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246)

2025-07-26 评论

  其实他们都知道,尽管还未殿试,可卫长昀能中会元,那殿试一甲三个席位,多半有一个是卫长昀了。

  殿试一甲,便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不论是哪一个,最后都会留在京城里。

 

 

第180章

  会试三年一场,会元更是千里挑一。

  卫长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考生,并非出自大儒、大师门下,师从一个乡野秀才,更无官学经历,竟能力压几千学子,在会试里夺魁,岂能不成佳话。

  放榜当日,便已经有人打听出他的一些事情。

  知晓他在院试就曾拿下第一,乡试亦是名列前茅,便说他少年成才,往后可期。

  外界那些传言、猜测,姜宁和卫长昀压根顾不上,因为上门道贺、送礼的人太多。

  只有第一日躲过去,得了片刻清净,连着四五日,门口和门外的巷子都是陆续来拜访的人。

  各种贺礼、拜帖递上来,全被姜宁和卫长昀回绝。

  更甚者,明知卫长昀已经成亲,还托人来问要不要再娶妻,不介意他已经有家室。

  听得坐在院子里的姜宁大为吃惊,然后摇摇头,可算是知道卫长昀为何从前无人说亲了。

  大抵是村里和镇上的人,还是太保守,不如京城开放。

  卫长昀无奈,表示自己成亲一年余,且心里只有姜宁这一位夫郎,无处也无心与其他人相处,那些说亲的才作罢。

  然而那些想送礼的依旧拦不住,每日都差人送来,他们又找人送回去。

  这么忙了好些天,东西是一点不敢收,光赚了一顿累。

  直至卫长昀写了一张闭门不见客的帖子,贴在大门上,那些人才终于消停了。

  耽搁了几日,距离会试放榜已过去七八日。

  难得耳边清净,又春光明媚,姜宁拿着刚晒了两天的豆子在那里捡。

  坏的挑出来,好的等晒干了就可以有大用处。

  姜宁坐在石桌旁,叹了口气,“总算消停了,再这么下去,我都想在门外再写一条,屋内无人。”

  卫长昀关上门,走回桌旁,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有没有不舒服?”

  姜宁眨眼,仰起头看他,“没有。”

  “不过我们都说了不见客,你得准备殿试,这些人怎么还来?不怕我们直接赶人啊。”

  卫长昀坐下来帮他,“只是差人来试一试也没什么要紧的,你看来的都是小厮、管家或者掌柜,被拒之门外,也不丢脸面。”

  哪怕是再富贵的人家,家里小厮、管家和掌柜,也并非是人人都认得。

  吃了闭门羹,丢人也不要紧。

  再者,是被会元拒之门外,似乎也不丢人。

  姜宁一想也是,便点点头。

  卫长昀见竹筛里的豆子被姜宁捡得差不多,看看时辰,打算去厨房先把饭蒸上,再做几道合姜宁胃口的菜。

  趁着还未有大夫说的其他反应时,能吃就吃,把身子养好一些。

  才刚起身,门口便传来一阵敲门声。

  俩人对视一眼,姜宁无奈地笑了声,卫长昀则皱起了眉,走到门口。

  “家中不见客,阁下还是——”卫长昀话说一半,看清外面的人,顿时愣了愣。

  “聂大哥?”

  聂丛文左顾右盼,仿佛在躲什么人似的,尴尬朝他笑了笑,伸手抵在门上,飞快挤了进去。

  关门时还探头往外看了眼,不让卫长昀关,特别积极地把门关上,松了口气。

  坐着的姜宁发现是聂丛文,不由怔住,不明就里问道:“聂大哥,你这偷偷摸摸的样子,做贼还是防贼啊?”

