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_作者:枫香(358)

2025-05-12 评论

  这点罗知府可以理解:“那你现在就写信,让人过来。”

  赵淩下意识就想去拿纸笔写信,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我不写!”

  他现在又不是被布置功课的小朋友了,为什么还要那么听话?

  说不写就不写!

  罗知府就放软了态度,苦口婆心地劝说:“你看看南龙州的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神都新城那儿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钱起码两贯,南龙州的同样工作的工人,一个月工钱只有几百文。矿产探明后,开采挖矿也不是什么好活,但好歹能给百姓们一口饭吃。你要做的只是往神都写一封信,这还不愿意吗?”

  赵淩斜眼看他:“这是一封信的事情吗?你自己也说了要钱要人要技术要器械,现在专业人才多稀缺,你那么多‘听说’,怎么没听说到呢?”

  这方面的人才还真就只能大学来培养。

  甚至都不是大学能够培养的。

  得工部牵头成立专项小组,直接拉有经验的各路人,一起边学习边研究边培养专业人才。

  他还指着搞柴油发动机呢。

  罗知府当然听说了,但不就是因为听说了稀缺性,才找的赵淩吗?

  真要这么容易搞到手,他自己就去谋划了,哪里还用得着赵淩?

  罗知府见赵淩这幅样子,只能先把开矿的事情按下:“那土豆和番薯给我。”

  赵淩骂骂咧咧:“这两样现在才刚在琉璃宫里种一茬呢,今年年初才刚移到皇庄上去。”在南龙州都那么消息灵通,“土豆不行,土豆现在产量太低了,等司农寺的改良一下品种再说。番薯可以给你搞点。”

  他也是被刻板印象给坑了,印象中土豆就是特别高产的粮食作物,对土豆抱有极大的期待,没想到现在的土豆个头又小,产量又低。

  番薯还行,虽然产量也不高,但番薯繁殖用茎就行,番薯叶还能吃,用作饲料也不错,关键是他的空间也刷新出了番薯,等他悄咪咪搞一波,就能稳稳提高产量。

  罗知府知道这两样新作物,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只看到玉米珠玉在前,就觉得土豆和番薯的表现必然也不差,没想到还能有转折。

  听赵淩这么说,觉得勉强可以接受,拿了纸笔过来,自己开始写下赵淩答应的条件,确定细节:“给多少亩的种苗?什么时候给?我这儿种地不怎么挑日子,你尽快给我弄来。我规划了试验田。番薯都来了,顺带搞点土豆来,我这儿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说不定土豆就适应南龙这边的气候呢?”

  “我可以写信,但给不给的看司农寺。我现在不在户部,管不了那么多。”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而已。

  罗知府不管,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得飞快,字还特别工整好看:“你不在户部,你爹不是还在户部嘛。”

  想当初,他侄子和赵淩同科,还想着跟赵骅争胜负。

  现在,赵骅已经是户部尚书,赵淩都已经是吏部侍郎了,反观他只能当个知府了。

  等着,他在南龙州好好发展,做出成绩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他重返神都,必将……算了,他回去也顶多是官复原职,还得在姓赵的手底下讨生活。

  土豆和番薯的内容还没写完,他已经开始说起水果罐头的事情:“罐头厂绝对要建。”

  赵淩:“……先把琉璃厂建起来再说。你怎么到现在琉璃厂还没建起来?”

  琉璃的特性注定了不方便长途运输,最好都是尽量在当地生产。

  对于高官们来说,琉璃的原材料不算什么秘密,也比较容易获得。

  而且琉璃作坊发展较早,各方面人才储备也比较充足。

  罗知府可不是青州知府那样朝中无人的地方官员,要点人来造个琉璃厂能有什么难度?

  罗知府说出自己的难处:“没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过去三年时间在南龙州搞了那么多作坊,建设了那么多基础教育,甚至进行了一部分城市基础建设,资金已经是他豁出去自己这张老脸,甚至自己掏钱贴补的结果。

  他干了那么多年户部,当然不可能真的那么清廉。

  但想要靠着他一个人的力量来发展一个州?

