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_作者:小稻饼(179)

  他们尝试了诸多法子,企图破解倭寇的锻造工艺,但目前未有任何进展。

 

 

第137章 武器改进

  秦朝宁在北都军器监分署内, 呆了一整个下午,直到放衙才离开。

  傍晚,少监丞卓昊在分署大门前, 甚是热情地与秦朝宁挥别,并表示期待他明日的到来。

  经过短短大半天的相处, 他已经很喜欢秦朝宁的脾性。

  “卓大人,明日见!”秦朝宁粲然笑着, 同样热情挥别。

  右掖门那边,老杨叔今日在这边等了很久, 都不见小少爷秦朝宁的身影,现下已是有些许慌张无措。

  在他犹豫要否去找大少爷秦朝阳拿个主意时,幸好一身青衫官服匆匆跑来的秦朝宁恰时出现了。

  “老杨叔,抱歉久等了”, 秦朝宁喘着气说道。

  老杨一看到他, 就松了一口气,老实笑着,摇了摇头, 准备把秦朝宁接走送回家。

  秦朝宁在马车上告诉他,他接下来都无需去翰林院, 要去上衙的地方是外廷, 所以每日下衙过来右掖门的时间会稍晚些,让他日后可以无需早早过来。

  听罢,老杨笑着应下, “都听小少爷的。”

  待秦朝宁一回到家,他和爹娘打过招呼就回房间埋头整理思绪去了。

  原本秦石和秦柳氏见幺子回来, 是想告诉他,再过没几天他大哥武会试的结果就要出了, 另外他们和黄府那边也要定下迎亲吉日。

  不过,见秦朝宁行色匆匆,似乎有事情忙,他们就算了,过几日再说也无妨。

  翌日,秦朝宁抱着一沓自己昨晚熬夜拿炭笔描绘的图纸去上衙。

  他的人是直接去的北都军器监分署的。来到分署时,刚好,监丞大人方伟今日也在,他们便客气地互相行礼,简单说了几句话介绍了个人情况。

  这时,秦朝宁见监丞大人方伟,少监丞卓昊都在,他就主动邀请他们二人一同商议关于武器改进一事。

  时间宝贵,择日不如撞日!

  “本官亦正有此意”,方伟笑着道。

  他也想看看小状元郎有何思路。关于小状元郎在朝堂上一人对百官答疑一事,他已是有所听闻,不少人都说新科小状元郎有真才实学,非不知事的小儿。

  于是,三人便进了分署的议事堂。

  坐下后,方伟和卓昊便问秦朝宁有没有什么头绪和方向。

  闻言,秦朝宁把自己带过来的图纸放置在大长桌上。

  接着,他解释道,“昨日下官在分署走了一遍,把分署现有分管的武器看了看,下官在夜里便苦思冥想,哪种武器眼下相对适合改进的。”

  “两位大人可仔细瞧瞧我带来的这几份图纸,这是下官把单弩改成连弩的粗糙想法。”

  他带过来的□□有两款。一款是给兵卒使用,能够连发十箭的弩;另一款则是攻城所用,能够连发五十箭的弩车。

  闻言,方伟和卓昊都露出了些许不确定的神情,缓缓拿起桌面式的图纸看了起来。

  一晚上就已经改出了图纸?!

  这么一看,他们登时讶然得嘴巴微张,一时间忘了言语。

  清晰了然,细节处都标注了尺寸,连该武器都画得栩栩如生的图纸!!

  仅仅只是一眼,他们二人已经仿佛能够感受到该武器出世时的威力,比之现有所有军营所用的弩可是强上不是一星半点!

  “这,这,小秦大人,你的这是?”方大人和卓大人很是震惊。

  此时此刻,方伟不可置信地抬手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直到疼得他倒吸一口气,他才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瞬间,他狂笑道,“有了这十连弩,五十连弩车,武器改进一事已是大定矣!”

  有了这些,且看他们兵部日后在战事上是如何大发神威的!

  卓昊心服口服叹道,“小秦大人,你竟有此般能耐!!下官当真佩服万分!”

  这才仅仅一个晚上过去了!

