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复国有望了_作者:万宝乔(126)

2022-04-01 万宝乔

  “还说自己不是好人呢,明明就好得不得了,偏要嘴硬,看来得让我好好的教训教训才行。”

  秦知亦由着他胡闹,丝毫不反抗,一副任君采劼的顺从模样,笑着问他。

  “你想怎么教训?”

  “嗯······”

  乐之俞眯了眯眸子,装作认真思考了会儿,低头一口咬在了秦知亦微凉的薄唇上,来回的厮磨,嘴里含含糊糊的嘟囔。

  “就这么教训。”

  虚掩的木门突然“砰”得被撞开,老夫妇两个合力抬着一个大桶就往里走。

  “小后生,热水烧好了!快让你娘子······”

  他们的话在看清了屋内床榻上的景象后,戛然而止。

  --------------------

  乐之俞:啊啊啊!快给我找条地缝我要钻!

第70章

  秋风萧瑟,已近初冬。

  临近新朝皇帝寿诞,为图个喜庆热闹,大街小巷皆是红灯高挂,彩绸飘荡,连带着各处商铺的外墙都粉刷一新,墙根下摆满了应景的鲜花,招牌酒幌不见半点残旧,入目所见,好一派烈火烹油,太平盛世的美景。

  可那也只是看上去而已。

  景虽美,人却寥寥无几。

  偌大几条街道,空空荡荡的不见来往簇拥的行人,家家关门闭户,唯恐招惹是非的样子,只有货行店铺还开着门,但生意冷清,半日也迎不来一个客人,若不是因为官府诏令不许罢市,只怕他们也早就关门大吉了。

  造成这一切的源头,正是那位罗越临的心腹,新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的黄承。

  这些天,他带着人以谋逆的罪名抄了好几位曾上书弹劾过罗越临的官吏家,与这些官吏牵连的亲族,故交,清客门生一个不落,全都抓了起来关进大牢。

  另外还派出暗哨探子无数,在酒楼客栈烟花巷,以及讲学的学堂刺探消息,但凡有人议论到罗越临和摘星楼的半点不是,当场就会被镣铐锁上带走,其人的妻儿老小也是一个不落,统统都要被抓起来收监,不赎与重金便直接发卖为奴,连冤都不让你喊。

  一时之间,京城中除了那些世家显贵尚且无碍,其余人人自危,除非万不得已,再不敢去外头多走动,唯恐哪句话说错了就大祸临头。

  起先不是没人把这些事情奏给皇帝,可皇帝只不痛不痒的训示了几句黄承要公正严明的审案,不可错冤了无辜,根本没有制止的意思,而黄承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转眼第二天就会把那些上奏的人一并下狱,刑讯之严苛,无不让人闻风丧胆。

  所以到了最后,皇帝的御台上便再也见不到一本关于此事的奏章了。

  “指挥使,陈家所有的财物俱已登记在册,请您过目。”

  京城东大街的一处宅院前,黄承正坐与高头大马之上,瞧着手下的兵吏进进出出的搬运东西和押送犯人,漫不经心的从身边一人手中接过了厚厚的册子,随意翻看了几页后,冷笑连连。

  “陈隽文一个小小的户部员外郎,竟也攒下了这么丰厚的家产,看来太子军饷一案里的油水,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得多啊。”

  身边的人连忙附和拍马屁。

  “指挥使说的是,这都多亏了您明察秋毫,才没让陈隽文这种奸猾之徒逃脱法网,您为了给陛下和罗大人分忧,夙兴夜寐,实在是劳苦功高,下官等着实敬佩不已,以后定当以指挥使马首是瞻,忠心不二。”

  这马屁拍得并不高明,但黄承依旧听的很受用。

  作为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小人物,以前只有他给别人点头哈腰赔笑脸的份儿,如今风水轮流转,现在终于到他站在高处看别人摇头摆尾当哈巴狗了,这口气出得实在是舒坦,他当然是看不腻也听不烦。

  直到身边那人说尽阿谀奉承的好听话,连嘴皮子都说干了之后,黄承才懒洋洋的挥了下手,斜觑了他一眼。

  “我让你办的事可还记得?”

  “记得,记得!”

  那人赶紧点头,从袖子里掏出几封准备好的信件来。

  “这都是陈隽文和东宫僚属的通信往来,里头可有不少太子与户部勾结吃空饷的铁证,到时都写到供状里,和账本一起让陈隽文画押,东宫那边可就没法抵赖了。”

  “很好。”

  黄承合上手里的花名册,随意的丢给那人。

  “路戎,你办事得利,是个好苗子,回头我把你调到兵马司来做个副手,也省的窝在户部受那闲气,以后你跟着我立功出头,你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官场同僚们可就都要上杆子来巴结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