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凶猛_作者:998(58)

“这事搁我肚子里十多年了,原本打算带到棺材里去,现在想想咱们也没几年好活的,说出来也不打紧。”

杨氏啐道:“别说那丧气的话,你身子骨一向硬朗,没准能活到八十。”

“哎,其实幺儿他……他是个男娃。”

杨氏没反应过来,愣了半天才追问:“男娃?那为啥给他做女孩打扮啊?”

“还不是那些年打仗闹的,好不容易等仗停了,衙门里说谎报性别逃兵役,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我把幺儿东藏西掖,生怕被人发现,要不然怎么会搬到镇上卖猪肉。”

杨氏了然,自己这弟媳心里苦的很,忍不住握着她的手摇了摇:“那便打算一直当成女娃养了?”

刘翠花无奈的点点头。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就说这幺儿从小就皮实,比一般的姑娘都淘气,谁成想真是个小子。”

俩老太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苦笑出来。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村里人都羡慕刘翠花能当城里老太太,刘翠花何尝不羡慕他们能儿孙满堂呢。

两人说着说着又聊到徐渊。

“大郎前阵子去县城参加了科举,成绩还没下来也不知道考的如何。”

杨氏一听瞬间来了精神:“那徐才家的小子竟然是个会读书的!”

“可聪明了还懂事,从来到我们家后,事事帮我分忧,这几年我轻快多了。”刘翠花夸赞道。

杨氏一拍手:“哎哟,竟是个这样的好孩子,合该你有福气!也亏的徐才舍得下。他现在那两个儿子,老大六岁了病病怏怏的是个药罐子,一个月里有十多天在吃药。老二倒是齐整不过才三岁,还得十多年才能借上力。”

这几年徐家二郎吃药吃的快把家拖垮了,孩子四岁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井里,捞出来后便生了场大病,一直靠药吊着命。他们一个农户家,哪有多少钱,一年到头收点粮食,卖了钱全给徐二郎买药吃了,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徐才不想把钱都花在老二身上,刘桂琴骂他没良心,自己的崽子都不疼。两口子现在天天打架,也没了以前蜜里调油的日子。

“呸,他这是活该糟了现世报!”

杨氏有些担忧:“就怕他看见大郎如今出落的这般好,再想要回去。”

刘翠花眼珠子一瞪:“他敢?白纸黑字按了手印,他就是告到顺天府去,天家也给他断不了这官司。”

“话是这么讲,但人家毕竟是亲生父子,若是大郎有心要回去,恐怕你们也拦不住……”

“不会的。”刘翠花养了徐渊这些年,心里有底,大郎不是个忘恩负义的孩子。

第29章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人都过来帮忙搭起灶台炖大锅菜。

刘灵芝和徐渊带着小丫呆在西屋,刘大福突然敲门进来。

“大郎,你过来一下。”

“怎么大哥?”

“我听二伯说你识字,想着让你帮忙写礼单,你看成不?”

徐渊连忙下了地:“行啊。”

村里识文断字的人太少,往常都是里正帮忙写礼单,听说这几日里正得了风寒,刘大福不想麻烦他。

写礼的地方在偏房,里面已经围了不少父老乡亲,冬日也没有事情干,这群老爷们闲着过来凑个热闹。

徐渊进来的时候,屋里安静了一下,有人悄悄问:“这谁家小子?怎么出落的这样好?”

“看着不像是咱们村上的人,可能是大福家的亲戚吧?”

刘大福搬了桌椅过来,又拿了礼单和毛笔,摆在桌子上。

徐渊挽起袖子便坐下,拿起毛笔沾了墨说:“谁先来?”

老少爷们更是瞪大眼睛,这小子居然还识字?!别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少爷吧!

“我先来。”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从怀里掏出一吊钱,足足有一百文。这老头是刘树春的亲堂弟,两家关系亲厚,随的礼自然多些。

“刘会民,一百文~”旁边唱礼的先生说完,把钱放进木头箱子里。

徐渊写的认真,一手漂亮的字惹得这群人又是大惊小怪。

“乖乖,我瞅着比里正写的还板正呢。”别看他们大字不识几个,倒是有点眼光,徐渊这手小楷写的确实出类拔萃。

写完一个后面的人接上,旁边有人突然认出徐渊。

“这…这小子看着像徐家大郎?”

徐渊写字的手停顿一下。

“那孩子有这么大了吗?我记得走的时候才八九岁吧。”

“差不多,徐大郎跟我家小闺女一般大,今年也有十五了。”

徐渊充耳不闻,手下的字迹丝毫不乱,仿佛没听见他们议论的话,写完礼单恭敬的跟各位叔伯作了揖,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