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总在翻旧账_作者:素千絮(64)

2025-03-16 评论

  真牛。

  苏景同是听不了一点,太无聊了,太太太无聊了,还不如看话本子有意思。

  苏景同随手抽了一本话本子,一个搞笑文,苏景同看得乐不可支,差点从椅子上笑得滚下去。

  顾朔诧异地看他,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第37章 现实-还原

  苏景同摆摆手,表示他会笑得小声点。

  苏景同看完一整套话本子,朝会终于结束了。

  他腰酸背痛,坐得屁股痛,难以想象顾朔居然天天如此,他摇头晃脑,皇帝真不是人做的,唉。

  难怪都说是天子。

  不是老天爷的亲儿子,哪能坐得了这么久。

  顾朔敲他脑壳,“想什么呢?”

  “没、没什么。”

  会后顾朔去更衣,潘启拿了只箱子来给苏景同,里面是一箱子钱庄的信物银叶子,一片银叶子能在各地钱庄兑十万两白银,苏景同略扫了一眼,这一箱子银叶子够买几座城池。

  “嗯?”苏景同问。

  潘启笑:“陛下吩咐给世子的,说您用得着。”

  苏景同没跟他客气,昨儿跟顾朔提了句他有一批人,养私兵开销巨大,顾朔应当是怕他养私兵没钱。

  潘启把一串钥匙交给苏景同,“陛下私库的钥匙,陛下吩咐您要用什么自己取,不必知会陛下了。”

  苏景同笑笑,此情此景真熟悉,四年前他把顾朔要来摄政王府,顾朔成了嬖人手头紧,苏景同怕他没钱用,把摄政王府库房的钥匙给了顾朔。

  在屋里换衣裳的顾朔,此刻已经换好了常服,在看贺兰芝摘录的书籍内容。

  关于苏景同的情绪问题,顾朔私下问过太医,太医和之前给疯妃看病时的说法如出一辙,伤心太过,多排解。

  这个说法顾朔是不认可的,苏景同几次三番自虐,绝非简单的伤心能解释。

  且他了解苏景同,苏景同没心没肺的时候居多,每次他以为苏景同情绪要爆炸了,等苏景同絮絮叨叨跟他吐槽完,就成没事人了,活蹦乱跳,该干什么干什么。这等性格,真会把自己逼到三番五次自残无法排解么?

  顾朔心里迟疑,在宫里苏景同第一次发作,是他和苏景同吵架,刺激了他,第二次便是这回,知道了苏季徵还活着。苏景同的病根是不是就出在他和苏季徵身上?

  若说病根出在顾朔身上,顾朔觉得自己有点冤枉,先提结束的是苏景同,若说病根出在苏季徵的“死”上……

  苏季徵的“死”,至今史书没人敢写,宫里朝里噤若寒蝉,无人敢提,民间百姓只知道奸佞伏诛,不清楚细节。

  顾朔吐出一口气,周文帝有时候实在不是东西。

  顾朔桌上放着一摞书。他昨天安排贺兰芝把宫内外凡是和“疯病”“自虐”相关的书都抄录整理回来,在民间寻找可靠口稳的大夫回来治病。

  贺兰芝先抄录整理了部分送来。

  病情的成因五花八门,解决方法也众说纷纭,顾朔仔仔细细看完,有几条他觉得可以试试。

  第一条是找到导致难过的原因,解决它,比如学子恐惧夫子,厌恶进学,可以先不进学,平复心情,又比如女子被负心人背叛痛楚万分,可将负心人千刀万剐,以平女子怨恨。

  这条好说,苏景同在意摄政王府的事,苏家族人能释放的均要释放,逃亡的也会接回来,等把苏季徵救回来,摄政王府重现光辉,想来能叫他松快些。

  第二条是晒太阳。提出这条解决办法的大夫认为人有阴阳两气,阴阳两气平衡人才能健康长寿,长期郁郁寡欢,阴气太盛,阳气不足,若能晒晒太阳补充阳气,自然有所好转。

  这条也不错。顾朔去西北时也发现此事,西北极寒之地的百姓少见阳光,更容易沮丧灰心。让苏景同多晒晒太阳总没错。

  第三条是多动习武。提出这条的人认为人伤心郁郁会导致经脉不通,经脉不通,肝气郁结,更不高兴。不如多习武,疏通经脉,人身体经脉走通,郁气便能抒发排解。

  顾朔深以为然,苏景同小懒鬼,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窝着不动,皮肤白到连血色都没有了,气血走不通,多动多习武,便是于心情无益,也能强身健体。

