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_作者:蜀江春水(129)

  这些文臣最怕的就是这个,因此他们敢骂十一皇子, 却不敢对皇帝不敬。之前他们针对的也只是十一皇子, 而不是君王。

  要是他们一开始针对的是君王, 那么这些人早就被人处理了。

  因此现在皇帝沉着脸询问右相, 他就直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糊弄?肯定是不行的。借口?那要什么样的借口才会让皇帝不追究真相呢?

  看右相陷入困境, 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解围。

  这件事解释不清楚,右相便要完蛋, 他们帮着说话的人肯定也跑不掉。

  右相很想告诉皇帝,这是他从户部递上来的奏折分析出来的。可户部的奏折不归右相处理,是左相的责任。

  因为一直没人晋升左相,因此左相分管的事, 要不分派到了其他大臣身上,要么皇帝亲自处理。

  好巧不巧, 户部的事是皇帝亲管的。

  所以他这个借口也不能用,用就证明他在户部安插人手了。

  右相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多,他身后支持的人也跟着提心吊胆。

  可惜大多数官位都不高,根本无法站出来替右相说话。

  更重要的是皇帝好像盯上了右相,从一开始就在给右相挖坑。

  现在坑挖好了,右相被埋了进来。

  右相作为世家豪族在朝堂上官位最高之人,世家和豪族自然要保他。

  于是他们盯上了户部左侍郎,和右相一样是他们暗中拉拢的人。

  面对世家豪族的示意,对方不为所动。

  他确实收了世家豪族的银子,把自己偷看的账本告诉了他们。可是这银子和官位比起来,显然当官比银子香。

  当官后他想要多少银子没有?可一旦没有了官位,他什么也不是。

  至于世家豪族的许诺,谁信谁傻子。

  他今天挺身而出保了右相,明天他就会成为弃子,事前说好的条件,对方也不可能遵守。

  跟世家豪族的交道打久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户部左侍郎再清楚不过了。正因为了解,所以他才不愿意站出来替右相挡刀。

  毕竟挡刀后,对他没有半点好处。

  如此想着,户部左侍郎干脆闭目养神起来,不看他们的挤成了一团的眼睛。

  见户部左侍郎无视他们,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愤怒不已,在心中暗暗决定要把这个不听话的傀儡拉下马。

  他们怎么扶持他上位的,就能用同样的方法把人拉下来。

  可还没等他们行动,户部左侍郎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户部左侍郎突然出来,吓了众人一跳。

  皇帝看向他,以为他是要替右相解围,眼神很是不善地看着对方。

  “臣参右相大人收受贿赂,买官卖官,强占百姓民田,纵子行凶。”

  户部左侍郎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朝前一递。

  “递过来。”

  皇帝眼睛一亮,他正想找理由把右相弄死呢,没想到户部左侍郎这么给力,只要证据是真的,右相就翻不了身。

  一个靠着他父皇和自己提拔才当上右相的人,居然敢和世家豪族暗中勾结,皇帝能饶了他才怪呢!

  更别说右相还带头逼迫皇帝让十一就藩,皇帝对这位右相大人恨都恨死了,甚至还起了杀心。

  给朕等着,所有逼走十一的人,朕都不会饶过他们的。

  李德海从户部左侍郎的手中接过折子,然后回到皇帝身边。

  皇帝一边想一边接过折子看了起来。

  上面不仅有右相一家犯罪的证据,连右相收了那些世家豪族的银子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不愧是在户部做事,对银子还真是敏锐,连他们每次送了多少银子珍宝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你、你……”

  右相没想到会被自己人背刺,颤抖着手指着户部左侍郎。

  “右相大人,下官得罪了。”

  户部左侍郎朝右相拱了拱手,一点也不在乎对方指着他的手。

  现在是右相,等下未必还是。

  当然在折子上他还不忘替自己辩解,说他这些年收的银子都没有花,全都存了起来,下朝后就派家人送到户部。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打入敌人内部收集消息,为陛下分忧。

  理由看起来确实是在为皇帝分忧,毕竟人家也没用受贿的银子,还都存了起来主动上交。

  这一手让那些想参他的人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给他送银子的一个也没跑掉,皇帝大手一挥殿外立即有侍卫跑进来,把人都抓了起来。里面有世家豪族,也有老二他们的人。

  户部很重要,所有势力都想往里面安插人。不过户部管控严,安插人没那么容易,于是就走

  “陛下,臣……”

  右相想喊冤。

  “冤不冤,抄家就知道了,带走。”

  皇帝根本不给他喊冤的机会,侍卫摘掉了他头上的朝帽,扒了他的朝服,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位右相大人留了。

  “……”

  右相在殿上被侍卫如此对待,皇帝却没阻止他们的行为。

  这说明什么呢?

  没参与的大臣相互对视几眼,全都保持着沉默。

  早在十一皇子被迫就藩时,他们就知道这些人会有这一天了。

  他们这位陛下啊,从来都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

  只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没等十一皇子离京,就对右相动手了。

  也是,右相当时多威风啊,一半的人都向着他,和他一起参十一皇子。

  别的不说,有时候他们听了这些人的上书,都怀疑自己知道的那个十一皇子和他们嘴中说的真是同一个人吗?

  参的理由五花八门,却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后来知道这一招不管用了,就一直围绕着十一皇子年纪大了为由,非要人家搬出宫开府或是就藩。

  现在如他们愿了,十一皇过年完就离开京城就藩。就是结果他们有些不能接受,皇帝来了一手釜底抽薪。

  没有明示却暗示了天下百姓,他选择的继承人是十一皇子。

  这一下可把右相一派和二郡王他们打蒙了。

  不是,皇帝这是不讲武德知道吗?

  可惜不管他们再怎么郁闷,皇帝圣旨下了,还诏告了天下,让他们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今天昊亲王也在朝上,他站在百官前面,冷眼看着他们和皇帝的表演。

  秦宸也没料到他哥会这么快对右相他们动手,见事情差不多了,他站了出来。

  “皇兄,臣弟有本要奏。”

  秦宸手执朝笏,对皇帝弯腰行礼后说道。

  “十一,你奏上来。”

  皇帝把右相一派收拾了,心情正是最后的时候,而且现在要奏的人又是他最爱的弟弟,他还凑到了秦宸面前听他说。

  “臣弟恳请皇兄给北境百姓减赋税两年,边境常年有战事,百姓生存艰难,又遇外敌入侵,想必这两年的日子会比往年更加难过。”

  一开始大家以为十一皇子随便说两句,目的是让皇帝别再和右相他们计较,把人收拾就好了,别抓着他们的事不放。

  可是当十一皇子开口后,他们才知道原来人家是真有正事啊!

  “可以。回头朕便下旨,免北境百姓两年赋税,西北三年。”

  秦昊大手一挥允了。

  西北在北境区内,今年大旱本来也打算免税一年,现在弟弟提出整个北境都免税两年,那西北就在这基础上增加一年吧!

  “臣弟替北境的百姓谢过皇兄,陛下万岁。”

  秦宸恭敬向皇帝行了大礼,代表北境的百姓向他致谢。等免税的圣旨到了北境,百姓们应该会很高兴吧?

  “小宸别这么多礼,北境的百姓也是朕的百姓,朕自然也牵挂着他们。”

  皇帝扶起弟弟,他果然没看错,十一是真心为百姓的圣明之人。

  把皇位交到这个弟弟手上,大秦将会再次迎来巅峰。

  “陛下圣明。”

  这个时候朝臣们同时说道,空了将近一半的朝堂,难得这么齐心协力。

  下朝的时候,皇帝带着昊亲王退朝,朝臣们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