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闻言,立即摇头,“不是,就是约好了的。”
“跟他约好了,才跟你说不能一起来。”
倒是实诚,还是好朋友。
姜宁看他俩紧张的模样,装模作样了一会儿,察觉卫长昀出来,终于笑出声,没装下去。
卫长昀把包好的书放到怀里,见赵秋和王子书还没反应过来,无奈地摇摇头,“刚才在街上,我们远远就看到你们了,只是不确定,才没叫你们。”
赵秋一下明白过来,姜宁是在故意逗自己玩,脸色涨红,“宁哥儿,你是要吓死我!”
姜宁走过去,“你才是要吓死我,刚才在街头,我差点叫出声。”
“那我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而且——”赵秋看向王子书,“他很烦人。”
王子书一头雾水,“……”
他烦吗?
“他烦你还跟他一起?”姜宁一眼看出赵秋在害羞,戏谑道:“那你跟我们一起走,让他自己买书去。”
王子书一听,忙道:“哎!等一下,秋哥儿跟我一起的,姜宁你——卫长昀,你管管啊!”
卫长昀正在拿背篓,倏地听到自己名字,“家里一向是他做主。”
言下之意,我管不了。
王子书急得都要冒汗了,只能盯着赵秋看。
赵秋抿唇,一边是好朋友,一边是心上人,为难得都要冒烟了。
“逗你们的,选书吧,选完了一块去易安楼。”姜宁好心放过一堆刚恋爱的小情侣,“苗哥儿今日不知道在不在,要是在的话,年前还能再见一面。”
后面小半个月的时间,应当是见不了了。
至于拜年,那也有些远。
“我马上就去拿书,之前跟纪先生说过的,给我留着呢。”王子书生怕姜宁反悔,直接去了里屋。
卫长昀站在一旁,看姜宁和赵秋说小话,眼尾弯了弯,笑意更明显。
亏得赵秋和王子书心眼子浅,不然哪能让姜宁给这般打趣。
不过,这个冬日倒是一切都很好。
第104章
“砰”一声响,杯子被重重放到桌上。
桌旁其他人吓一跳,伸出去的筷子蹲在半空,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夹菜。
顾苗盯着赵秋,哼了声,“秋哥儿,你也太不实诚了,我们关系这么好,你跟姓王的小子情投意合还瞒着我们,下次我再也不给你留着五香糕了。”
其他人一听这威胁,跟五岁小孩似的,立即该干什么干什么,让他俩自己去掰扯。
顾今南悄悄叹气,拉了一下顾苗的衣袖,“阿爹,你这样说对我都不管用了。”
小孩子要自律,是父亲说的。
顾苗敲了一下他额头,“不许装老成,别跟你爹学。”
赵秋放下筷子,好声哄道:“对我管用的。”
顾苗满意一笑,瞥向王子书,“愣头青一个,听说还为了学业消失了三天,以后你要是欺负秋哥儿,我可不放过你。”
“你们私塾的严先生,我可熟得很。”
王子书忙点头,生怕慢一会儿就又成为众矢之的。
“苗哥儿。”赵秋低声道:“他不会欺负我的,我也不会让他欺负。”
顾苗“啧啧”两声,摇了摇头,“这就开始护短了啊。”
一句逗趣的话,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今天来易安楼,是碰巧都赶上了,全都在,所以才能在年前聚一块。
年龄相仿,最大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
又相识不少时日,说话间气氛融洽,一句话接一句话,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姜宁和卫长昀打算搬到镇上的事。
“上次你们想去看的宅子,看了吗?”顾苗问道:“要是没看到,要不先把订金交了,反正能退。”
沈明尧也赞同顾苗的主意,“那宅子位置不错,而且你们要在前面摆小吃摊,或者开个小店都方便。”
宅子好,想买的人就多。
永安镇虽然没有多少人家,而且周边村落上来买宅子的少,可也有一些人家想多买一处宅子,给小辈分家了用。
赵秋和王子书没发表意见,不过吃着东西,听见了也抬头。
“上回看过了,钱也交了一些,等着开年后去把地契和房契,还有户给过了。”
姜宁解释说:“没想到买宅子也要不少手续。”
他之前都不知道买宅子这么麻烦,还以为一手交房契、地契就好,没想到还得从官府那边走一趟。
不过也好,衙门那边过一道,日后要人反悔,或者家里犯浑上门闹,说什么没卖、不知情,也有个凭证。
花大钱的事,不能马虎过去。
“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搬?要不要我们帮忙,有车的话,会方便一些。”
顾苗听完,看姜宁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崇拜,“宁哥儿,你可真厉害,事情不声不响就办妥了。”
姜宁失笑,“这不得多亏了你之前帮我找的宅子,要不是有那个清单,我也不能这么快定下来。”
“我家驴车也能拉东西,要是顾苗哥和沈大哥家的马车一起,那能少跑两趟。”
王子书说了一句,“还是你们打算一点一点搬?”
闻言赵秋也好奇地看姜宁和卫长昀,视线来回扫了一圈,觉得王子书猜对了。
姜宁和他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我们是打算一点点搬,不那么大张旗鼓的了。”
“嗯,等过完年,每次到镇上时收拾一些。”卫长昀接过话,“到时搬好了,再请大家到家里来做客。”
“也好,不过大件的东西总是要用车的,要用的时候你们一定得说。”
顾苗不强求,却有些好奇,“你们是怕村里人说闲话吗?”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齐齐摇头。
搬家这事儿,旁人要说闲话他们也堵不住那些人的嘴。
一是人都走了,村里人很快就会发现,瞒不住的。二是他们也没打算瞒,只是分批搬东西会轻松些。
顾苗点点头,“我想也是。”
在易安楼待到了未时三刻,他们四人便跟顾苗、沈明尧一家三口道别。
回去的路上,四个人说起了过年的事。
“上元节那天,我们一起去灯会?”赵秋虽性格内秀,却还是贪玩的年纪。
每次过年都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家里人不用出去干活,都在家里,热闹又舒服。
王子书一听,立即答应,“那我吃过饭就去叫你。”
“宁哥儿,你们呢?”赵秋点下头,问道:“还是你们有其他的事?”
姜宁一句话差点没憋住,说出村里还有上元节灯会啊,好险咽了回去。
“去啊,不过今年在哪啊?”
他话音刚落,旁边卫长昀的嘴角便弯了弯。
姜宁余光扫过去,有点想给人胳膊一拳。
自从他们俩坦白之后,一到这种时候,卫长昀就一副要笑不笑的模样。
讨嫌。
“就在咱们村和大河村中间那个坝子,说是要搞一些集市,什么小玩意都有。”
赵秋说着,朝王子书看了眼,“是吧?”
王子书心思都在他身上,一问就答了,“嗯。”
上元节灯会集市,听上去怪有意思的。
姜宁答应下来,约好了上元节那天,一块去灯会上玩。
-
腊月十二,又下了一场雪,天变得更冷了。
前两日腌好腊肉和腊肠,得挂进棚子里,用松树枝熏着,大概得熏五天。
姜宁和卫长昀弯着腰,把肉都挂到横在棚子顶的木棍上,就往棚子里放松树枝。
熏腊肉不能用明火,有一点火星烧着就成,那样烟大,才能把肉熏出味道。
朱红看他们忙进忙出的,又担心着凉,只能烧着水,等他们忙完了能喝一口,或者泡泡手。
姜宁拍掉袖子上的灰,十分庆幸之前让朱红改了两双袖套出来,不然这一身衣服,穿这几天就得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