  他又不是赵淩,哪来那么多钱?

  说起自掏腰包这个事情,还得怪赵淩。

  都怪这小子有事没事就抄家,他当初被贬官,生怕这小子想起来也给他抄家,想到赵骅这些年没少拿钱给慈幼院之类的地方,就照着做,希望上面能够看到他的诚意——不用抄家,他自己掏钱!

  赵淩倒是没想到这茬,听到罗知府的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还真是:“你出个预算,我给你批。”

  罗知府斜眼:“刚才还说自己不在户部,这会儿倒是能给我批琉璃厂了?”

  “这是工部的事情。我是工部郎中。”

  罗知府吃惊:“你这个工部郎中的职还没被革掉呢?景尚书嚷嚷了这么些年……”敢情是雷声大雨点小。

  赵淩哼哼:“我又没犯错,干嘛革我的职?我就是一个人拿三份俸禄,怎么了?”

  吏部侍郎一份,工部郎中一份,还有兴业侯的一份。

  罗知府羡慕嫉妒恨。

  这臭小子,光是俸禄就比别人贪墨的还多,更别说还有宫中逢年过节,不逢年不过节时候的各种赏赐。

  赵淩瞟了他一眼:“不是我说你,眼皮子不要太浅,什么钱都敢收,还真以为陛下不知道呢?”

  罗知府一听,顿时后背冷汗都冒了出来:“陛下知道?”

  赵淩听他这么反问,很惊讶:“你以为你跟薛大叔的事情谁不知道?我都知道了,你猜我怎么知道的?”

  罗知府这一下,手一抖,笔都差点握不住,赶紧放在笔架上,好悬想起来在赵淩面前还是得撑一撑:“什么薛大叔?薛侍……薛知府比你大不了几岁。”

  “哦。那他长得比较着急,不像我青春永驻~”

  罗知府看他的脸,还真是。

  肯定不能说青春永驻,但如今三十多岁的人,跟二十来岁的时候比,看不出什么变化。

  罗知府好歹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坐了一下就缓了过来。

  陛下知道不知道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并没有因为他贪墨收拾他,收拾他的主要原因是他在朝廷很忙的时候还闹幺蛾子。

  那时候,明明他只要认真表现,户部尚书的位置很可能就是他的。

  毕竟他是左侍郎,还干了十几二十年,很有希望更进一步。

  哪怕现在赵骅回来,暂代过尚书,和没暂代过尚书,能一样吗?

  瞧瞧赵淩就知道了。

  赵淩不搭理他的小心思,让他赶紧写预算,自己带着夫人和侄女出去考察。

  转了几圈之后,赵淩回来跟朝廷写信。

  罗知府好奇他写的什么,赵淩不给他看:“不告诉你。”

  罗知府顿时气结:“你悄咪咪弹劾我?”

  “你又没犯错,我弹劾你干嘛?”他又不是言官,他是权臣。

  有事情他直接干了,弹劾什么?多此一举。

  南龙州府里的人一部分是罗知府从神都带来的,一部分是他到了南龙州之后培养起来的,对自己顶头上司和赵淩这位吏部侍郎兼巡察使的相处模式很是好奇。

  怎么感觉不太像上下级,也不太像长辈和晚辈,很熟悉,又不算亲近。

  总之,怪怪的。

  赵淩并没有在南龙州待很久,等到第一批里办的吏员到位,盯着又做了一番岗前培训,看他们都训练合格之后就走了。

  期间他也没一直待在南龙州,而是更多的往黑龙州跑。

  从人情上来讲,黑龙州的知府赵厦是他的大堂哥。

  从经济角度来讲,黑龙港的位置距离神都更近,交通更加便利,新增的水田每年产出大量的稻谷和渔获,投资回报率更高。

  赵淩给南龙州资源不少,给黑龙州的资源只会更多。

  赵淩返程的时候,又在黑龙港停留了两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