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太傅说他不答应_作者:白孤生(721)

  正始帝坐在皇位上,往下扫射,擦过许冠明的时候,颇有种睥睨天下的矜傲,他的语气傲慢而冷漠,“寡人这条命,难道还不值当一块太祖令?”

  正始帝的命?

  朝臣们心中不期然闪过各种猜测,尤其是近些年陛下对莫惊春的宠爱和偏信,难道与这有关……

  正始帝冷冰冰地说道:“尔等想要寡人惩处莫惊春,那寡人昏迷的时候,尔等又是在作甚?他莫惊春的作为异常粗暴直接,侵犯了不少人的利益,但也将首恶都抓捕归案,压在天牢审问。他确保了京城的安稳,保证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打压了试图提价的商家,确保了粮食的价格和最近京郊的安全。

  “这是他和几位呕心沥血的臣子的功劳,那尔等这些,那时候在做什么呢?”

  许冠明一时语塞。

  压抑粮价,平衡京城中的价格,确保下一批军粮的安全,这当然也是户部的功劳。

  但是光看着彭怀远的眼神,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招揽功劳的。

  而这话勉强要说,本来也是户部的分内之责。

  上头,正始帝却是没在乎底下异样的寂静,将虎符猛地握在手心,淡漠地说道:“昏迷前,寡人将京郊大营和宿卫交给了莫惊春,寡人本以为诸位会齐心协力做事,如今看来,却都是狼心狗肺,各有各的算计。如果不是莫惊春和许伯衡力挽狂澜,等寡人醒来的时候,诸位是想让寡人看看什么叫做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吗?”

  正始帝这一场长串话下来,没有之前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更显得平和安定,像是要和百官将道理似的。

  可陛下越是这般,就越是让人心生惶恐。

  那无名的威压让人喘不过气来,像是在半空形成锋利的巨刀,悬挂在诸位的头顶上,更是岌岌可危。

  莫惊春叹了口气,出列说道:“陛下,诸位说得也有道理。事急从权,不过臣也多有出格之处,确实该罚。”

  “呵呵。”正始帝冷笑了一声,“若夫子是错的,那岂不是任命夫子的寡人,也是错的?”

  那双漆黑冰冷的眼眸扫射全场。

  “寡人不想再看到任何关于莫惊春的弹劾,也不想再看到任何关于此事的议论,听清楚了吗?”

  严御史执拗地说道:“陛下,言官畅所欲言,方才能让陛下以正视听,分辨清明。您即便堵住了言官的口舌,也堵不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严御史这话一出,莫惊春便心知要糟。

  正始帝这个人,有时候也是吃软不吃硬的。

  果不其然,听得正始帝嗤笑了一声,手指攥紧了虎符,黑沉冰冷的眼眸盯着严御史,而后松散地倚靠在背椅上,“严御史这话,倒也是没错。莫惊春的作为,确实是师出无名,这样,不如寡人便授予莫惊春并肩王的封号,尔等说如何?”

  “陛下!”

  这可不只是严御史,顺带着满朝文武,都觉得正始帝在发疯。

  这也包括莫惊春。

  忍不住叫出声来的,自然也有他。

  莫惊春急急思索,捏着朝板欠身说道:“陛下,这万万不可。如今朝中本就打算削弱诸王干涉地方的权势,而明春叛军又是借由此事而起兵,若是陛下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又另封异姓王,只会惹得那些原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宗室再起乱子!”

  正始帝会不知道这些吗?

  当然不可能。

  他将虎符盖住奏章,笑吟吟说道:“严御史不是说,师出无名吗?那寡人不过是给他一个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机会,不是正好?”

  严御史汗津津。

  别的也便罢了,这莫家可是掌握着兵权的!

  这是实打实的权力。

  即便是莫飞河在边关打异族,莫广生在关内打明春叛军的时候,都有不少文官建议陛下约束莫家,这怎可能、又怎愿意莫家再出一个异姓王!

  这一次早朝,最终到底是在胡乱中落下幕布。

  莫惊春走在宫道上,回想起严御史和许冠明跟吃了屎一样的表情,倒是忍不住笑了笑。他虽然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为何,可是每每被针对,心中不是没火气。

  先前他其实已经将人怼得够呛,不过陛下更是反将一军,让他们自顾不暇罢了。

  袁鹤鸣从后面赶了上来,笑着说道:“我可真是太畅快了。”

  莫惊春无奈看他一眼,“别表现得这般幸灾乐祸。”

  这朝会上只是打嘴仗罢了,还未到真刀实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