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_作者:桃之幺(488)

2022-02-28 桃之幺

  “太子之前那么强硬,怎么想着要和突厥和谈了?”

  另一人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之前强硬那是为了立功,这功劳已经立下再打下去意义就不大了,还不如和谈先稳住突厥,太子就可以回京领赏了,要是突厥再进犯可就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有人皱起了眉头:“可我看太子不像是这样的人。”

  “长

  在皇家的哪有什么良善之辈?”

  这时有一个一直沉默的人终于开口了:“君主要是良善你当臣子就一定好过吗?更何况,良善不良善的无所谓,单凭他披挂上阵又大败突厥,这功劳他就担得起。”

  “可……”被驳斥的人还是有些不服气,“我怎么觉得他就是碰了运气。”

  “以少胜多,声东击西,将计就计。殿下用的可不是运气,是谋略。”那人语带严厉,“其精于谋略乃大昱之幸也。”

  见被反驳的人神情怏怏,那人叹了一口气,声音也和缓了一些:“我知道你在文臣手上吃过亏,可武将又如何?我们在荣陵手中吃的亏还不够大吗?”

  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确实,上阵杀敌可不是别的事儿,就像赈灾还能顶替功劳,陆在沙场上的表现所有人只要长了眼睛就都能看到,没有半点虚假。自古很多帝王都御驾亲征过,但实打实上战场的却不多,更不用说太子了,少有披挂上阵的。当然不是说太子比皇帝更金贵,只是这其中有个微妙的区别,太子要防的人比皇帝更多,一不留神就遭人暗算为他人做了嫁衣。

  是战是和的事不仅小方盘城的将领们在争执,朝堂上同样在讨论。当捷报传来时,众人大喜于大败突厥军,却也发现一件事,那就是要变天了。

  太子暗中奉命出宫赶赴西北,可明面上皇上却一直称太子在禁足,期间有大臣上疏称太子久不问政荒于嬉,有失太子德行,皇上都是以太子禁足应当读书为由压了下去。太子一禁足便是小半年,他们都以为皇上已经心生废立之意,没想到这根本就是人家父子俩演的一出戏。

  皇上和太子演戏为了骗过谁?自然就是他们这些大臣。于是这些日子他们其实心情都很复杂,一方面希望我军能大败突厥,一方面又不希望太子立功。这不比普通的功劳,一旦太子立下赫赫战功,不仅证明了太子文武双全,太子更是执掌了西北的军权,太子之位就此稳固。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没几日边关便传来了消息:“西北军大捷!”

  紧接着又传来了突厥想要和谈的消息,少说有小一半的大臣都纷纷上表,希望和谈,有些是真的主和,有些呢是因为他们不希望太子殿下继续出风头了。当然理由想得是五花八门且冠冕堂皇,不要劳民伤财,要体恤百姓体恤士兵。

  陆兼对此只有一句话:“西北战事已交由太子决断,诸位若有什么想说的,可将折子递给太子。”

  这下这些人当即傻眼,只得讪讪离去,他们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将字里行间影射太子的折子递给被影射者本人看啊。

  陆兼将朝堂上的皮球踢给了陆,却无法将后宫的皮球踢给儿子。

  “莺贵人今日来凤栖宫了?”终于摆脱了那帮难缠的老臣后,陆兼回到凤栖宫便听了内侍的回报,当即皱起了眉头,“她来做什么?”

  “她说近日心神不宁,皇后娘娘是正宫之主,定能压制邪气,遂前来请安。”内侍见陆兼的表情愈发的难看,连忙道,“皇上放心,小的没有让她进去。”

  “盯紧一点,绝不能让莺贵人与皇后相见,若是实在是避不开,皇后又要赏赐莺贵人东西物件,务必先过一道朕的手。”

  “是。”

  “还有,给莺贵人传个话,若心神不宁朕可以给她请个跳大神儿的。皇后身子弱,若是她冲撞了皇后,就别怪朕不留情面了。”

  内侍赶紧应是,紧接着陆兼又交代了一句:“这几日将凤栖宫内外的人再筛上一遍,若是那些来凤栖宫时日不长的便安排他们休沐。”

  前朝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朝臣在前朝吃了亏必然会从后宫下手。

  每个人都有软肋,就像吴之于陆,孙明绾便是陆兼的软肋。

  “再去御膳房拿一坛杏脯到莺贵人那儿,就说是朕赏给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臣:太子穷兵黩武,不是明主之相。

  皇帝:嗯嗯,你说的有理,那你就把奏折递

  给太子吧。

  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