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_作者:弃脂焚椒(56)

  为了这次南巡,登诚府特意修建了一座行宫。

  宴罢,皇帝回去休息,其余人则自行在行宫内赏游了起来。

  有正事要做的谢观止原本没有这个心思,但就在他回住处的路上,刚一转身,竟在回廊那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兰妃的贴身宫女明柳,正扶着她散步。

  两人随口聊的……正是今天宴席上的事。

  “等等。”他拦住了身边的太监。

  谢观止下意识后退半步,回到了转角之后。

  “哎……慧妃处处都不如娘娘,唯独二皇子争气,”眼见四下无人,明柳的话,也不由放肆了一点,“要是大皇子能像二皇子般讨陛下喜欢,这几日大出风头的人,就是娘娘您了。”

  “明柳!”兰妃不由呵斥了她一声,末了忽然叹气,状似随口说,“大出风头也不是好事,南巡一事,最大的人物,应当是陛下才对。”

  “也是……”

  说着,两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回廊那一边,但兰妃的话,却盘踞在谢观止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少年慢慢皱紧了眉。

  兰妃说得没有错。

  阴差阳错之下,身为皇子的自己,在此次南巡中,风头似乎已经压过了父皇。

  ……这并不是自己的本意,更不会是父皇想看到的场景。

  谢观止虽然任性,但绝不是个傻子。

  或许放在几个月前,他还会对兰妃的话嗤之以鼻。

  但是上回被罚与三皇子一道反思之后,他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点点微妙的变化。

  例如他终于清清楚楚的意识到,自己绝对不能再和往常一样,将皇帝当作普通的父亲看待。

  兰妃的话像颗石子,在二皇子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

  ------------------------------

  行宫内燃起了安神的熏香。

  烟雾缭绕,紫气升腾。

  “这是朕第二次南巡,转眼便是十七年……”皇帝用手撑着额,轻闭着眼絮絮叨叨地念道,“上回走这一趟的时候,还没有这些毛病,爱卿你说,朕是不是老了?”他的语速很慢,导致声音听上去格外沙哑、低沉。

  说完,缓缓抬起眼皮看了桌上的药碗一眼。

  这里面盛的,是祛风胜湿止痛的药。

  皇帝很在意年龄和保养。

  文清辞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专业角度分析道:“陛下您的问题,主要是寒气、湿气入体引起的,与年纪没有关系。”

  御座上的人,缓缓笑了起来。

  “殷川大运河的图纸绘好放到朕面前时,朕也就比谢不逢和谢观止他们现在大不了几岁。”

  说着,他如再次陷入回忆般慢慢地眯起了眼。

  运河是天初元年,皇帝继位起开始修建,修了整整十年。

  不过在此之前,应当早几年就已经画好图纸,做好了规划。

  果然,他又说:“那图绘好的时候,前朝哀帝尚在……”

  皇帝早在不知不觉中将文清辞当做心腹。

  例行问诊的时候,总喜欢同他聊上几句。

  文清辞的话绝不算多,相比起皇帝身边的朝臣、近侍,他甚至有些沉默寡言。

  但皇帝需要的,便是这样一个倾听者。

  旁人图名、图利、图财、图赏,只有文清辞一心向医,心无旁骛,更与朝堂没什么利益牵扯。

  平日里皇帝说一句,周围人恨不得诚惶诚恐地回上十句,听着便让人头大。

  可文清辞总是安安静静地听着,只有关键时刻,才回答他的问题。

  文清辞轻轻将银针刺入皇帝额间,直到这时,一身明黄的天子,仍在轻声回忆着往昔。

  过了一会,文清辞将针收了回来。

  诊疗将要结束,贤公公忽然带着一册小卷,从殿外走了进来。

  皇帝抬了抬眼皮,漫不经心地问:“这是何物?”

