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_作者:枫香(104)

2025-05-12 评论

  赵淩只能跳下屋顶,跟赵王氏隔得远远的,才敢去跟米夫人行礼。

  米夫人倒是有些意外能见到赵淩:“水灵这么快就回来了?考了第几名?”怎么不见赵辰?难道兄弟俩没一起回来?

  赵淩说道:“有点急事,就先回来了。大哥还得回一趟老家,得晚一阵才能到。”

  米夫人见他没提自己考了第几名,还以为没考中,想着儿子偶尔会担心赵淩的课业,也不意外,反正孩子还小,考不中是正常的。

  赵淩知情识趣,当完了大哥的平替,赶紧跑去新宅了。

  他还是去书房学习吧,真的是……假期就一天,明天都不敢进文华殿。

  赵淩本来以为今天米夫人过来,就是两亲家串个门。

  虽然没提前递拜帖有些奇怪,但说不定人家就是逛街刚好经过呢?

  结果到了傍晚,赵骅是和米希的父亲刑部郎中米诏一起回来的。

  赵淩这时候还是觉得,两亲家相互走动嘛,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他二姐赵婉清的公婆家那边,两边确实没怎么上门吃饭之类的,但两家住这么近,平时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得很。

  只是等用过晚膳,赵骅赵王氏和米诏夫妇一起关到书房,待了好半天才出来,他就觉得有点奇怪了。

  尤其四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赵骅夫妻把米家夫妇送出了门,回来先看到几只大圆脸狸奴,再注意到叠在一起的小圆脸赵淩。

  夫妻俩这时候很默契地同时摸了摸腰侧,一个没摸到马鞭,另一个没摸到逗猫竿,又同时对赵淩招招手:“过来。”

  赵淩往后退了一步:“有话好好说。”千万别动手。

  赵骅板着一张脸:“别耍宝,进来跟你说正事。”

  赵淩瞧着两人的脸色,感觉不是什么好事情,乖乖跟进书房,暗自揣测,难道是赵辰的婚事要黄?

  本来嘛,女儿哪有下嫁的?

  说不定人家越想越舍不得,反正这桩婚事也没宣扬过,私下取消了也没什么影响。

  然后赵骅很郑重地告诉他:“咱们家要多办一场婚事了。先给你大哥娶媳妇,你二姐再出嫁。长幼有序。”

  “嗯?”赵淩迷茫,未来大嫂今年不是才十四?不是说的要多留两年?

 

 

第64章

  赵淩几乎天天都在御前晃, 知道轻重,赵骅和赵王氏没瞒着他。

  赵骅叹气:“米尚书家可能要不好了。”

  “嗯?”赵淩听到他爹的这话,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赵辰的婚事要提前, “为的什么?有补救的法子吗?”

  米希的祖父可是吏部尚书, 两朝老臣, 朝中门生故吏不知道多少……是因为势力太大?

  “现在还没具体的风声, 只是能看出一点苗头。”赵骅摇摇头, “米尚书的长子就是你同窗米希的爹,入朝为官, 剩下的两个儿子在老家青州开设书院。”

  听到书院两个字,赵淩大概就明白了:“不会是也教了些不该教的, 骂了些不该骂的?”

  他会这么说,是因为昨天他在御书房里玩耍……上班的时候翻到了一张折子, 是关于西州的某个书院结党营私的后续处置情况。

  看发生时间,应该是他回象州考试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权力不会真空。

  自古以来, 皇权一直都在和地方势力做斗争。

  各种地方势力也不会坐以待毙, 一直都在积极争取获得更大的权力。

  上有率土之滨莫非皇土,下有皇权不下乡,甚至严重的时候到皇权不出宫门。

  皇帝为了分散瓦解旧贵族,开了科举, 从更广大的阶层获取协助自己统治的官员。

  而这些表面上应该是只忠于皇帝的官员, 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经营成新贵族,产生和皇帝相冲突的利益诉求。

