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哥儿!”姜宁立即拦住他的话。
什么孩子不孩子的,再说了,要支持自由恋爱,可不兴什么包办婚姻、指腹为婚的。
不对不对,他连“腹”都没呢。
“好了好了,不闹你了。”顾苗笑笑,正色问:“不过姜大志还在潜逃,会不会鱼死网破,干脆来你家闹事,秋哥儿之前可是碰到了。”
“我明白你的担心,只是我们不能因为他,就什么都不做了,每日都在家里关门闭户的。”姜宁解释道:“而且姜大志一定更惜命,不一定会来的。”
“这倒是,要是因为他不做生意,关门闭户,那是得不偿失。”顾苗望着姜宁,难免心疼,“你看你,总是这么忙,我都心疼你了。”
“忙一点才好啊,说明家里生意好。”姜宁笑笑,安慰他,“再说不还有长昀、阿娘他们帮我吗?”
“还有你和秋哥儿,都帮了我很多。”
“那还是得听我的,劳逸结合,赚钱的同时也得养好身体。”顾苗道:“要是身体不好,什么都白搭。”
“好好好,我知道了。”姜宁怕他因为担心自己生气,或者影响身子,连忙答应。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道理他是知道的。
只是如今家里的余粮虽有富余,可未来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总是想要多存一些。
远的不说,卫长昀要是院试中了,成了秀才,是不是得发个红包,或者是请客,还有那些上门报喜、贺喜的人都得发些大小红包。
等到了秋闱,还得去县府,一去也是要半月。
那可是九天三场考试。
“不过明尧这回去考试,我心里也没底,这两日都不敢问他。”顾苗托着脸,“因为我有了,所以爹和娘都留下来,虽然他们不说,但心里肯定是希望能中的。”
过了弱冠之年,还未中秀才,再一等又要两年。
虽说还年轻,可到底是读了多年书,要是等到那时候再考,已经是第四回了,难免蹉跎意志。
“伯父伯母有你这样的孩子,想必亦是心宽的人。”姜宁想了想,“更何况还未放榜,别先灭自己的志气。”
顾苗点点头,“你说得对。”
“不过要是明尧和你家长昀一样,都中了秀才,我就直接在易安楼宴请全镇!”
“那我跟你一起,拼个盘。”
“没问题。”
外面卫长昀和沈明尧坐在客堂,手边是刚泡好的茶。
二人去县府同行,这一路来,关系比之前更亲近一些,算得上是亲近的好友。
“县府那边的消息,怕是得亲自去打听,不然案件众多,怕是兼顾不过来。”
沈明尧道:“你要是觉得不方便,我去问就是。”
“我原本是想今日去问问李捕快,此事是他经手,问他更为稳妥。”卫长昀顿了顿,“不过若是能再托你们问一问,那就麻烦你们了。”
“这有什么好客气的,我和苗苗过来,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沈明尧道;“正好也让他出来走走,不然每日在家中,岳父与岳母看得紧,他差点憋坏了。”
“以他的性子,想来也是在家里待不住的。”卫长昀失笑,“那就让他们多说会儿话,正好难得不用成日温书,我们可以下一盘棋。”
“正好,我也想跟你切磋。”沈明尧点点头,往外看,“不过小宝和姜哥儿没事吧?昨天发生那么大的事。”
“家里事务繁多,他一个人操劳,虽有阿娘帮忙,但还有一双弟妹,我——”
卫长昀从柜子里拿出棋盘,“幸好接下来的时间,能帮衬一些。”
卫长昀心想,若是能中秀才,那往后姜宁开铺子、开店都能有一些便利。
尤其是赋税上,能减轻一些压力,不然食肆的营收还要赋税,亦是不小的压力。
往后姜宁行事,可以以秀才的家属走动,便不会受阻,官府、衙门也更关注。
念及此,卫长昀第一次这么期待考试放榜。
第136章
姜宁的病来得快,去得慢,拖了快五日才彻底好转。
好在没留下什么病根。
家里的食肆再营业,来的人不免有会问上一两句的,没什么恶意,就是邻里街坊,关心关心而已。
卫长昀围着桌子忙前忙后,只要不是非得姜宁亲自做的,这两日都是他在忙。
待到放榜那日,姜宁才彻底好了。
一大早算着放榜的时辰,姜宁就挂了歇业的牌子,拉上卫长昀去榜下等着。
卫长昀看他这样,由着他去。
“怎么对放榜这么感兴趣?”
“公布成绩啊!”姜宁挤进了一个还算前排的位置,“况且我还是第一次看放榜,当然感兴趣。”
“你以前不来看吗?”姜宁忽地好奇问了句。
卫长昀摇头,“不来看。”
“那你倒是按捺得住,我半点不行。”姜宁伸长脖子,“嗳,怎么好多人啊,看来看热闹的不止我一个。”
“这次镇上参考的士子虽不多,但街坊邻里、同窗好友、亲戚朋友都会来看,自然人多起来。”
卫长昀侧身帮姜宁挡住一边的人,“我好像看到沈兄和阿肆了。”
“哎!这里这里!”姜宁扭头看见人,立即招手,又瞥见了赵秋和王子书他们,“秋哥儿!”
几个人好不容易挤到一起,站在墙面前,等着县府过来的官差放榜。
才聊了没几句,就听得街口一声锣鼓喧天的声响,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就见三名官差走来,一人手持锣鼓、一人手持刀剑、一个手捧放榜告示。
三人走来,众人立即开道。
放榜的墙上,依稀还能看到从前的痕迹。
官差站定后,一人面向百姓,拦住众人上前,另外两人将告示铺开挂上。
“今日吉时,院试放榜,祝诸位考生榜上有名,鱼跃龙门,为黔中县扬名!”
官差高声说完,便侧身让开,准备要去此次院试第一名的家中报喜。
姜宁看官差一走,立即拉着卫长昀的手挤进人群,“长昀,快看看你的——”
噫,怎么面前这一堆都没有。
“中了!郎君、郎君,你中了!”沈明尧带来的小厮,兴奋道:“一等第、第三十九名!”
沈明尧一怔,立即看去,果然在一等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忙向其他几个人道:“几位,我先行回家中报喜,岳父岳母和苗哥儿还在等着。”
其他人点点头,都还在找自己的名字。
严肆和王子书挨在一起,把一等从头到尾看了遍,均没有他们的名字,不由得失落。
院试要考中一等才能拿到乡试的参考资格,也就是秀才。
二等只是能入县学读书,要等下一次考试,除非录遗、补录,但那也是少有的机会,多半不会落到他们这样家境的士子身上。
“别灰心啊,二等你们在这儿呢!是、是二十一和三十四,也算不错了,后面还有一溜人、三等那儿也不少!”
赵秋识字,虽不多,但也够用,至少名字和数字是认得的。
拍了拍王子书的胳膊,“这回你可以去县学了,叔叔婶婶一定高兴!”
王子书看着赵秋脸上的笑,“嗯”了声,点点头道:“下一次我会努力的!”
“我相信你。”赵秋任他拉着手,给他使了个眼色,让他看严肆。
王子书见状,看向严肆,“你比我排名还高些,说不定补录有机会,要是没机会,咱俩就到县学去再好好读几年书。”
严肆闻言,失笑道:“嗯,反正还年轻,能上县学也好。”
三人说完,对视一眼,忽地想起怎么没有姜宁和卫长昀的动静,两人挤到哪里去了?
姜宁和卫长昀本来在中间,结果让官差那会儿,直接被挤到了最左边,只能看到三等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