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15)

2025-07-26 评论

  原来不是冲着他来的,是冲着卫长昀来的。

  想想倒不难理解,在大家眼里,读书人就是做大事的,以后不是秀才就是举人,万一考个状元,那就鸡犬升天。

  可不得使劲儿巴结么。

  卫长昀从没见过姜家的人,尤其是连丧礼都不来,他实在是瞧不上姜家的人。

  听姜富贵跟自己套近乎,下意识皱起眉。

  姜宁立即看出卫长昀的厌恶,轻轻扯了扯他袖子,接过话头,“这不今天赶集吗?小小这几天不舒服,我怕耽误了来镇上抓点药,正好给二郎送些换洗的衣服。”

  姜富贵一听卫家那对龙凤胎生病了,表情立马变了,“那不得花钱啊?随便挖点药吃吃得了,小孩子生病是正常的事。”

  他瞥眼卫长昀,“你嫁人,阿娘给你塞了二十文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还不够啊。”

  姜宁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正常个鬼,看你脑子就是小时候病了才坏的。

  “那是阿娘心疼我,给我防身的。”姜宁一脸踌躇,“病了还是得问大夫,大哥你来集上买东西,身上的钱——”

  姜富贵大惊失色,后退了一步,“钱什么钱,哪来的钱!”

  姜宁睁大眼,一副失落的模样,“我只是担心一会儿去药堂问了……大哥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咱家哪有钱,我买什么东西?是来给爹买药的。”姜富贵信口胡诌了个理由,嘴角的油都没抹干净。

  姜宁“哎”了声,刚想再说,姜富贵立即推脱有事,急匆匆地走了。

  “大哥,你这就走了?不跟家里去坐坐?”姜宁伸长脖子喊了一声,结果姜富贵跑得更快。

  等人走到人群里看不见,姜宁才收回视线,抬了抬下巴。

  就这样还敢来占便宜,跟卫长昀套近乎,脑子是怎不够使的。

  “走吧,吃豆花面去。”姜宁拍拍手,回头跟卫长昀说。

  一转头,就见卫长昀脸上表情十分精彩地看着他,像是惊讶,又像是佩服。

  姜宁:“……”

  糟糕,不会是演过头了吧。

  “前面转过去就是面摊。”卫长昀指了下路口,“肉铺离这里也不远,回去时要记得买油布。”

  “油布是不是比油纸要好一些?”姜宁尴尬地摸了摸鼻尖,幸好卫长昀情商不低。

  问:“那买这个好了,耐用。”

  家里用的东西,买便宜的只能省一时,要贵得不多,那还是要买质量好点的。

  不然用不了多久又坏了,还平白多花钱。

  “结实一些。”卫长昀说。

  他俩说话间,已经走到了面摊外。

  永安镇只有两家大点的酒楼,一家客栈,其他小铺子倒是不少,面馆、包子铺这些。

  姜宁忙了一早上,一闻到面香,觉得自己能吃下两碗面。

  “这儿有什么面?”姜宁习惯地想找菜单,结果桌上只有一只茶壶,尴尬地问卫长昀。

  “豆花面、葱油面和打卤面。”卫长昀翻了杯子,倒了两杯茶,“才开春,卤子应该是笋。”

  打卤面?

  姜宁眨了眨眼,这不是北方爱吃的,他们这儿可少听说。

  羊肉面、牛肉面、辣鸡面跟豌杂面他都吃过,街上卖得也多,打卤面一次都没吃过。

  “听阿肆说,老板祖上是北方迁过来的。”卫长昀解释道:“他家的面劲道。”

  姜宁明白地点点头,捧着杯子喝了口茶,嗓子可算舒服了不少,“阿肆是你同窗?”

