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凶猛_作者:998(225)

盛朝的官员是禁止做生意的,钱是死的,这三千两银子放在手里只能越花越少,如果只出不进,用不了几年钱就不够花了。

柴新主动找到他们,问他俩有没有开铺子的打算,可以出银子入个股,什么都不用管每个月等着分红。

徐渊一听便知道柴新这是给自己送人情呢,不过这确实也是个好办法,跟刘灵芝商量了一下,决定把银子拿出来入股。

柴新新开的铺子是文玩首饰店,也就是男士饰品店。里面卖的东西可不少!有发冠,玉佩,玉,香囊,扳指,手把件,折扇等等。

盛朝男女皆爱美,讲究的男士身上带的饰品比女子还多。为了提高宣传,开业第一日便在店铺门口挂了个牌子:探花郎同款配饰。

休沐日徐渊还会戴上柴新送去的饰品来店里转一转。有这么个活招牌在,生意出奇的好!特别是徐渊戴过的同款,几乎供不应求。

一个月下来分了六百多两银子的红利!算下来一年差不多有六千多两银子入账,可真是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钱赚得多了徐渊也有点忐忑,怕以后被人诟病。抽空去了趟陈英府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陈英倒是没说什么,指着头顶翠绿的玉冠道:“这是你师娘买的探花郎同款,下次换些成熟稳重的。”

第108章

从老家回来后,刘家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刘老汉和刘翠花在家养养家禽,种种后院的菜园,小丫则跟豆芽学女红,现在已经能自己缝些简单的衣服了。就是年纪还小,手上没有准头,缝出的针脚不平整。

刘灵芝和钱五去镖局走镖,徐渊在翰林院应卯,别看翰林院工作不多,每天还不能迟到。若无故迟到或缺勤,会处以笞刑或徒刑。笞刑就是用一尺多长的竹板抽打后背。虽然只有二十下,但看着也挺疼的。

编修的活不多,负责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如今皇上没有编撰史书的打算,他们的活计就更轻松了。榜眼温良恩跟徐渊是一个官职,两人因同榜之谊相处的还比较愉快。

温良恩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是京都温家的子弟,年纪比徐渊大四五岁。

之前去陈英府上的时候,陈英告诉他即便不与温良恩交好也莫要招惹他,徐渊还不了解这其中的关系,后来才知道温家是当今太后的母家,温良恩的祖父便是当朝太傅温之恒。

不过这温良恩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跋扈,经常买些探花郎同款饰品拉着徐渊询问:“徐渊,这是你戴过的吗?”

徐渊敷衍道:“是是是。”店里的首饰就没有他没戴过的。

“我戴着怎么不如你戴好看呢?”温良恩摸着头顶的发冠质疑。

秦书尘捧着书幽幽的飘过来:“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因为人难看呢……”

“你!”温良恩气的脸红脖子粗,追着秦书尘吵起来,把徐渊弄得哭笑不得,谁又能想到,这是两个二十多岁的老爷们能干出来的事?

*

七月份,经过几十次商讨,朝廷正式颁布两税法,以秦岭为分界线,增加南方的税收由原来的每年每亩一斗变为三斗,春季收一次,秋季收一次。秦岭以北增加至每年每亩地一斗半(其中涉及到土地划分,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暂且不表。)人丁税由原来的每人每年三十文,下调到每人每年二十五文。

税法一经颁布,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毕竟朝廷已经二十多年没增加过税收,如今突然增了一半的税,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早朝时不少大臣都在议论增税的事,税法涉及到世家的自身利益。就拿京都大世家温家来说,温家有三千多亩祭田,每年光交税就要多交出一大笔银子。

一时间陈英成了靶子,毕竟增加税收就是户部变相从世家口袋里掏钱。不过陈英自己不在乎,管你们私底下怎么骂,户部有钱了腰杆子就是硬!

下了朝陈英被留下来问话,他揣着手精神奕奕的跟着秋如喜去了御书房。

半路上秋如喜突然道:“陈大人,皇上这几日身体不大好。”

陈英脚步一顿,收起脸上的喜色微微点了点头。

到了御书房陈英跪地叩拜:“微臣拜见圣上。”

“咳咳咳咳……起来吧。”天盛帝握着拳头在唇边咳了几声。

陈英起身见皇上面色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六月的天屋子里非但没加冰,身上还穿着一件厚袍子,心中顿时充满忧虑。

“赐座。”小太监搬着凳子过来。

“皇上,您保重好龙体啊!”陈英面色紧张,实在是让天盛帝吓怕了。税法刚颁布要是突然病个一年半载,把国事交给两个皇子定夺那可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