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禾算算时间:“应该得再过几天。他们路上可能会慢一点。”
没想到他话刚落,就有小厮过来说常威他们到了。
常威和梓萱风尘仆仆,青州那边米家女眷老少得有将近二十个,也全都一副疲惫的模样,精神倒是看着不错,并没有多少惶恐不安。
常威说道:“怕出意外,一路昼夜兼程赶路。”
米家女眷毕竟是犯官家眷,还是圣旨写明了要罚入教坊司的,属于罪奴,正经入了贱籍的。
太子的人马护着也不能太明目张胆,不然成儿子和老子对着干了。
京畿这一块,天子脚下有些人多少顾忌着点。
青州离得远,不讲究的人家就多了。
常威和梓萱这一路没跟人正面对抗,暗地里的小门道可不少,多亏了太子的人马引走一些难缠的角色,才能一路这么顺利。
夫妻俩吃过饭后,把一路的情况简单说了说,听得赵家和米家人都感到其中的暗潮汹涌。
赵王氏说道:“你们俩赶紧洗个澡去休息。”又对刚到的米家女眷们说道,“这一路没少担惊受怕吧?”
米家二房三房的女眷们其实和大房这边不算熟悉,但在这种时候,能够和一家人在一起,尤其是米家老太太在,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心神都定了下来。
听到赵王氏这么说,她们赶紧说道:“没有。这一路多亏了常威和梓萱照顾。”
本来以为米家树倒猢狲散。
她们夫君平日里的学生们不说帮忙了,能装不认识的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更多的是为了保全自身过来落井下石的。
所谓患难见真情,她们算是看出来了。
没想到远在京城的太子和大房长孙的小同窗会出手帮忙。
这小同窗……
米家二房和三房的女眷们打量着榻上快被猫猫狗狗淹没的少年郎,感觉是真小。
等她们被米大夫人带出去熟悉环境的时候,忍不住打听:“赵四郎多大了?瞧着是不是还没有我们家雪柳大。”
雪柳是米家三房的姑娘,今年十一岁,长得个子高挑,哪怕经历了那么大的变故和长途赶路,稍微有些憔悴,依旧明眸皓齿,已经能够瞧出是个美人胚子。
“赵四郎今年十四。”米大夫人看着瞧着无忧无虑的侄女,在内心叹气。
要是他们家没出这档子事,她倒是可以说和,可惜……
米三夫人想到刚才长相堪称漂亮的少年郎,再看看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女儿,心里有了更多计较。
眼看着当夫妻是不成了,可要是把女儿送去给赵淩当个身边人,也未尝不可。
两人岁数相当郎才女貌的,也算相配。
再说他们家这情况,现在虽然安全无虞,可谁知道家里还能不能够恢复以往的光景?
就算能恢复,又是什么时候?
女儿的婚事是肯定耽搁了。
倒不如趁早做个打算,也算是有个庇佑。
赵家家风好,肯定不至于苛待他家姑娘。
赵淩不知道米三夫人的计较,只以为又多几个妹妹,带着一起满庄子玩。
赵婉蓉本来对自己四哥抢了她小狗还生气,等玩开了就不气了,拉着赵淩要把她扎在纸鸢放上天。
“你咋不上天?”赵淩满脸无语。
就算他给自己的小狗起名叫宇树,他妹妹也不叫大疆!
赵婉蓉嘿嘿笑着摇他袖子:“这不就是上不了天,才找你帮忙想法子的嘛。四哥你这么厉害,一定有办法的吧?”
“不,我没有!我一点都不厉害!”赵淩否认三连。
就算他勉强能把热气球或者滑翔伞整出来,那两样东西也是有很大危险性的好不好?
