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340)

2025-07-26 评论

  利用自己的病情成为变数,又成为自己制衡各方势力的利刃,明德帝若是身体好些,倒也不至于有这些事。

  “且不说这些事了,再有半月就要过年,你这儿不会除夕还在审犯人吧。”

  姜宁伸手去牵卫长昀的手,晃了晃,又觉得冷,牵着一起缩回斗篷里。

  “……应当不会。”卫长昀低咳一声,“如今案情已经明朗,整理清楚相关案件细节,还有各方的口供,待与刑部沟通后,便可以定案,走结案的程序。”

  姜宁听着听着,不禁一笑,“你受我影响可是越来越大了。”

  卫长昀不明所以,嗯了声,等着他下文。

  姜宁眼波转动,“说话的方式呀,不过我对司法不熟,不然还能帮到你。”

  “你已经帮我良多。”卫长昀摇头,“总不能事事都要依靠你。”

  姜宁笑而不语,只嗯了声。

  卫长昀不与他多聊案子的事,怕他为此担心,觉得困扰,转而说起了过年的事。

  金陵是京城,过年自然是极为热闹的,各种灯会、诗会从除夕到上元节都有,城内百姓可以狂欢到深夜。

  “这回可以全家都出来玩了,酒楼那边只要安排妥当就好。”

  “除夕那日,周庚能不当值吗?”

  “可以啊,之前中秋和重阳,他都在酒楼顶着,除夕该轮到到他了。”

  “嗯,这便好。”

  “放心,除夕那天酒楼只营业到亥时,亥时一到就不再接新客,放大家回去过年。”

  闻言卫长昀一愣,姜宁看他表情,松开他手搓了搓。

  “我们又不是压榨人的地方,虽说酒楼过年营业很正常,但赚钱是为了自己和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不让人回去过年可不行。”姜宁瞥他一眼。

  卫长昀目光落在他手上,指尖被冻得通红。

  往旁边扫了眼,正好看到有人在卖烤红薯,热气腾腾的。

  “难得走回家,一会儿要不要买点李记的酱肉回去?”姜宁正说着话,伞柄忽地塞到手里。

  “你去干什么——”

  “等我会儿。”卫长昀交代一句,低头走出伞下,朝着卖红薯的老伯跑去。

  姜宁怔住,盯着他背影,先是疑惑,等看到他去的方向,倏然笑起来。

  卫长昀顾不得身上过于醒目的官服,有些急地问:“老伯,这红薯怎么卖?”

  “客官要几个?大的十五文,小的十文。”老伯道:“要是买两个,给您一个便宜价,二十二文。”

  “要两个,这是钱您收好。”卫长昀掏出铜板递过去,“麻烦您用油纸包一下。”

  “得嘞,我这就给您装。”老伯麻利接下钱,揣好后,直接用手把红薯装进折好的纸袋里。

  卫长昀接过来,向老伯道谢,捧着两个红薯跑回姜宁身边。

  姜宁见他过来,立即把伞面仰起一些,看着他钻到伞下。

  “给。”卫长昀把红薯捧到他面前,“拿着暖暖手。”

  姜宁伸手去接,目光扫过他肩头的雪,“都给我啊?”

  卫长昀重新拿了伞,“两只手。”

  姜宁忍不住笑出声,强行把其中一个塞给他,“我这样捧着就好,哪用得着两个。”

  卫长昀啊了声,就见姜宁已经在剥皮。

  红薯烤熟后的果肉是橙红的,中间还有流心,松软的肉被掰开,香甜的味道立即散开,诱得人食欲大开。

  姜宁一向爱吃这些,偶尔还自己丢几个土豆、番薯到灶孔边的灰里埋着,一顿饭做完,差不多就熟了。

  低头咬了口,软糯的口感绵绵的,暖烘烘的,身上也跟着暖和了。

  姜宁举起手,递到卫长昀嘴边,“你也尝尝,还挺好吃的。”

  卫长昀自然低头咬了口,“下回想吃再来他家买?”

