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281)

2025-07-26 评论

  卫长昀:“……”

  “太撑的话,靠着椅子坐,让胃缓一缓。”

  姜宁低咳一声,知道是自己自找的,乖乖答应,坐着就不动弹。

  卫小小坐他旁边,拿着扇子给他扇风,“宁哥哥,冰粉是什么啊?水果捞又是什么?”

  她一问,其他人也看过来。

  脸上都写着好奇。

  姜宁哎了声,有些诧异。

  难道他从来没说过吗?

  “冰粉就是一种滑滑软软的东西,夏天加上玫瑰酱、干果碎和红糖水,再来一点冰块,特别好吃。”

  姜宁一想到冰粉的口感,就忍不住遗憾,他实在是想不到能怎么做出来。

  卫小宝听得咽口水,“井里的陶罐能有冰,可以做冰粉吗?”

  赵秋和王子书、朱红虽然好奇,但知道姜宁没做,那就说明暂时还做不出来。

  不然这么多年,姜宁不可能还藏着掖着。

  “暂时做不了。”姜宁不哄他们,照实道:“哪天能做出来,第一碗给你们尝。”

  卫小宝点头,给姜宁杯子里添了水,“好。”

  他现在是大孩子了,要懂事,不能再吵着要吃糖。

  “宁哥儿,明天我和子书出去一趟。”赵秋看向姜宁,“我们打算给家里捎一封信,得去一趟渡口。”

  进京大半个月,除了刚到那天,托人捎口信回去报平安,到今天都还未再写信回去。

  算算时间,这会儿捎回去,下个月中旬能到。

  姜宁笑了笑,“你们有什么事要办,该去就去,记得跟家里说一声就好,不然见不着人,又不知道去哪了,会担心。”

  赵秋:“知道的。”

  “不会让你们担心。”

  王子书起身,把其他人的碗都摞到一起,“你们要不要也写一封回去?”

  “其实,二爷挺惦记你们的。”

  姜宁一怔,下意识往厨房看,不意外地对上卫长昀的目光。

  其实,他们一家人都到了金陵,在镇上和村子里的牵挂少了许多。

  可再少,那也有他们惦记的人。

  朱红会惦记姜富贵、姜万贯,哪怕早就不怎么往来,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卫长昀会想到杨二爷、严肆和私塾里的老师。

  姜宁自己也会想起戚大叔、邻居叔婶,还有村子里帮衬过自家的叔伯婶娘。

  “那我们写了,明天早上给你们,一并带过去。”

  “好啊,我们也不赶最早的时辰,去渡口一日来回够了。”

  -

  申时二刻。

  卫长昀换上官服,准备入宫赴宴。

  坐在一旁的姜宁手里拿了一本书,抬头看着他,“我以为皇上宴请百官是一个虚词,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去,原来真的是百官觐见。”

  卫长昀转过身,理着袖口。

  “往年自是不用我们去,今年特殊,赶上科举,我与齐兄、李兄都要去。”

  姜宁哎了声,好奇道:“所以这个宫宴,实际上也是一个结识人脉的机会。”

  卫长昀不可置否地点头,“嗯。”

  真是弯弯绕绕一堆,想不明白。

  姜宁心里腹诽,打了个哈欠,“那你应该能碰到温公子。”

  “应该是可以。”卫长昀理好袖口,“要是明年,就不一定能碰到。”

  姜宁盯着他领口,招了招手。

  “为什么?”

  卫长昀走过去,弯腰低头凑近,抬起下巴,“因为五品以上官员是在殿内,我们在殿外的御园里。”

  姜宁给他理了理衣领,白皙的手指,在红色的官袍间轻微翻动,“之前是谁说,要努力升官的?”