  “回禀陛下,这是二殿下写的小卷……关于殷川大运河清淤的。”

  听到这里,刚才还一脸困意的皇帝,忽然睁开了眼睛。

  “拿上来给朕瞧瞧。”

  “是,陛下。”贤公公双手将小卷捧了上去,接着犹豫了一下,从殿上退了出去。

  接过之后,皇帝方才还舒展着的眉,忽然紧紧地蹙在了一起。

  他粗略将第一页看了一遍,忽然飞快翻了起来,没两下便将整个小卷看完了。

  接着,突然重重地将手里的东西扔了下去。

  用绳线装订的小卷,顷刻间散了开来。

  见状,原本正在收拾药箱的文清辞动作随之一顿。

  他放下手中的东西,缓缓向后退了两步,跪在了地上。

  重金属中毒给情绪带来的负面作用,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强压了下来而已。

  人多的时候,皇帝自己也会更克制一点,可一旦人少,便不一样了。

  这甚至不是文清辞第一次见到“宅心仁厚”的皇帝在私下发火,以及露出阴晴不定的模样。

  他忍不住将视线向下落去,瞄了地上的小卷一眼。

  谢观止写得非常认真,详细记叙了如何协管、统筹清淤之事。

  ……这到底有什么好生气的?

  下一秒,皇帝的话里,便给出了他一半答案。

  “谢观止他何时学会低调行事了?”停顿片刻,皇帝喃喃自语道,“你说这些都是谁教给他的?”说完便深深地朝文清辞看了过去,等待着他的回答。

  文清辞:“……”

  慧妃性格张扬,二皇子半是继承,半是后天被人追捧,表面上看也养成了和他母妃差不多的性子。

  放在往常,他一定会带入主管的身份写清淤提案。

  但是这一次,他竟然后退一步,将自己带入了协办者的身份,写了一份不痛不痒的提议。

  文清辞不能暴露自己方才偷看了小卷的事,只能顺着皇帝的话,从“低调”这个角度回答。

  “或许二殿下只是年长一岁,成熟了点。”

  他的语气平静,神经却不由得紧绷了起来。

  文清辞意识到,皇帝已经对谢观止起了疑心 ,无论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在他耳边都没有任何意义。

  登诚府这些年靠运河赚了不少的钱,行宫修建得更是豪华、宽敞。

  皇帝说话的声音本不大,原本在殿外等文清辞的谢不逢,除了他丢卷时的那声巨响外,什么也没有听到。

  但下一秒,他的耳边却再一次清清楚楚地响起了皇帝的声音。

  ——人的情绪越是激动,在谢不逢听来,声音便越大。

  『是啊,长大了一岁,他已经十七。』

  『朕像他这个年纪,早就开始谋划继位的事了……』

  皇子长大一岁,对一个多疑的统治者而言,便意味着更大的威胁。

  听到这里,谢不逢忽然垂眸冷笑了一下,并用食指从手腕上的羊毛手链上轻轻蹭了过去。

  遛狗果然有趣。

  之前那番话,也是他故意让兰妃说给谢观止听的。

  皇帝那张道貌岸然的外皮下,藏着的是一颗不安又恐惧的心。

  ——他不喜张扬抢他风头的人,可真正害怕的,却还是如他自己当年那样隐藏野心、韬光养晦的皇子。

  谢观止越是低调内敛,皇帝便越是焦虑,越是忍不住想要出手。

  果不其然。

  『年纪越大,威胁便越大。』

  『……必须早些下手为好。』

  皇帝的心声,清清楚楚地落在了谢不逢的耳边。

  “爱卿退下吧。”皇帝又吃了一粒芙旋花丹,沉沉地阖上了眼。

  文清辞提起药箱,放轻脚步从殿内走了出来。

  直至阳光落在他身上,文清辞这才从刚才的气氛中缓过神来,并想起……原著里的二皇子,结局是败于宫斗。

  那件事的开端,似乎是他在某年秋狩中大出风头,逐渐引起了皇帝的不满。

  据文清辞所知,今年并没有秋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