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太傅说他不答应_作者:白孤生(342)

  “窦何明落水前,便是奉命去南边带回窦氏藏书,那数量,约莫可以填满十几个劝学殿。”

  帝王懒散地靠在椅背上,任由擦干的发丝垂落。

  莫惊春想着那数量,忍不住有些叹息,若是一个家族有这般多的藏书,也勿怪他们会有难以抹去的高傲。

  那高傲不因地位,而是因为学识。

  果然开办书院和科举实有成效,不然与从前中正制一般,便是世家天下。

  “那不是窦氏全部的藏书罢?”莫惊春道。

  公冶启颔首:“虽不是,却也有十之二三。当年窦何明‘失足落水’后,这部分藏书也随着他的死一同消失,谁也找不着。”

  莫惊春沉默了半晌,语气艰涩地说道:“……窦何童之所以留着窦原母子,不是因为他们不知窦何明死亡的内情,而是觉得他们知道藏书地点?”

  公冶启笑道:“确是如此。”

  怪不得……怪不得!

  席和方说,窦原来找他的时候,身后还跟着窦庄。

  窦原出入都要跟着人的话,那便说明他和窦家暧昧的和平已经打破,那为何窦家还会让窦原上京,而且窦何唯也跟着一起过来?

  “不只是窦何唯。”

  公冶启似乎是猜到莫惊春在想什么,淡淡地说道:“窦何童也来了。”

  帝王的脚尖踩了踩地板,平静地笑了。

  “窦原说,那批藏书,在京城。”

  莫惊春蹙眉,“怎么可能?”

  “是啊,窦家也觉得不可能,但由不得他们不信。”公冶启慢条斯理地说道,“窦家不敢动窦原,只要藏书还没拿到一日,他们就只能捏着鼻子让窦原活着。”

  他们为此逼死了窦原母亲,却问不出下落。

  那女人为了窦原,到死都没说。

  一旦她说了,窦何明的血脉……窦何童不会让他活着。

  如果窦家藏书真的在京城,那怪不得窦家人赴京赶考时,会来乌泱泱那一大片人,实际上为的不是科举,而是为了藏书。

  窦何童和窦何唯也是为此而来。

  那剩下的理由,就是席和方。

  为何偏偏窦何唯要在这时候杀席和方?

  在窦家,在路上,都比来京城动手安全。

  ——“族兄对我很好。”

  ——“去的通天楼,是族兄邀我过去的。不过那里也有别的一些族人,我不喜欢……”

  ——“族内在说,他母亲是无意落井死的。”

  ——“大概八年前。”

  窦原对席和方很好,是到京城才展露的杀机,席和方清楚地记得窦原母亲出事的时间……

  抽丝剥茧到了这个地步,也很难猜不出来。再是不可能,可蛛丝马迹都摆在眼前,也由不得莫惊春往那个方向去想。

  席和方本来跟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可能够让窦何唯动手的原因,怕是只有一个。

  莫惊春叹息一声,“席和方在年少时,无意看到了窦原母亲的死亡,对吗?”

  他看到了。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看到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据席和方说,窦原是在数年前开始回护他,从那以后,他在族内的日子没那么难熬了。

  窦原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对席和方好?

  除非有求。或是有愧。

  亦或是,二者皆有之。

  公冶启没想到莫惊春凭借着这么少的线索,居然能推断出前因后果,眼底不由得流露出赞叹,颔首说道,“没错,窦原供述,当年是窦何唯亲手扼杀了他母亲,又将他母亲推入水井佯装落水。当时整个经过,都被席和方看到了。”

  他声音淡淡,更像是漠然。

  “席和方连夜发了高烧,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窦何唯确定他不记得,这才饶过他一命。若是事情如此下去,窦原也将被瞒一辈子,被慢慢哄着将话说出来。”

  然,世上偏偏就是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头七过去后,窦原哭得几乎脱相,整个人在灵前站不住,险些晕了过去。大病初愈的席和方忙将他送回屋里,见他睡不安稳,便在边上守了他一夜。

  岂料席和方这个没好全的比窦原更是遭了梦魇,窦原活生生被他惊醒,只看到朦胧夜色里,有人趴在他的床边哭叫着,“父亲,父亲,不要——”

  窦原坐了起来,奇怪地看着这个比他小了些的族弟。

  “不!!”

  尖锐到几乎划破夜空,窦原惊得下意识要扑过去捂住席和方的嘴,却在听到下一句时如坠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