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下凉州_作者:一只大蜗牛(36)

不料秦桐揉揉手腕,反而开怀笑道:“好,痛快!你有如此本事,何必畏畏缩缩,藏着掖着?张皎……张皎……”他念叨着,“好,我记住你了。”

他转向早闻讯赶来、候立在一旁的兵曹参军,指着张皎道:“这等人,怎么就做了个卫士?你长眼睛是做什么的?”

兵曹参军神色尴尬,诺诺称是,小心问道:“不知将军认为,给他何职是当?”

秦桐摆一摆手,“让他做火长、队长、队副……都行。实在不行,我看你这个兵曹参军的位置,也不是不能让出来,要不我去找你们都尉说说?”

“是、是……”兵曹参军明知他是开了句玩笑,可还是不由自主地擦了擦汗,心道当初是大殿下亲自吩咐下来,说只让此人做个寻常卫士,可现在秦都尉又不依,非要提拔他不可。

一面是皇帝的儿子,一面是大将军的儿子,哪个他也得罪不起。他左思右想,见秦桐长眉竖起,眼见着要动怒,暗道县官不如现管,眼下只得依了他,小心翼翼道:“额,这个……都尉大人容禀。此人现在还未立有军功,队长往上,像校尉、旅帅这般,已有封爵,不可轻授,需要议定战功之后,由折冲府传下令来,才能封赏。依下官之见,不如暂授他队长之职,以观后效,大人以为如何?”

“那好,你去办吧。”秦桐挥一挥手,抬脚便要离开,临走之前,回头又瞧了张皎一眼,“过几天我再来找你。”

说罢,便大步离开,留张皎怔怔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第十六章

等秦桐走后,兵曹参军转头对张皎道:“你入伍不久,先做队副学一学,队长之事,还是之后再说罢。”他说完,又不放心地补充道:“你以为如何?”

他见秦桐离开,料想他日理万机,十有八九转头便会忘了此事,队长和队副官职相近,他即便问起,未必能发现差别。况且队中已有队长,又并未犯错,若因张皎之故,降了此人之职,恐怕他心生不满,队中人心便也散了。思来想去,觉着还是让此人做队副为好。

但张皎来头甚大,他这边自作主张,给人降了一级,唯恐他不答应,因此询问时甚是小心。幸好张皎倒是好说话,闻言点点头道:“全凭参军安排。”

兵曹参军恨不能喜极而泣。他夹在晋王和秦桐之间,两边不好做人,没想到天可怜见,世上竟还有人这样听自己的话。他赞许地在张皎肩头拍拍,“好好干!”说完便也离开了。

他走之后,众人一拥而上,将张皎簇在中间,七嘴八舌地问起他来。张皎从未被这么多人簇拥过,一时有几分手足无措,幸好他身形高挑,倒不觉呼吸不畅,只是听众人纷纷称赞自己,心下有几分赧然。

赵小江从人群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像一条滑溜溜的鲫鱼一般左摇右摆,挤到最前面来,“张皎,你能把秦都尉的棍子打脱,俺佩服你!你还不认识俺,俺叫……”

张皎见他身材瘦小,两条胳膊好像两根木柴,下巴微尖,眼睛在脸上显得格外的大,点点头道:“赵小江。”

赵小江一愣,随后呵呵傻笑道:“你识得俺,嘿嘿……”他转头对旁人道:“他咋识得俺的?”

“天天受罚的都有你,你在队里是出了名的,谁不认得你?”吴大眼撇撇嘴,也挤上前来,对张皎道:“你认不认得我?我叫……”

张皎点头,“吴大眼。”

吴大眼其实眼睛反而没有赵小江大,闻言嘿的一乐,挠了挠头,有几分不好意思地笑道:“你咋也认识我……”

队中其余众人纷纷发问,不料张皎竟一一说出各人姓名,哪怕是说话最少、最不起眼的人也不例外。他自小受过训练,只见过一眼、听过一次,便能将人记在脑中,永不忘记,入伍头一天,其实便将个人面貌、姓名牢记在心了。

军中热情来得甚快,张皎方才露了那一手功夫,已引人叹服。更不必提众人见他不声不响,已将自己名字记在心里,想到自己从前竟有意无意地排挤于他,不禁大感过意不去,对他愈发热络起来。

赵小江忽然问道:“张皎,你的那个‘皎’,是哪一个字?是这个吗?”说着,伸出一只脚。众人见他草履前面被大脚趾顶出一个洞,露出黑黢黢的半截指甲,不禁哄然而笑,“小江,你快别问了,先找旅帅要一双鞋子吧!”

赵小江骂道:“你们懂啥?俺这样穿着结实,鞋不往下掉!”

张皎摇摇头,“是这个‘皎’。”说罢,见众人不解,拿鞋尖在地上画出一个“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