  “随缘就好,总不至于为了口吃的跑这么远。”姜宁等他咬完,立即缩回手,“再说了,我自己也能烤。”

  卫长昀笑道:“是,你烤得不比这个差。”

  姜宁理所应当地点头,“那是当然。”

  卫长昀撑着伞,留意着他的脚下,不时提醒或者拉他一把,等一路走到家门口,姜宁手里的红薯早就吃完。

  “嗳,到家了,把伞收了吧,这雪——”姜宁拍拍手,转头去和卫长昀说话,便见他肩头湿了一片。

  要不是有披风挡着,都该浸到衣服里去。

  卫长昀把伞立在一边,解下披风搭在臂弯里,“不要紧。”

  姜宁抿唇,抬眼盯着他,见他眼里笑意,心里一软又有些闷,“明天去买两把大点的伞。”

  “听你的,明天就去买。”卫长昀牵起他手,“难得一起回来,看看幼安去。”

  算算时间,孩子的百日宴快到了,也就是除夕前一日。

  到时候得安排抓阄的东西,还有一些百日礼。

  尽管有朱红和春娘、方管家一块张罗,但为人父亲,总不能一点都不过问吧。

  “百日宴上抓阄的东西,你打算放什么?”姜宁和他并肩走在廊下,好奇问了句,“我还未想好。”

  抓阄时,每个人只能放一样东西,所以得选。

  姜宁倒是想直接把一锭银子上去,这样一手抓财一手抓健康,反正猜都猜得到朱红一定会放平安锁。

  “我以为你会放一枚铜板。”卫长昀对姜宁太过了解,“或者是一个储钱罐。”

  姜宁无语地看他,“我是那样的人吗?”

  卫长昀挑眉,“看来是我猜错了,不过我放的东西没什么新意。”

  “没什么新意你也说说看。”姜宁懒得理他的调侃,追问:“不会你也没想好吧。”

  “前一阵路过书斋,原本是想看看有什么书适合给小小、小宝平日里自学,却买了一支笔。”

  卫长昀一直都有闲时路过书斋进去看两眼的习惯,“到时抓阄,便放一支笔。”

  闻言姜宁立即明白他的用意,若是以文房四宝或者书为主,便是想让孩子走他的老路,与他一样以科举为径,步入仕途。

  然而换成了一支笔,便不一样了。

  提笔能写文章亦能作画,再广泛一些,还能记账、写戏文,不受限于读书科考,只想他笔下所写是心中所想。

  “那我放一锭银子,是不太好。”

  姜宁低咳一声,“太爱财了。”

  “并无什么不妥。”卫长昀虚扶了他一下,等上完台阶才道:“有财方能人心安定。”

  说话间,他俩走到了内院,正欲先回房换身衣服,就见春娘抱着孩子过来。

  春娘向他俩颔首示意,“大人、东家,你们一回来小桃就跟我说了,我想着难得你们一起回来,时辰又早,便把小少爷抱过来,怕你们惦念。”

  姜宁伸手去接,“谢谢春娘,想得这么周到。”

  春娘道:“不敢不敢,只是我该做的,小少爷已经是难得的好照顾了。”

  卫长昀看眼姜宁怀里的幼安,“外面风大,孩子我们待回房里,你先回屋吧。”

  “是。”春娘微微躬身告辞,“才喂了羊奶,大人和东家缓些时候才喂。”

  姜宁怕外面风吹着孩子,先一步进了房门,“晓得了,春娘你快去歇着吧。”

  卫长昀向春娘点了下头,跟在姜宁身后进了房间,顺手把门关好。

  难得忙里偷闲,他俩换了身衣服,便把幼安放到床上,一块坐着哄孩子玩。

  厚实又柔软的被褥铺着,加上他俩都看着,孩子爬来爬去也摔不着。

  就这么点大,连爬都还在学,更别说走跟说话了,只能咿咿呀呀地发出些音节。

  陪着玩了好一会儿,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困了,幼安自己寻了个地方趴着,没那么闹腾。

  姜宁口渴,下床倒了杯水喝,往床边看去,见卫长昀比审了一晚案子还累,不禁偷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