与其整这些东西,还不如期待一下雷奥那多能不能把橡胶树给整过来,或者发现橡胶树。
有了橡胶,他就可以搞很多事情。
赵淩怕赵婉蓉再想一些离谱到甚至离奇的主意,牵过身边漂亮的白马:“来,哥牵着你遛几圈。”
赵婉蓉顿时眼睛亮晶晶的,整理了一下自己一身崭新的月牙白点缀了一点点粉色花瓣的骑装,面容严肃地回忆了一下上马的动作,认认真真翻身、再翻身、再再翻身,被赵淩轻轻托了一把上了马。
白马表示情绪稳定。
米家姑娘们看着赵淩牵着马引着妹妹走,耐心指点她骑马的要点,就觉得十分羡慕。
家中兄长都比较严肃,活泼一点的也不会这么跟姐妹们玩。
想到生死未卜的父兄们,她们的心情难免沉重。
赵婉蓉走了一会儿,换米家姑娘们骑马体验。
赵淩还是牵着马,控制着速度,教她们基础的骑马姿势。
米三夫人远远看着,更加觉得赵淩是真好。
可惜这会儿两人年岁都还太小了点。
更可惜的是,赵淩在庄上待了三天就走了,米三夫人实际见到的就不到两天:“四郎这么快就回城了?”
赵王氏笑着解释:“那孩子功课得让先生盯着,瞧他这三天,笔都没碰一下。”
赵辰提起赵淩的功课也感慨:“太子伴读不好当啊。今年休息时间已经算是长的了,往年就只有一天,出来玩,都不能再外面过夜。”
米大夫人想起自己同样太子伴读的儿子米希,勉强扯起一抹笑:“太子仁义。”
不管皇帝的态度如何,至少太子殿下并没有把他们米家赶尽杀绝的意思。
只要熬到太子登基,他们米家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米希的才学必不可能被埋没。
赵辰本来就是随口这么一说,结果戳到了自己岳母的伤心处,立马上前撒娇卖乖。
赵王氏看得眼疼。
这儿子不能要了。
她还是回去看看米夫人她们的教案吧。
给庄上的人教书,不能跟她之前正经学四书五经那一套来,倒是比较适合她做姑娘的时候,女夫子教的那种。
她想想是不是重新编一套更加实用的启蒙书。
她先写着看看,等回去再问问淩儿的意见。
她脑子里一边想着,就忍不住笑。
天天被赵淩说她能考状元,她还真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都想着编书了。
等过了几天,赵淩等到赵王氏编写的大纲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赵王氏见他没反应,还以为自己的想法不太对:“怎么了?我想着编一套新书,是不是太狂妄了?”
赵淩咽了咽口水,看向自己的嫡母,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冠,非常郑重地说道:“母亲,您可以更有自信亿点。您在做非常厉害且正确的事情。”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普及。
其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扫盲。
读书可以明智。
现在的社会全面扫盲是不可能的,但让一部分人掌握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程度的知识水平,努力一下不是没可能。
赵王氏编纂的大纲中,精心筛选了常用字,以白话的形式来解释和表达,并且进行了断句,大大降低了认字的门槛。
算数的教学更是简单实用,就教两个方向,一个算账,另外一个就是计算尺寸、重量,并且加入了算盘的教学。
主打一个学了就能用。
赵王氏得到了他的肯定,不由得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当然很厉害。”
今天休沐,赵骅见妻子的马车从庄上回来,下人们把东西都搬完了,马都洗完了,就没见自己妻子的踪影,问了人,才知道赵王氏一回家就先去了新宅。
赵骅摸摸自己下巴,有些自我怀疑。
难不成是他老了,没魅力了?
说好的小别胜新婚呢?
神都的贵女贵妇人们……行事不羁的不在少数,难不成他夫人也?
不不不,他夫人不是那样的人,家里一群姑娘小子们的事情都忙不过来。
等过一阵赵厦应该就要去地方赴任,在此之前还得回乡,赵王氏得帮忙操持许多事情;米家的女眷们加起来得有三十几口人,肯定也是一堆事情;赵王氏需要忙的事情那么多,哪有空去忙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