  没有了九品中正制, 就有同乡、同族、同窗、同科。

  像赵淩他们在泸阳县的时候借读的唐举人,他就自己一个人当先生,算上他们借读的两个人, 拢共就十个学生。

  真正在他那里读书的,就八个人,已经是泸阳县学子你的佼佼者。

  这八个学生里,能够真正入朝为官的,可能也就一两个,甚至一个都没有。

  吏部也不傻,安排官员就任地方的时候,会刻意打散这些同乡,避免他们勾连。

  但书院就不一样了。

  像赵辰他们读书的书院,先生得有十几名,学生上百。

  学生都是非富即贵,入学得经过考试,保证学生的水平都在平均线以上。

  这些学生入朝为官的比例是很高的,会形成一个天然的利益集团。

  他们的影响范围也很大,不仅仅是同窗的相互关系,等踏上仕途,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同一个书院出来的,同窗的长辈,先生们的旧友等等,能够攀扯的关系多了去了。

  只要善于经营,“蜘蛛丝”可以不断加强。

  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党争。

  作为皇帝,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以皇帝的权势,对付单个的臣子,绝对是碾压。

  但皇帝要对付一群团结起来的臣子,胜负真的不好说。

  赵骅摇摇头:“米家的家风是可以的,应该不会乱教一些东西。可保不齐有些人……你也知道的,总有那些读了两本书,就觉得自己拥有经天纬地之才,针砭时弊到脑子都坏掉的。”顿了顿,“泰川书院的山长,是米尚书的妻家的族人。”

  这关系,肯定说不上近,但非要攀扯起来,倒也算不上远。

  同一辈的学子之间,交流是很多的。

  说不定米尚书的婚事,还是因为这位族人的牵线搭桥。

  具体能不能牵扯上,得看陛下的意思。

  赵王氏向来看不惯官场上的这些事情,私底下说话也没什么顾忌:“不就是觉得米家这棵树太大了,挡了光,找个由头剪掉点枝条?”

  赵骅到底在官场上浸淫多年:“没那么简单。现在米尚书上书致仕,陛下没答应。陛下要是答应了,那这件事情就算是过了。米尚书的年纪毕竟也差不多了,回老家还能过几年清闲日子。”

  换做别的皇帝,不答应老臣退休,可能是真不在意。但顾潥这种疑心病很重的皇帝,没这种可能性。

  所以,皇帝的意思不是修剪枝条,而是想要砍树。

  要他说,米尚书已经很小心了。

  他亲家公米诏,现在还是个从五品,都是米尚书压着的结果,就是担心树大招风。

  现在看来,真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当然有可能朝中事务多,或者再来一些别的大事情,顾潥说不定就顾不上针对米家了。

  赵骅特意叮嘱赵淩:“陛下面前,对米家的事情一个字都不要说,知道吗?”

  多说多错。

  现在的一切不过只是他们的猜想。

  包括让两个孩子提前完婚,也只是防患未然。

  万一米家真的有什么不好,米姑娘已经出嫁,那就是赵家人,可以免受牵连。

  至于赵家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多少会有一点,但不多。

  刚好这几年赵骅一直想压一压,甚至想找借口回老家待几年。

  以他对陛下的了解,这位的疑心病时好时坏的,他手头又给陛下经手了太多不好说的银钱和物资,掌握的秘密太多,就怕什么时候陛下疑心病发作,直接把他给咔嚓了。

  像这样因为儿女亲事受到点连累,程度刚刚好。

  “知道。”赵淩就问,“那我是不是把小院让给三哥?我搬去新宅?”

  赵王氏没好气:“搬搬搬!你搬去对面还是归我管!”又说,“你这几天早点回家,家里两场婚事,我怎么忙得过来?”

  赵骅这时候很机灵:“我也早点回家帮忙。儿子娶妻,女儿出嫁,都是大事。”

  赵王氏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各种成亲的东西了。

  现在赵辰成亲的时间虽然提前了两年,但大件的东西都有,就是要把院子重新修一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