出去不要再靠近这房间!众人在此吵吵嚷嚷,打扰他休息。”
等到人都走了。李广宁才转过头,盯着王礼。他紧蹙眉头,眉间挤出深深的川字纹。
“什么密报?带我去看。”
“是。”
隔壁房间,谍报信使将一个精巧的小匣子送到了李广宁手中。李广宁将随之呈上来的一封信递给王礼。
“念吧”
“陛下:臣韩渊叩首请安,遥祝陛下万岁!”
“韩渊?是他的密报?他已经走了三年……”
李广宁一下子站了起来。
“是了……当年他为朕的眼睛,手中握有大量情报传送的渠道……若是他,有几条旁人都不知道的渠道,也不足为奇!”
李广宁已经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难道那封不知名密报,就是他传来的?他想告诉朕他知道了线索……可他为何要匿名?王礼,继续!”
王礼接着念了下去,
“为保此密报完好送入谍事台,臣与叛党余孽斗智斗勇,险些命丧西域。三年未曾动用这一条密报上传情报,不知是否完好。是故,上次密报乃故布迷阵,请陛下勿怪。此时臣已经顺利潜回大燕,也将手中握有的线索一并禀报陛下此乃臣从叛党头目之一,木朗藏身处缴获的信笺,其中牵扯到一桩阴谋,事关杜玉章。此阴谋之深,令人齿冷。
臣三年前犯下过错,有负君恩。此次听闻陛下愿再开边贸和谈,想为大燕再出一份力。若有臣可为之事,请陛下下旨,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韩渊话里话外,不过是这个意思
陛下,我是犯了错。不过这几年在外面还很惦记旧主的私事,尽心尽力给你干活。一晃三年过去,功劳也有,苦劳也有,是否能再给个机会,让我重新回到大燕朝堂来?
李广宁自然是听懂了。但他现在根本没心思理会韩渊。
他满心都只有一句话“事关杜玉章”
“韩渊所谓线索,是什么东西?竟然还牵扯到杜玉章全大燕都知道他三年前投靠乱党,事败被斩首,是个不忠不孝的乱臣贼子。七皇子与他的牵扯众人皆知,哪里值得以最高权限进行密报?”
突然,李广宁心中一动。
若说以往旁人不知的杜玉章和七皇子的牵扯,莫过于杜玉章曾经在七皇子第一次叛乱前,雪夜奔马那次的事……
杜玉章曾经密谋替七皇子做间谍,意图将李广宁诱到海边杀害
那时候,李广宁对外宣布说,杜玉章是背弃了甘为乱党的杜家,弃暗投明。之后,才给了他那个宰相做。事情真相,只有王礼、太后这寥寥数人知道。这件事若是被人知道,绝对是惊天秘闻!
难道韩渊他……
第1章 -26
李广宁思索间,王礼已经打开了那个匣子,取出其中的东西。原来,是数封信笺。
“陛下,是信。老奴这就念给您听。”
王礼捧起第一封信,展开便读
“七爷:已经私下与杜询达成协议。杜询同意协助大业,唯其子杜玉章为李广宁侍书郎,不知立场如何,实在是一隐患。”
“本王已经知晓,你可见机行事。李广宁对杜玉章信任无比。若能将杜玉章拉拢过来,恐在后期举事时,可有奇效。”
“七爷:杜玉章在臣着意示好下,对臣十分爱戴。臣竭尽全力,向杜玉章渗透,料想他必定不会拒绝。且他也对和谈一说十分痴迷,言语中多流露对李广宁政见不满……”
……
“够了!”
李广宁一声怒吼,用力一扫。啪嗒一声,那乌木匣子跌落地面。盒盖被摔开,信件散落一地。
“陛下……”
“阴谋诡计,小人伎俩!”
李广宁气得浑身发抖。杜玉章的背叛就是他的死穴,戳一次就疼得钻心。他的喉咙本来就因为久寻杜玉章不得,忧愤攻心,嘶哑暗沉。此时,更是怒火攻心,近乎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