  第四条是填满生活。人空虚时容易多思多想,耗精力气血,但若忙碌起来,叫他没功夫想,兴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顾朔思忖片刻,苏景同别跟着他上朝了,上朝一天只知道看话本子,越发无趣懒散了,还是继续去太学府教学子吧。

  于是这天下午,苏景同先是被顾朔拉着在御花园晒了半个时辰的太阳,又被他拎着习武一个时辰——顾朔让江天教他,这于两人都是折磨。

  江天论习武是一把好刷子,论教人菜到抠脚,他自己是天才,所有东西一触即通,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连剑谱都不能举一反三。

  苏景同这辈子没见过江天这般没耐心的老师,还没教“识字”,就试图让他写“八股文”。

  两人相看两厌一个时辰,差点掐成乌眼鸡,顾朔叹口气决定还是自己来教。

  晚膳期间,顾朔下旨把太学府搬到皇宫中来,就在皇宫东门右边的耳房中进学——苏景同进出皇宫太过麻烦且不安全,还是学子们来回跑腿吧。

  学子们都是少年人,多跑跑锻炼锻炼挺好。

  这条圣旨一出,太学府炸了锅,原本王公贵族各地学子是在太学府中居住,早起在太学府进学,现在要改成住还在太学府,但进学来皇宫,就得来回跑腿。

  顾朔给他们安排了车马,接送他们来回。

  太学府众人想法各异,不知皇帝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把他们弄进宫去,但总的来说,进宫就能多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刷脸,若能得皇帝青眼,离平步青云不远了。

  勤学堂里,谢永章消息灵通,知道皇帝早朝时还说要放了苏家人,估摸太学府搬家和苏景同有关,闭嘴不言,老老实实收拾明天进宫用的书籍。

  勤学堂的其他学子唉声叹气,他们在太学府时还能聊猫逗狗,逃学贪玩,进了宫拘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这可怎么是好?哪个天杀的出主意让他们去宫里进学?

  风云重心的苏景同此刻在顾朔的陪同下回到了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的牌匾摘掉了,铜皮大门上结了蜘蛛网,几个太监宫女正在打扫。

  “这几日便能打扫出来,发卖的仆役丫鬟朕叫人去找了,多数还在京城。”顾朔牵着他的手往府中走。

  院中亭台楼阁荒凉了许多,枯草丛生,花匠们正拿着剪刀铲子处理,苏景同最爱的假山流水也干涸了,池中养的锦鲤都死了,工匠们来回忙碌着清理鱼,引水。

  “你家充入国库的东西,除了你卧房的家具和银子基本还回来了,”顾朔说这话时,成群结队的侍卫抬着家具往摄政王府中搬,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在远处指挥他们,告诉他们哪样东西该放在哪里,“你卧房的家具就放在广明宫吧,朕叫人再给你打一套一样的放王府。银子还不了,进国库后拨给地方了,你若要用钱,从朕私库拿便是。”

  “不用了,”苏景同说:“能维持王府开销就行。”

  苏景同看清老头的模样,竟是摄政王府的管家,“庄叔!”

  老头听到声音,抬头,眼睛瞬间通红,上前几步,咣当就要跪下给苏景同行礼,苏景同手忙脚乱地把他扶起来,“庄叔,你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庄叔深吸一口气,拉着苏景同的手,反复检查苏景同身子骨,老泪纵横,“老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见到小主子!”庄叔盯着苏景同的手腕,大滴大滴的眼泪往下掉,“这是怎么了,走之前还好好的。”

  “我没事。大夫说我气血虚,要我习武通通气血。我跟人切磋时不小心伤到的,一点小口子,”苏景同瞧顾朔,“他大惊小怪,非要包上。”

  顾朔颔首:“小口子也不能大意。”

  “是,”庄叔连连点头,“好孩子,你听陛下的,可不敢因为伤口小就轻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素千絮 宫廷侯爵 甜宠文 爽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