  “两位大人,且听朝宁一言。”

  见他们二人喜出望外,高兴得像是已经完成了兵部尚书大人的任务似的,秦朝宁连忙实话道,“这里的只是下官拙见,所出具的图纸,能不能成,是否能够达到杀伤力的提升,还得看工匠们实际做出来看看。”

  “接下来,怕是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在高兴还为之过早,只有真正做出来并且试验过威力,才算稳了。

  实际上,十连弩和五十连弩车,是他顾忌着时间紧迫,觉得弩的改进方向最能够快速实现,才把它们先提出来。

  秦朝宁真实想改进的方向是炼铁,以及部分非大规模杀伤力的热武器。

  炼铁这一块,宣朝目前的锻造工艺是落后于倭的,而北都军器监分署本来也是在进行这方面的改进研究,他倒是能很顺理成章地参与进去。

  只是,他还没理清相关思路。

  在外邦朝贡一事中,扶桑和琉球也在上书申请来宣国朝贡的名单内。届时,这些人随身携带的定然是倭国最锋利的武器。

  在诸国比斗中,若是有人提出的携带武器比斗,宣朝的兵卒们现下就很有可能吃闷亏。

  所以,锻造工艺一事,其实迫在眉睫,是很重要的一环。

  至于热武器,秦朝宁想推进并非炸弹,火炮那一类。他想做的是低配版的热武器,猛火油柜、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这种。

  但是,哪怕是低配版的热武器,也还是需要火药配比制作。所以,他暂时未将这些信息对方大人和卓大人公开。

  术业有专攻,炼金这类化学研究,目前看并不适合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们。

  他还得找他大哥帮忙向白云观那边去信看看,能否找些帮手过来。或是,若是京中有这类的人才,他也得花时间打听打听。

  而监丞方伟、少监丞卓昊在拿到了这些图纸后,就拍胸脯表示工匠制作与试验一事就包在他们身上,让秦朝宁好好再琢磨琢磨别的。他们倘若遇到难题再带着工匠来找他。

  瞧瞧!不过是短短一夜过去,小秦大人就把他们北都军器监用了十来年的弩给改进了数个等级!

  他们眼下不得不信,有的人的脑子就是非同一般好使的!这样的人,就该让他们有充裕的闲暇时间用作思考!至于动手、跟进、打杂的那些事就交给他们就行了!!

  见状,秦朝宁就应下了。

  他确实需要时间把锻造、低配版热武器的事捋清楚。

  至于大规模杀伤力的热武器,他目前没有想让这些东西面世的念头。除非宣朝以外的大陆,已经有了侵略和飞速发展的苗头,那么他才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

  坐在议事堂的长桌前,秦朝宁开始提笔写写画画。

  分署这里,在方大人和卓大人都去忙了后,就没人过来议事堂这边。偌大的议事堂里甚是安静,秦朝宁自己一人呆到午时,才被兵卒送来晌食。

  简单吃过饭,秦朝宁就去找了分署的工匠,提出想看看倭刀。

  工匠们听罢,立即把分署现存的一把倭刀带了过来。

  “小秦大人,这把长六尺的倭刀还是沿海那些军营缴获送回来京中的”,老工匠苦恼道,“这刀的材质像铁又不像铁,可锋利得很!”

  “咱们在分署里拿它与分署的刀、剑、矛、戈、戟、斧钺等对砍,竟分毫未损!这也是奇了怪哉了。”

  “莫不成那些倭寇成精了,在长刀上施了妖法?”

  ……

  秦朝宁听着他们的话,仔细观察倭刀的通身。

  他很快就确认了,这柄倭刀已经称得上是钢的成品材质制作,而他们宣朝的武器锻造,还停留在铸铁。

  他把武器还给了工匠们之后,顺势问了问他们尝试过哪些法子试验来制作更锋利、更坚硬的材质。

  工匠们一听小状元郎对这些感兴趣,纷纷围上来把他们过去这段时间里做过的都一一给他说出来。

  秦朝宁在心里记下他们碰过的壁后,才返回议事堂里继续未完的写写画画。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倘若想炼钢,得先找到铁砂和煤炭。分署现在的炼铁炉,燃料用的是木炭,对于铁矿石而言,远远难以达到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