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_作者:老树青藤(143)

2025-03-08 评论

  凌星自己也围了,不仅能护着里面衣服,统一的颜色着装,食客看着感觉也不一样。

  围裙一人两件,可以换洗。

  开业这天,一阵鞭炮声后,吸引了些人驻足。

  得知是卖吃食的铺子后,行人们多有惊奇。

  卖吃食的铺子还是春雨街头一家呢!

  蒸笼和镇上一样,是在门口,上面有棚子。

  蒸笼里现在是满满的汤包,白色的蒸气被风吹向左侧,又被一道竖起来的木板挡住,只能往上飘。

  柳青玉这几日下来对铺子里的吃食记的滚瓜烂熟,开始对人群揽客。

  在县城卖,所有的吃食都比镇上贵两文钱。这样能保证最后盈利和镇上是一样的。

  来春雨街的都是县里过的比较好的那一部分,其次就是丫鬟小厮嬷嬷比较多,都是帮主家跑腿买东西的。

  对于凌星铺子里的吃食,有钱的这部分人因为没吃过的原因,听着有趣,也乐意买来尝尝。

  反正也不贵,味道若是好就自己吃,若是不好赏给下人或是丢了,都可以。

  因为铺子是新开的,倒是干净,稍微有点钱又没有钱到那份上的人,也愿意去铺子里坐坐。

  很快,小吃铺子里的六张桌子就都坐了人。

  但铺子里很稀疏,人人都有脾气,不接受拼桌,只愿意自己坐。

  凌星有些头疼,但也没办法。

  好在其他的客人也不见得真想进来坐,觉得挤得慌。

  第一波食客很快就吃上了食物。

  汤包鲜香味美,皮薄多汁。麻酱凉皮香醇浓郁,肉酱肠粉咸鲜无比,爽滑细腻……

  食客们心中惊叹,真没想到,不是大酒楼里名厨所做的食物,味道竟然能这样好!

  食物的美味征服了食客的心,让他们对环境的不满降低,而是一心扑在美食上。

  人群里,有几个小厮看着凌星眼熟,在看到高大的沈回,还有有人拿着汤包的时候,才确定就是卖绒花的那个小摊主!

  他的铺子竟然开到县里了吗?

  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们想吃猪皮冻,凉皮的时候,可就方便多了啊。

  县里去买绒花的小厮们凌星都眼熟,遇着熟人了,还聊了几句。

  现在人不是很多,又有柳青玉,沈回还有凌月帮忙,凌星还挺轻松的。

  买好要吃的吃食,小厮们没敢往里面坐,他们瞥见里面人衣着打扮,身份地位比他们高,可不敢进去同坐。

  和凌星挥手,并表示会和其他熟识的人推荐凌记小吃铺子后,小厮们才高兴离开。

  有钱人虽然各方面都讲究,但也有个好处。

  那就是不差钱。

  吃了铺子里的吃食,但凡他们觉得好吃的,最后都会一下子买很多。

  有的买汤包,甚至一蒸笼一蒸笼的买,一口气买十蒸笼的也有。

  都是买回去给家里吃的,对他们来说,小吃铺子里的吃食,便宜的简直就像白送。

  很快凌星就悠闲不了,恨不得长八只手忙活。

  小吃铺子这边逐渐热闹起来,隔壁卖布的铺子里陆陆续续走出来人,看到小吃铺子里有熟人,好奇的也想尝尝什么味道,直接排队买。

  布庄掌柜见客人走差不多,一脸不高兴的出来。

  想要对着隔壁嚷嚷一句:你家这些气都飘到我铺子门口了!我铺子里的布被染了味道卖不出去谁负责!

