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复国有望了_作者:万宝乔(83)

2022-04-01 万宝乔

  皇帝与太子不和早已是百官及京城世家门阀之中心照不宣的秘密。

  派太子去啃岭西那块硬骨头,还可以勉强解释皇帝是对太子委以重任,毕竟除了他,也没人能办妥此事。

  但前些日子肃王的冠礼办在了太子的前头,则是把皇帝与太子之间那层表面上的相安无事都给打破了。

  任谁都看的出来,皇帝已经连装都不怎么愿意装了,只怕是早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可太子是嫡长子,又有赫赫军功,若无什么天怒人怨的大罪,轻易废黜就是动摇国本,连皇帝也会遭到无数诟病,被史官骂一句“昏君”都是轻的,到时不知有多少野心家都得借着这个由头起兵谋逆呢,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今天罗越临突然来这一出,显而易见是得了皇帝的默许。

  吃空饷这罪名听起来吓人,可那也是要真凭实据,三司会审,太子回来亲自对质才能下结论。

  而只要太子回来,就不可能束手待毙,自是有手段洗脱罪名,光靠现在就想定罪,根本不会让天下信服,只会让人觉得罗越临这佞臣在诬陷,对皇帝来说,一样是得不偿失。

  皇帝不可能想不通这其中关节,但他还是要这样一意孤行,难道说,是笃定太子此次岭西之行会出事,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想到此,不少人暗暗审时度势,看向罗越临的目光悄然发生了变化。

  若是这佞臣此次当真为皇帝当马前卒除去了太子,那以后他可真的就要权倾朝野,风光无两了。

  “怎么都不说话?”

  罗越临微笑着扫视了众人一圈,轻摇了两下手中的信道:“就没人质疑下此信的真假,为太子殿下喊冤证清白吗?”

  官员之中有人忍不住反驳了句。

  “清者自清,等太子殿下回来,三司查证,到时自有公论,现在喊冤又有何用?”

  “说的好。”

  罗越临点了点头,表情看起来和和气气的,但说出的话却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只是我们能等,那些因为缺衣少食,发不下军饷的可怜将士们却是等不了,若是寒了心逼的走投无路,闹出兵变来等乱子来,这么大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啊?”

  “就是。”

  黄承立马应声附和。

  “你们这是不拿人命当命啊,遇事就不能变通些?太子殿下回不来,咱们也可以先从东宫查起呀,难不成那些账本文书还有相关的吏员也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出门去了不成?”

  “这,这如何使得?”

  户部尚书被他这惊人之语吓了一跳,愕然道:“太子是储君,东宫岂能擅入抄检?莫说礼法上行不通,就算你强行去闯,羽卫也不会让你肆意妄为的。”

  “此话不通之极。”

  黄承皱着眉头,面色不善道:“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何况是储君,难不成在你陈大人的眼里,只看得见太子,看不见陛下?”

  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了?

  可皇帝到现在都不开口,明显是在偏帮罗越临这一边,户部尚书也没法跟黄承这泼皮无赖讲道理,只得先赶紧跪下来,向皇帝请罪。

  “陛下,臣绝无此意,臣对陛下一片忠心,日月可表啊······”

  “行了。”

  皇帝不等他表完忠心便不大耐烦的出声打断,抬手让罗越临接着往下说。

  罗越临朝皇帝行了礼,转头环视着众人,嘴角依旧是挂着得体的笑容,语气不慌不忙。

  “陈大人刚才所言确实也有道理,抄检东宫闹的动静太大,只怕惹的人心惶惶,朝局震荡,这样吧,我便先出一个权宜之法,那就是,裁撤东宫羽卫。”

  “什么?!”

  殿中不少人都倒吸了口凉气,窃窃私语声四起。

  罗越临当真是一点后路都不留啊,裁撤东宫羽卫这话也敢说,这已经不是得罪太子了,这简直是要同太子结死仇了,难道不怕晚上有刺客来要他的命吗?

  “这怕是不妥。”

  兵部尚书也站出来道:“东宫羽卫并非只护卫太子一人,还担着平叛缴贼的重任,骤然裁撤,怕是会耽误太子殿下的大事,还是等太子殿下自岭西回来,再······”

  同样的,他的话也没有说完便被打断了。

  “灾情兵变都刻不容缓,如何能等?”

  罗越临道:“如今时局已定,天下太平,哪有那么多厉害的叛贼逆党需要太子出手啊?再者,不是还有各州县官府吗,小股叛乱交给他们足以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