  卫长昀“嗯”了声,道:“他家在镇上,卖豆腐的。”

  阿肆。

  在私塾里有要好的朋友,那是好事。

  姜宁心里暗暗想,他还担心以卫长昀的性子,独来独往,太过不近人情。

  现在能叫人家“阿肆”,那关系肯定好。

  老板煮完两碗面,回头问他俩要什么,一听要两碗打卤面,高声应了好,开始往锅里下面。

  姜宁想尝个鲜,一闻到香味,肚子里的馋虫直叫唤。

  两碗面很快上桌,山里挖的鲜笋被做成了卤子,口感嫩脆又不腻,和面拌在一块,一口下去,完全不觉得面腻。

  姜宁拿着筷子,胡乱擦擦,呼哧呼哧吃了起来。

  卫长昀吃香并不急,一半是因为性子沉稳,另一半是私塾里大家都吃得不快。

  他看姜宁吃得这么香,食欲被勾起来,干脆也埋头吃。

  “这老板手艺真不错,我不怎么喜欢吃面都觉得好吃。”姜宁是典型的米饭胃,一点接受不了面当主食,偶尔一顿还行。

  “嫂嫂要是喜欢,下回赶集可以再来。”

  卫长昀想得简单,姜宁现在是家里最年长的人,又是能赚钱的人,想吃面就得让他吃。

  姜宁擦了嘴,手撑着脸,“什么东西都不能接着吃,容易腻。”

  卫长昀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和土豆片一样?”

  姜宁笑起来,觉得卫长昀果然还是个小孩,“差不多吧。”

  不知怎么,卫长昀从他话里听出了几丝敷衍,就像对小小、小宝他们说话似的。

  卫长昀往街上看去,左右扫了一圈,“刚才姜家大哥的事,不要紧吗?”

  姜宁哪想到他还惦记这个,“短时间肯定不会往我们家里来了,毕竟一听家里有人生病,就知道得花钱,还是不知道底的数,谁会愿意沾呢。”

  旁人或许还能正常往来,但姜家那些个人一定不会,肯定躲远远的。

  不过卫长昀一说,姜宁倒想起一事,刚才光顾着吓走姜富贵,他一时忘了。

  姜宁的阿娘是个怯弱的人,性子绵软、不擅言辞,嫁给姜大志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哥儿,大半辈子都在操劳。

  姜宁在家时还能帮她干点活,现在只剩她一个人,怕是更累了。

  就这么一个人,姜宁出嫁时,还悄悄塞了二十文给他,生怕他连个防身的钱都没有。

  他得找个机会,打听打听。

  至少得知道他阿娘过得怎么样。

  卫长昀发现姜宁在发呆,喊道:“嫂嫂?”

  姜宁倏地回神,冲他笑了下,“结账吧,去买个三两肉,还有一块豆腐。”

  “买豆腐做什么?”

  “今晚吃番茄豆腐瘦肉煲。”

  大人小孩都能吃的菜,而且下饭又味鲜,汤都能泡几碗饭。

 

 

第12章

  姜宁挣到的第一桶金,一共一百五十文。

  比起那些什么日进斗金、日赚百两的来说,差得远了,但姜宁自己还挺满意的。

  期待放低,才会有意外惊喜。

  再说了,一百五十文按照燕朝的物价换算,也一百五十块了。

  日薪一百五,也挺高的。

  不过这点钱等到家的时候,就只剩下九十文。

  十二文钱吃了两碗面,二十文买了三两肉,五文买了油布,两文买了豆腐。

  要离开时,姜宁自掏腰包,给俩小的买了两块糖。

  从镇上到村里,来回两个时辰的山路,姜宁一到家,强撑着用油布把窗户补了,随便交代了两句,径自回房间休息。

  剩下那九十文,被他放进陶罐,和原来的放一起。

  迷迷瞪瞪地看着空空的陶罐,姜宁把被子往身上一裹,头挨着枕头,失去意识前想,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把陶罐装满。

  “二哥,宁哥哥是不是晕过去了?”小小扒在窗户下边,踮脚伸脖子往里看,“一下就不动了。”

  小宝一听,放下糖凑过去,“好像真的晕了。”

  卫长昀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喂小鸡崽,听他俩回头跟自己说话,一脸担心,停下脚步,往姜宁房间看了眼。

  他比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压低声音,“只是太累了,没有晕过去。”

  小小睁大眼,蹑手蹑脚挪到他旁边,从筐里拿了萝卜菜,“累得睡着了吗?”

  卫长昀“嗯”了声,示意小宝别扒窗户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