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他松一口气,右手上忽地一轻,张皎身形一动,那把刀又不知到了何处。耿禹这时才知,张皎临阵杀人,不靠力大,也不全凭招数精妙,凭借的乃是身形灵活,出其不意。
他一步慢,步步慢,为暂避其攻势,不知不觉间向后一连退出数步,凭着经验老到,一时倒未落败,却也站不稳脚跟。他自知眼下想要取胜,非得出奇不可,忽地站定,右手忽然弃了刀,从张皎眼前拂过,趁他分神的功夫,左手已接了刀,从侧面打横抹了过去。
他使出的这一招甚是老辣,想着张皎年幼,未必能识破此计。却不料张皎迄今所杀之人已不在他之下,见他抬起右手,有意随他缓缓转动视线,却暗中提防他忽然出刀。
他耳朵甚灵,不用眼瞧也能知道耿禹从何处进刀,目不斜视,却忽地伸手向下一捺,正将耿禹挥来的左手腕按下,随后反手一刀,打在他小腹之上。
耿禹一愣,一时还未反应过来,过了一阵才自知落败,弃了刀摇头笑道:“我自以为刀法已不算赖了,谁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今日算是领教了。张皮室,你身法太快,我确是招架不住。”
张皎握着刀向他行了一礼,“将军,承让了。”随后也将刀扔在地上。
秦桐从旁叫道:“耿叔,你同他比比箭。”
他不知何时也到了,从旁观战,见耿禹落败,怕他当众下不来台,于是给他出了个主意,揭张皎的短,“他箭法不如你好。”
耿禹便问张皎:“你不擅使箭?”他心中微觉可惜,需知战场之上,箭法同样重要,张皎若是箭法不佳,刀使得再好,也总是欠缺了些什么。
张皎点头,“十箭中只有九箭能中靶心。”
耿禹讶然,“那也不错了。”转念想到,他自己久在戎旅,张开弓来几乎闭着眼睛便能射中敌人,百步开外射中靶心便如喝水一般,秦桐年纪虽小,却也能如此。张皎箭法若果如所言,确实同他身手不相配。
“你试来我瞧 ,我看看有什么问题。”耿禹既然自知必胜,便没了比试的心思,反而想要教导于他。
张皎自然应下,随他去了练箭的靶场,取来一张弓,试了试弦,搭箭张开。
“能开两石弓,已经不错了,而且姿势很对,看来只是疏于练习而已。”耿禹从旁看着,心中暗暗寻思着,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张皎拉满了弓,瞄准靶子,正要射出,忽然侧眼瞧见刘瞻。他不知何时也来了校场,正与张皎视线对上,远远朝他一笑。
张皎面上仍没有什么表情,收回视线,随后不知想到什么,忽地有意松了松劲,羽箭离弦而出,朝靶子飞去。
这一箭发出,一旁诸人不禁都皱了眉。但见这箭去势甚缓,别说是射中靶心,便是连靶子都没碰到,行至中途,就摇摇晃晃地落在地上。
一时之间,校场上静悄悄的,半晌无人做声。耿禹眉头拧成疙瘩,“一开始很好,后来怎么泄气了?再来。”
张皎点点头,面色不改,仍是一派坦然之色,又抽出一箭搭在弦上,蓦地张圆了弓,一箭发出,随后只听“咚”的一声,这箭不偏不倚,正击中靶上红心。
第四十三章
张皎第一箭射得软绵绵的,全无力气,箭落地时离靶子相距甚远,以他的身手实在不该。在场诸人虽然从前并非全都亲眼见过他使弓,却也听闻他在战场之上射杀过许多敌人,更不必提他紧接着射出的第二箭力贯长弓,出势甚急,且又正中靶心,看来并非力不能及,便愈发显得第一箭莫名其妙。
耿禹只当他第一箭射出,只为试一试准头,没使几分力气,并不如何奇怪。秦桐却从旁犯着嘀咕,他从前与张皎比试过箭法,张皎从来是张弓便射,从无这般先例。他以汉皮室的威名,在校场上当着大小将领和围观的兵士,射出这等箭来,面子上未免有些太说不过去。
方才张皎第一箭落地时,校场四周发出喝倒彩的嘘声,料来他自己也是听见了的。不说是他,即便秦桐从旁听了,不禁也微微拧起眉来,有些替他发臊。可随后他转过头向着张皎瞧去,却见他脸上仍然一派淡然之色,全然不以为意,好像当众出丑的人不是他似的,愈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现在校场上还有旁人,一时倒难以向他问明,幸好张皎接下来几箭都没丢了手艺,直瞧得耿禹不住点头,校场外一声声地喝着彩,秦桐看着,也渐渐将第一箭忘在脑后。
其实张皎第一箭并非失手,也不是试弓。他先前瞧见刘瞻时,忽地想到之前在金城城下,他猝遇狄震,心神大乱、举止失宜,几乎动也不能动上一下。狄震要他自尽,他没有听从,引得狄震大为气恼,随后弯弓搭箭,对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