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青云劫_作者:麦西(158)

  旷野战打的是辎重。

  龙和熙八万人,都是番人,擅长草原生存。

  青玄兵分三路,一共调动了将近二十万大军,加上补给和辎重人数至少要翻倍。打的也是十分吃力。

  一路追击、夹击、围剿、埋伏,各有死伤。旷野上一打就是月余,连叶基礼这种最好战的都有点吃不消了。

  青玄的三路大军,将龙和熙大部围堵在了白须弥山脚,最后的大战在即,傍晚犒军。

  叶基礼这一个多月吃不好睡不好,这七尺壮汉,眼看着瘦了一大圈。

  青玄嘲笑叶基礼:“叶将军,自从去岁到了武北,您就抱怨没仗可打。过两日就要发动大围剿,您怎么如此无精打采。”

  叶基礼撕着羊腿,看了看仍像是第一天出战的青玄,不服道:“我当年,长途大奔袭,在旷野上一跑就是三个月!”

  岑彧也揶揄他,“你也说了,那是当年,如今呢?”

  叶基礼吞了一口肉:“你看看你自己吧,小脸蜡黄,还不如我呢!”

  岑彧道:“我黄?是这篝火映的!”

  戴仲琰在一旁淡淡地道:“老陆这个徒弟教得不错啊。”

  众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叶基礼嘴快,问道:“老陆?徒弟?戴先生,你说的是谁?”

  青玄道:“陆间月,他叛国时,你们还小呢。”

  叶基礼道:“我若还小,圣主怕不是还没出生?”

  “是,那时连龙和熙都没出生。谁知,如今我们都被困在这武北,出不去了。”

  戴仲琰长叹道:“我们,他们都是困兽。”

  叶基礼道:“诶,戴先生这话不对。我们是猎人!他们才是困兽!”

  岑彧知道戴仲琰有话要说,用脚尖踢了旁边叶基礼一下,小声道:“老叶,你少说两句。”

  当年,让戴仲琰下定决心来武北的不仅仅是端王的一片赤诚,更是被派往武北的陆间月。

  他们相识于学堂。那年两人都才十二三岁。

  陆家有世袭的爵位,又是武将世家,课业好不好都不打紧。所以陆间月在学堂极顽皮,每日都要挨上好几次戒尺。

  戴仲琰是师父的高徒,九岁就有了神童的美名。每日清晨背文,都是由戴仲琰领。夜间交上去的课业,几乎都是戴仲琰批。大家都叫他小先生,只有陆间月永远连名带姓地喊他:

  “戴仲琰,你帮我改改这诗文!这样交上去,又要挨打。”

  “戴仲琰,借你的砚台用用。”

  “戴仲琰,我毛笔劈了。”

  “戴仲琰,明天早课放放水,你看我这手心让先生打的。”

  “戴仲琰,今晚课业也是你代批吗?手下留情啊。”

  可同窗三年,戴仲琰从不答他话。

  这天戴仲琰如往常一样,在学堂里批大家交上来的诗文。看到其中一篇长诗简直狗屁不通,戴仲琰都不用看名字就知道是陆间月的。戴仲琰刚把诗文扔到一边,却又觉得不对,把诗文拿回来再看,竟然是藏头诗,诗文首字连起来是:“仲琰才华举世无匹美貌旷世无双!”

  戴仲琰直接把诗文撕了。

  第二天,陆间月交上来的课业上竟然是一幅画,画上俨然是一女子,可面容竟和戴仲琰一模一样。戴仲琰照样撕了。

  第三天,陆间月交上来的课业,完全照抄司马相如的《美人赋》,只把开头的名字改成了临州陆间月。戴仲琰心道,不知廉耻。撕了。

  第四天,是《高山流水》的曲谱。戴仲琰没有再撕。

  就这样,陆间月捉弄了戴仲琰一个月。

  最后两天的交上来的课业是《定风波》和《长相思》,自此陆间月没再来学堂。

  戴仲琰知道,他从军了。那年,陆间月十六岁,该去战场上建功立业了。一场如此漫长的告别,可戴仲琰却始终没有理他。

  三年后,戴仲琰被请去中都恒璟,才知道陆间月被派去了武北。他又没见到他。他拒绝了入朝当官,又回到了临州。

  之后端王被册封,封地在武北,年年来请戴仲琰。他不是没动摇过,只是他心中所图只是一知己。人人都尊称他先生,可他始终忘不了的是一直连名带姓叫他的陆间月。

  陆间月在武北打的吃力,频频吃败仗。最终戴仲琰决定去武北,平定边塞。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帮助他。