  “难道有人在背后追你不成。”

  聂丛文不好意思地挠头,“不是不是,是这几日到我那里的人太多,我没地方去,干脆来你们这里躲躲。”

  又是一个被上门送礼逼疯的。

  不过这榜下捉婿,历来都有,像这样的都算客气,那些直接拿红绸把人绑回家,才是真厉害。

  “那么多人去你哪了,难道给你说亲去了?”姜宁眼明心亮,从会试结束那天就看出温安臣对聂丛文心意,不由打趣道:“那不是挺好,长昀和沈大哥是成了亲,不能始乱终弃,你这又未婚配,也没定亲,怎么不相看相看。”

  跟着走来的卫长昀闻言,看了看姜宁,忍不住摇了摇头。

  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是一贯爱逗人。

  聂丛文一听,连忙道:“我的好兄弟,你可别乱说,万一让人听到,那我就完了。”

  “这院子里也没别人,你这担的什么心?”姜宁笑道:“再说了,你也没心上人,还怕我们去告状啊?”

  “我——”

  聂丛文语塞,“谁说我没有心上人的,万一我有了呢。”

  这下不只姜宁惊讶,端着茶过来的卫长昀也是一愣。

  两人对视一眼,没明白聂丛文的意思。

  这是有了还是没有?

  听着像是木头开了窍,但只开了一半。

  “不说这个了,你们呢?这几日是不是也被烦透了。”聂丛文看他俩眼神,立即转移话题道:“我来的时候,看见几个人拎着东西出去,一看便是来寻你们的。”

  “自是一样。”姜宁点头,把被虫咬的豆子放到篓子里,“这两日已经少了许多,零星有人来。”

  相比较之前,口径也换了。

  不是什么攀附交情,就是单纯贺喜,顺道沾沾喜气,希望家里小辈日后也能高中。

  但这话听听就算了,压根不能当真。

  真收了东西,往后有什么事,便是百口莫辩。

  “罢了,我先躲一躲。”聂丛文一听,觉得他们也不比自己好到哪儿去,顿觉安慰。

  卫长昀看他无事,便问道:“正好家里要做晚饭,你来得巧,留下与我们一起吃过晚饭再回住处?”

  聂丛文一听,立即看向姜宁,“姜哥儿的手艺便是不赶巧,也得腾出时间过来尝尝。”

  “要你在金陵开酒楼,生意怕是要比太白楼比下去了。”

  太白楼是金陵第一楼,也是天下第一楼。

  传闻是数百年前一位大诗人宿醉于酒楼内,留下几篇佳作,故而掌柜将酒楼改了名。

  这么多年,历经朝代更迭,酒楼仍未受到半点战火牵连,屹立在秦淮河旁,成了天下名楼。

  聂丛文家境殷实,第一次入京赴考时尚且年轻,难免与一帮友人去楼里消遣过。

  要他说,那里的大厨和菜好归好,但和姜宁做的菜比起来,少了一点家常味道。

  美则美矣,失了几分灵气。

  只可惜前一阵他们忙着备考,考完了又诸多事情,加上姜宁有孕,下厨的次数屈指可数。

  姜宁眼睛转了转,看向卫长昀,笑而不语。

  卫长昀看聂丛文一脸期待,直接道:“今日是我做,他累不得。”

  聂丛文:“……”

  他打量着姜宁,发现姜宁在笑,气色也挺好,不由奇怪起来,“姜哥儿,你有哪不舒服?要不要我帮你打听一下大夫。”

  其实他选这个时候来,多少是想蹭饭来的。

  现在蹭不上姜宁做的饭菜,虽有点失落,可还是姜宁身体要紧。

  “长昀做饭也很好吃的,聂大哥正好尝尝。”姜宁看他表情,忍俊不禁,“我并无什么不适,只是有些闻不得油烟味,容易吃不下东西。”

  从前在家做饭,他是厨子,做完了还能吃不少,全仰仗年轻,身体需要补充。

  可如今有了身子,做饭是能做,可做完了便也没胃口,吃不下多少。

  卫长昀发现这一点后,便少得让他进厨房做饭。

  聂丛文挠挠头,打量起卫长昀,“长昀不是自幼读书,还会做饭吗?之前来这儿,要么是你做,要么是一起去外面吃。”

  关于卫长昀会做饭这事,倒不怪聂丛文怀疑。

  一则是来金陵后卫长昀的确少有下厨,一门心思都在备考上。

  二则是聂丛文家境殷实,不说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哪能会做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