  结果就看见挡了大部分蒸气的木板,溢散出来的蒸气都没飘到门口,就看不见了。

  来春雨街开铺子的都不差钱,多少有些背景。

  布庄掌柜早就打探过,这个铺子和林县令有点关系。

  他不好找茬,只能压着火忍着。

  宽慰自己反正客人吃完了就会回来,没什么大不了。

  随后生着闷气回铺子里等。

  凌星几人忙了一整天,期间沈回还跑了两趟买肉,现做馅料。

  他低估了这群有钱人的钞能力。

  除了要忍受一下有钱食客,对铺子里的环境不满外,赚钱是真的快。

  但他铺子里只能这样了,没有多余的空间做雅间,连屏风都没地方放。

  这里没餐饮类的铺子,除了铺子贵以外,也有因为铺子地方小。

  隔壁街就有大酒楼,三层楼高,是云水县最气派的酒楼。

  说来和凌星还有些纠葛,正是云霞酒楼东家,在县城的产业。

  背后人是县丞。

  凌星倒不担心他们会再做什么,之前在云霞镇都相安无事,现在就在林县令眼皮子底下呢,更不会对他做什么。

  晚上关铺子回家,打开钱匣子数钱的时候,凌星是一点也不觉得累了。

  今天有四个人忙活,县里铺子规模比镇上大了一倍,东西自然也多了一倍。加上添了一道肠粉,今日去除本金,纯收益就有近三两银子。

  就是胳膊累的抬不起来了。

  第二天,凌记小吃铺子的生意不减反增。

  凌星累的不行,已经到了极限,下午卖完直接关了铺子。

  他撑着到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不行,他得再招个人。

  沈回去柳家喊了柳青玉和柳青叶过来。

  凌星实在是累的动不了。

  兄弟二人来后,凌星就道:“铺子生意比我想的要好,只有玉哥儿一个伙计也忙不过来。后面二郎和阿月也不在铺子里帮忙,所以我想教一下你们做猪皮冻、凉皮和肠粉。工钱一日六十五文,月休两天,包三餐。你们愿意吗?”

  又要做东西又要招待,工钱肯定是要加的。

  柳家兄弟两闻言愣在原地。

  一日六十五文,一月近二两银子,两人加一起就是近四两银子……老天啊,他们这得赚多少啊!

  这么多钱!就算是爹娘在世都没有过!

  凌星捏了捏手臂,“就是有点累,后面要是忙不过来,我再另外招一个专门招待的伙计。”

  柳家兄弟都快要跪下给凌星磕了,他们是哥儿,在外头找活比汉子难的多,一日能赚二十文顶天。

  六十五文一天,他们做梦都不敢想啊!

  放眼整个县城,能有这工钱的,基本都是铺面掌柜了。

  而他们不仅能拿到,还包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学到手艺!

  寻常要学手艺是要拜师,要给师父银子的!

  柳青玉激动的声音都发颤,直接改口,“东家,咱得签契书,我得给你保证,绝对不会泄露东家做吃食的方法。”

  凌星想了一会,觉得也行。

  虽然用心研究,其他厨子也能研究出来,但那不是需要时间嘛。

  趁这段时间他能多赚点,也挺好的。

  契书是凌月写的,他顺便练字。

  凌星也在里面写清楚对兄弟二人的待遇,算是对双方的保障。

  最后就是在他们各自的名字上,按上手印。

  一式两份,契成。

  后面遇到问题去县衙,只要有一人拿出契书,都是有用的。

  柳青玉和柳青叶没急着走,跟着凌星做了一遍猪皮冻,凉皮和肠粉,又各自试了试。

  凉皮和肠粉卖相差点,味道还行。猪皮冻要明天才能知道什么味,估计不会差,毕竟是凌星手把手教的放多少调料。

  后面兄弟两干脆给凌星打下手,有二人帮忙,东西做起来很快。

  日子很快就到了四月二十,是凌月和沈回入县学的日子。

  毕竟是第一次入学,凌星和沈来不想错过,也跟着沈回和凌月去县学。

  就在前面一条街,走路一刻钟,近的很。

  天刚蒙蒙亮,县学的学生们已经入学。

  庄严的大门在黑绰绰的天光下,叫人看了心中无端生出压抑感。

  沈回和凌月背着沉重的书箱,给门房提交早已办好的学帖,做了登记后,踏入高高的县学门槛。

  凌星和沈来看着人走远后,也回家去,吃完饭他们各自也有事忙。

  为了以防手累废掉,凌星决定在柳家兄弟二人彻底学会之前,他铺子东西卖完就关门。

  结果他这一关,直接促成饥饿营销,越卖越快。

  每天开门就有一堆人守着,大量购买,队伍排的老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老树青藤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美食文 市井生活 经营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