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凶猛_作者:998(200)

“是。”

时候不早,徐渊不便再叨扰,陈英还有一堆事要忙,没留他让他路上小心。

等他走后陈英询问:“仲卿,你觉得温柏怎么样?”

“徐公子过目不忘,天资在我之上。”

陈英捋着胡子笑道:“你可嫉妒?”

嫉妒倒说不上,毕竟谁不是个天才呢,只不过心里稍稍有些不舒服。陈英这些年看中过许多举子,唯独只有徐渊得他青眼收为弟子。

“仲卿啊,官场上独木难支,你性子耿直,在朝中难免会吃亏,徐渊性格圆滑,你俩相处好了以后的路才好走一些。”

沈仲卿叹了口气:“弟子知道了。”

“过几日我打算让你去一趟南方,把赈灾的事提上日程。”

“属下遵命。”

*

徐渊回到家中急忙默写今天看过的卷宗,一直默到深夜连饭都没吃。

刘翠花不敢打扰他,把锅里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

小丫已经睡着了,老两口坐在外间点了根蜡烛,刘老汉叼着烟袋搓麻绳,地里种的葱和小菜长出来了,得夹上篱笆防止家禽进去祸害。

刘翠花借着灯光缝棉衣,这几日天天渐渐转凉,儿子走南闯北身上没个厚实衣服可不行,别染了风寒。

“做完这件别做了,仔细累着眼睛。”

“嗯,不做了。”刘翠花缝完袖口咬断线,把做了一半的棉衣叠起来。

不服老不行,年纪越大眼神越不好使,以前借着豆大的灯光都能绣花,现在点着亮堂堂的蜡烛都看不清针线了。

“过几日就到儿子的忌日了,我听幺儿说这城中有个庙,庙里供着当年战死的将士,上面还有咱们儿子的名字,咱们去看看?”

以前老两口不知道儿子是什么时候没的,只能在清明烧点纸钱,自打遇上柴新两人才知道儿子的忌日。

刘翠花:“去吧,顺便给老二老三也上柱香。”

第96章

十月二十一日是大哥刘茂林的忌日。

前一天晚上刘翠花就把祭祀用的东西准备好了,香烛、贡品,还有蒸好的大白面馒头。

第二天一早,徐渊换了个身素色的衣服,带着小丫和老两口一起去祭安寺给三个哥哥祭祀。

祭安寺在城中西北侧,因为供奉的特殊,所以平日鲜少有人去,大多都是清明时节过来祭拜。

他们来的时候,寺内空荡荡只有几个沙弥在清扫寺院。入了秋树叶纷纷落下,在地面上堆积了厚厚一层。

一进门老两口就被那块高高的立碑镇住,刘翠花不识字小声问徐渊:“大郎,这上面写的什么呀?”

徐渊眼眶微热:“娘,这上面写的尽忠报国!”

刘老汉哽咽道:“好!皇帝老爷知道咱们儿子是忠良!”

继续往里走,几个人进了庙里,见墙壁上刻满了名字,看的人眼花缭乱。

刘老汉一拍大腿:“坏了,幺儿只说老大老二老三的名字在这上面刻着,也没说刻在哪啊!这么多名字还不得找到明天去?”

刘翠花道:“要么干脆就在这寺中祭祀祭祀,这些都是好儿郎们,贡品谁拿去婶子也不怪罪。”

刘老汉点点头道:“好,我去摆上。”

徐渊跟刘老汉一起把拿来的东西都摆在台阶上,点燃香烛,拉着刘小丫跪在地上。

“大哥,二哥,三哥,我带着爹娘和小丫来看你们了。灵芝他走镖在外回不来,你们别怪罪他。家里挺好的,爹娘身体也很好,有我和灵芝在你们不用惦记……”徐渊嘟嘟囔囔的说着悼词,刘翠花侧过身偷偷抹了把眼泪。

刘老汉叼着烟袋背着手,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愈发沧桑。

一阵风吹过,把香烛刮的摇摇欲坠,徐渊赶紧侧身挡住风口。

“闲杂人等速速离开寺院!”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怒斥。

“这是咋了?”刘翠花吓了一跳,连忙拉住旁边的刘老汉。

徐渊闻声站起来,见门外突然涌进许多官兵,中间簇拥着的正是护国将军。

大概是刚从校场回来,将军身上的盔甲没来得及换下,怀里抱着头盔,腰间还坠着军刀,阔步走进寺院。

“娘……那是护国将军。”

刘翠花一听吓得腿都软了:“大郎,你快把东西收了,咱们赶紧走。”他们老百姓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村里的里正,护国将军那戏文里的人物,居然出现在自己身边。

徐渊也不想惹麻烦,赶紧把祭品装进篮子里,拉着小丫匆匆往外走去。

“等一下。”身后突然有人叫住他们。

徐渊脚步一顿,转过身低着头道:“不知大人叫我们有何事?”

护国将军踱步过来:“你们是来祭祀亲人的?”

“正是。”徐渊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低头安抚身边的吓得直瘪嘴的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