  开垦军屯。每月在边塞开放一次集市。选定边境修建堡垒的位置,如何能前后照应。开山修道,如何快速调配补给。甚至改良武北的马匹血统。各地因地制宜,不设立统一赋税。产盐缴盐,放牧缴皮草,种棉田的缴棉花。戍边开的荒地什么都不用缴,鼓励大家去屯垦戍边。

  戴仲琰不会打仗,可是他制定推行了一系列时政,对稳定边塞大有益处。他不疾不徐,五十里五十里的扩展边境。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可始终两袖清风,只是戴先生。

  朝廷对端王已是赏无可赏。

  陆间月也已战功累累,他不但继承了爵位,更提升了家族爵位。

  陆间月四十岁这年,迎来了他征战二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败仗,因为骄傲。他竟然企图用五千骑兵,迎战对方两万人。除了他一人逃了出来,五千精锐全部战死。

  他被褫夺爵位,贬为平民。按说这种程度的败仗,不至于罚这么重。可朝廷已经开始忌惮武北众将的军功,杀鸡儆猴。

  戴仲琰以为陆间月被贬后会返回临州。戴仲琰已经准备要跟端王请辞了,可听说陆间月又回了武北。戴仲琰在武北边境四处找他,可最终只在孤鹜城听说陆间月叛逃了。

  戴仲琰最终也没有再见到陆间月。他一直想问他,那一个月里,他交上来的那些课业,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他始终没有机会问出口,也始终没有亲耳听到他的解释。

  --------------------

 

第144章 2·98亦敌亦友

  白须弥山下,一场旷野大围剿。

  龙和熙已经完全失了优势,拼死突围,而青玄紧追不舍,这一次绝不能再让龙和熙逃了。混战中,青玄追着龙和熙入了白须弥山。

  墨云紧随其后,骁卫亦在空中相随。一队亲兵由温雅带着跟到了山里,不见天也跟了上来。

  龙和熙身侧也只有几十人相随。

  西域马高大,在山中行动不便,马蹄打滑,两侧灌木划伤马腿,头顶树枝会刮到人脸。

  墨云喊他:“青玄,莫追了!天要黑了,山中危险!”

  青玄思虑片刻,勒了马。

  墨云提马上前,说道:“我自然能找到他,你莫要再深入山中。”

  “好。”青玄带着这一队亲兵在入山不远的地方驻扎下来。

  外面龙和熙的八万人死伤大半,俘虏了三万余人,包括陆间月。

  青玄让温雅送出消息,留下部分辎重,和五千亲兵,其余二十万大军押送俘虏返回伽兰关。

  打了一个多月,终于结束了。只剩这山里的龙和熙。

  天黑前,十几人用了饭。五千亲兵在山外扎营待命。

  大帐里,墨云确认青玄颈间戴着豹形玉佩,说道:“让骁卫随我去找龙和熙。你随身带好玉佩,有事情敲我回来。”

  “好。我等你。”

  “夜间让温雅和唐阿定守夜,别人我信不过。”

  青玄笑:“知道了,像个老父亲。”

  “谁让你总是让我担忧。”

  “以后不会了。”

  青玄留下,墨云带着骁卫入山了。

  山中一只身长超过两丈的巨型黑色豹子,空中一只展翅长达两丈有余的巨型游隼,在四下探索。

  龙和熙没有驻扎,而是一直往山中深入。第三天晌午,墨云就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有人在这里用过的火堆痕迹。可是追到山间一个瀑布附近,又失去了龙和熙踪迹。

  第五日清晨,天刚亮。骁卫忽然在林中嘶哑鸣叫,和平常的明历之声完全不同。墨云仰头看,骁卫往山脚方向飞去。墨云没有跟,骁卫又飞回来,俯冲下来要抓墨云。墨云闪开,骁卫落到一边的树枝上。

  墨云问道:“青玄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