  “眼下怕是不行,官司缠身。”卫长昀垂了垂眼,“先保住命再说。”

  姜宁瞥他一眼,“你倒是看得开。”

  “跟你学的。”卫长昀等他撤回手,才站直,“惜命。”

  姜宁忍俊不禁,伸手推了他一下,“谁要听你说这些话,赶紧去赴宴吧,卫编修。”

  卫长昀握住他手腕,“夜里别等我,先睡,还不定什么时候能结束。”

  “是说宫宴,还是别的?”姜宁问得直接,“要是宫宴,我便等等,不是的话,那你这不到明早,怕是回不来。”

  卫长昀认真地看他,“我也不知。”

  傅老虽把事情告诉他,可也仅仅是知道。

  去礼部从未带过他,所有信息,他都是从三位老师那里知道。

  “那就祝你此行顺利,夜里回来的话,可能有烧烤等你,要是明早回来,就给你煮一碗猪脚面。”

  姜宁摸摸他脑袋,“去去晦气。”

  卫长昀挑眉,笑而不语,“天底下,也只有你敢这么说了。”

  姜宁不在乎道:“反正只有你知我知,在你面前都不能说真话,那我总不能梦里说吧。”

  “晚上约了谢姐姐,还有苗哥儿他们一起烧烤,可不闲着。”

  “是,一点也不闲着,让我好生羡慕。”

  卫长昀这话倒不是故意说的,而是的确羡慕。

  比起去宫宴上应酬,倒不如在自家院子里,喝酒、吃烧烤、闲聊来得自在。

  小两口一句接一句,腻歪了会儿,卫长昀才终于走出房间,往宫里去。

  -

  入宫赴宴,不是一件轻松事。

  宴会上,不仅有朝廷机要的官吏,上到首辅、尚书、大学士,下到侍郎、寺卿、少卿,还有王公宗室。

  每一个人拎出来,都能掀起不小的风浪。

  碰不到还好,若是碰上了,一句话得在脑子里过三遍,仔细斟酌后才说出口。

  少说多听,是最有简单的应付办法。

  但有时候不得不说,比如上级问话,你是接还是不接?

  不接,得罪人。

  接了也不一定能不得罪。

  连敬酒一事,都有门道在里边。想完全做个透明存在,几乎是不可能。

  其他人都这般,身为新科进士的卫长昀三人,更不可能避得开了。

  卫长昀在宫门口与齐时信、李平峥碰面,一块往宫门里去。

  今日千秋节,城内巡逻严了许多,生怕有人借此闹事。故而宫门处检查较往日也多了几道,身上物件都要一一查验。

  “明年我们应当不用来了吧。”李平峥看眼前面的队伍,悄声道:“突然有些想念馆阁的笔墨味了。”

  齐时信看了一眼四周,“李兄还是小声些。”

  李平峥忍不住笑,“我还以为你又要让我注意分寸,莫要再说这些了。”

  齐时信面露赧然,“我平时会那么说吗?”

  “长昀,你来说,他平时是不是都会说……”李平峥清清嗓子,声音压平了些,“不可妄言,身为朝廷官员,要谨言慎行。”

  齐时信:“……”

  “你性格这般,不让你说,岂不是憋在心里,倒不如偶尔说一说,还好些。”

  卫长昀听他俩唱双簧似的,摇了摇头,神情却露出轻松。

  不管外面的事如何,在馆阁里,能有这二人做同僚,实属撞了好运,都是好相处的。

  三人正说着话,慢悠悠跟着队伍往前走。

  忽地一辆马车过来,不止他们,其他人也看了过去。

  马车停在不远处,几个人从马车里下来,身上都穿着文官的红色朝服。

  卫长昀一眼就认出走在其中的温安臣,太醒目了。

  不过二十七岁的年纪,却已经与身边几位三十五以上的礼部官员同样的品级。

  哪能不显眼呢。

  五品以上的的官员,自然不跟他们走一条道,旁边另有一条道。

  “遥想当年,他一路考入京,还未会试,就已经在天下考生中颇有名气了。”

  齐时信感慨道:“少年得志,当真是有抱负的人。”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们长昀比起他来,那更是不差。”李平峥哼了声,“短短三年,就能连升四级,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