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_作者:二师叔(117)

2022-08-14 二师叔

其实也不是没有夏司言的消息,关于昭国皇帝的消息还是经常能从邸报上看到,能从同僚的口中听到。他知道灾荒之后皇帝宣布降低税赋修生养息、知道皇帝在京郊躬耕以劝农事、知道皇帝已经逐渐强势,前年开始整治土地兼并还田于农、还知道去年中秋举行了太子的册封大典。

他每年会向皇帝上呈四次奏折,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单独的回复。皇帝下发旨意也是发到州府,跟他有关的再由州府转发给他,一切都按照昭国正式公文的流程走。

这也让京城官场更加确定了韩佑已经失宠这件事,后来又听说皇帝身边的红人成了新上任的户部右侍郎张春台。虽然韩佑在内阁的值房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但这位离京千里之外的韩尚书已经渐渐不被人们提起。

李恬有时候会给韩佑写信,告诉他一些京中的情形,还有他老师吴闻茨的近况,但从未提到过陛下。不过私人信件里一般都不敢提皇帝,所以韩佑也没有问过。

他换好衣服要去州府衙门的时候又顿住了,他去干什么呢,去问巡抚皇帝什么时候来?既然没有通知他,就是没打算要他知道的意思,他这样去问本就不合规矩。再说他是从百洄国的王子那里得到的消息,贸然去问说不定还会引起猜疑,是极为不妥的行为。

在院子里了徘徊了一会儿,最后从葡萄架下面的小书桌上拿起一本账册匆匆往外走。

芸娘正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见韩佑要出门,忙道:“先生要出去吗?午饭已经做好了。”

韩佑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账册有点问题,我要去找一下巡抚。”

“那还回来吃饭吗?”

“不了。”

韩佑步履匆忙,过大门门槛的时候差点绊倒,吓得芸娘险些把盘子摔了。

韩三闻声出来:“怎么了?”

“不知道,先生说他要去找巡抚大人。”

临近正午的阳光很刺眼,韩佑怕晒,一般不会这个时候出门。韩三追出去问他要不要坐马车,却见他已经骑着马走远了。

--------------------

下一章见面

第67章 相遇

菖州巡抚林如成正准备吃饭,夹了一块红烧肉还没吃到口里,就听到外头通报说韩大人来了。他跟与他同桌用餐的知府王之洞对视一眼,把肉扔进嘴里嚼了,才慢条斯理地放下筷子起身去迎。王之洞跟在后面,边走边拿袖子揩嘴巴。

三人到客堂互相行礼坐定,林如成见韩佑手上拿了一本账册,心中顿时有点不舒服。

林如成外放六年,他削尖了脑袋都想今年能调回京任职。而韩佑也是京中外调的官员,凑巧今年也正好是三年任期届满。每年外放官员回京的名额有限,他们官阶品级不相上下,若是都想回京,总有一个人愿望会落空。所以林如成一直把韩佑当作最大的敌手,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却恨不得韩佑出点什么事才好。

将心比心,他觉得韩佑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看到韩佑带着账册前来,下意识就觉得韩佑是来找茬的,再加上被打搅了用餐,说话的语气就显得不那么客气:“韩大人这大中午的前来,不知是有什么不得了的急事?”

韩佑似乎没有注意到他的语气,只是把账册卷成一个筒握在左手,无意识地敲了一下右手手心。

王之洞拿眼神问林如成:怎么回事啊?林如成摇头,用眼神回答:不知,且静观其变。

沉默片刻,韩佑试探着开口:“巡抚大人,菖州最近……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什么大事?”林如成反问,“哪方面的大事?”

韩佑换了个方式又问:“咱们跟百洄有什么大生意要谈吗?”

林如成不高兴了,“跟百洄的大生意不都是要经您的手吗?韩大人放心,州府衙门里可没人敢坏这个规矩。”

韩佑知道他误会了,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说完他想起这是陛下派他来的时候定下的规矩,凡是对外大宗商品交易,金额达到一百万两以上的,都要他亲自过问。

然而这次察日松说的大生意,却根本没人通知他。

陛下是否不愿意见到他呢?

连因公见面都要避开了吗?

韩佑这么想着觉得有些委屈。但是当初坚持要放手的人是自己,说出残忍话的人也是自己,这个时候又有什么资格感到委屈?

他以为只要分隔两地再也见不到了,思念就会一点一点痊愈,可是这顽疾却像他的胃病一样天天加深,时不时就要痛得他无法忍受。他常常在夜里后悔他对夏司言说的那些话,天亮了以后又告诉自己做的是对的,不能后悔,一旦开始后悔就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