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376)

2025-07-26 评论

  直到真相浮出水面,受害者能得以昭雪。

  姜宁扬起唇角,“那就行,不枉费大雨天的,那几个衙差兄弟在闲云观外日日蹲守。”

  摸排调查,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查案办法了。

  “不过城里商户一直因往来商贸有摩擦,我已经命人前去打听口风,待河道的事稳定后,恐怕还得请你帮忙。”

  卫长昀道:“商户为利,如何让他们和平共处。”

  “包在我身上。”

  姜宁笑着往他身上挂去,一身懒骨头,“身上好没力气啊,夫君既然有求于我,是不是得拿出一点诚意?”

  卫长昀伸手扶住他,偏过头便能对上他眼睛,“什么诚意?”

  姜宁一下跳到他背上,“背我回去吧,困死了。”

  在河坝那儿吃了一点,回来后洗了个热水澡,忙得眼睛都要睁不开,比看一晚上店还累。

  闻言卫长昀把他背起来,托着他腿往上颠了颠,“困了?”

  姜宁嗯了声,闭着眼。

  “长昀。”

  卫长昀轻声问:“怎么了?”

  姜宁用手背蹭着他脸,“你别太累,事情是做不完的,一件件去做,总能做好的。”

  “……日子还长着呢。”

  不管是他们的日子,还是在惠安县的日子。

  那么长,总能让现状一点点变好。

  哪有人一上任就恨不得把自己累垮的啊?

  尽管什么事都不能耽误,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身体才是一切。

  “好,我知道。”卫长昀柔声回答,“不会让自己先垮掉。”

  姜宁哼哼两声,“你这人,在这种事上说的话,都不作数。”

  好比直接在河道干上活,如果不是他去,估计今晚就在那边住下了。

  体恤民情是好事,但做事不得有方法?

  县令事必躬亲能鼓励士气,可遇到事情多的时候,分身乏术啊。

  “所以我不是在想办法了吗?”卫长昀语气里带着些笑意,“便是想让衙门里的人都动起来。”

  至少都有事情做,不会成日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要做什么。

  姜宁嘟囔道:“你最好是。”

  “……哎,你慢点下楼梯,我好像要摔下去了。”

  卫长昀看眼台阶,不足一拳高,“……摔不着你。”

  “嗯。”姜宁蹭着他肩膀,“你是不是挺累的?还得背我回房。”

  卫长昀往上又托了托,“你觉得呢?”

  姜宁抿唇不语,后知后觉想起来卫长昀的身体可比他好。

  这就是天赋,比不来。

  回到房里,卫长昀把姜宁放到床上,才给他把头发擦了擦,搭在枕边,就见他扯了被子盖住。

  手顿在半空,摇摇头。

  睡得可真快啊,不过——

  “辛苦了,这些天来。”

  卫长昀低头,在他额上亲了亲,这才起身,准备给聂丛文他们回信。

  连着忙了一阵,起初是不着急,后来是没时间,一直耽误到现在还未回。

  仔细一算,在惠安县待了也快一月。

  走到书桌旁,卫长昀重新点了盏灯,才刚提笔,便听到敲门声,起身去开门。

  兄妹俩各自拿了一张纸,站在门外,门一开便朝里张望。

  “嘘。”

  卫长昀微微弯腰,放轻声音比了个手势,“到旁边书房去说。”

  卫家兄妹立即点头,先一步退到院子里。

  门内卫长昀朝里间看去,见姜宁并无醒来的迹象,轻手轻脚关好门,走到门外。

  转身看向兄妹俩,“累了一天,他刚睡着,别吵他。”

 

 

第280章

  入夜后的县衙,更为安静。

  值守的衙差尽责守在各个衙署门口,面色严肃,生怕不太平的月份有什么要事上报。

  子时二刻,姜宁拎着食盒从旁边的巷道走来,径直去了卫长昀办公务的地方。

  路过衙差时,不忘跟他们打招呼。

  姜宁看向伏案办公的卫长昀,放轻脚步,快走近了才轻轻敲响旁边的桌子提醒。

  “今天雨停了,河道那边怎么样?”

  卫长昀闻声抬起头,看到是姜宁,便习惯给他腾出位置。

  “有几户离河岸太近的农户受了灾,我们正在商量怎么补偿。其他的都还好,但农田、土地亦有受灾,还有清淤工作……”

  “应该有一个标准,比如一亩给多少粮食,确保他们不会受饥。”

  姜宁打开食盒,端出今晚炖的汤。

  特地用母鸡炖的,放了蘑菇、鲜笋,还有几颗红枣、枸杞,汤面飘着细碎的葱花。

  “所以,你忙到这个时候,就是为了理清县府的账?”

  姜宁把碗放到他面前,“不过真能这样,那百姓肯定高兴。”

  “不只是为了他们高兴,更是为了民生太平。”卫长昀看只有一只碗,“你要不要再喝点?”

  姜宁坐在他旁边,托着脸摇摇头,“不用,我喝了一大碗。”

  卫长昀嗯了声,单手端着喝了起来,另一只手还在翻阅公文,不时皱眉。

  堆积的事情太多,又赶上忙碌的月份,事一下多起来。

  “李家的案子,可有什么进展?”姜宁道:“我看衙门里每日进进出出很多人,还在查吗?”

  卫长昀停下翻页的动作,偏过头看他,“中午传回消息,发现王道长和李家宗亲有书信往来,尽管烧掉了大部分,还还是留下了痕迹,而且我们从钱庄那里查到了一些线索。”

  “李家宗亲去存的钱,被闲云观的人取走?”

  姜宁猜测道:“只要有银票、票据,那就可以取。”

  卫长昀嗯了声,“对方很狡猾,还不是固定一个钱庄办这件事,每次去存了再取,间隔时间都会在两到三个月,或者更长,这样一来柜台的伙计会记不清,只要凭据齐全,就会兑换。”

  姜宁啧啧两声,“所以到最后还是为了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果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什么时候收网?”姜宁好奇道:“再不收网,不怕夜长梦多吗?”

  “马县丞已经带人去了,应该后半夜回来。”卫长昀喝完汤,把碗放回食盒又收拾了一番。

  “兵分两路,两边一起抓。”

  姜宁点点头,“等案件审理完,惠安县应该会太平一阵子,大家对你也更有信心。”

  至少不会再有偏见,能客观看待新任县令。

  “是不是觉得查案也没那么风光,有意思?”卫长昀看他面上神情,笑着问:“繁琐又枯燥。”

  姜宁想了想,“一开始觉得有意思是因为两起案子有关联,还牵扯到有钱人家的内部恩怨、道士敛财,不过……”

  一想到里面的受害者,又想案情能不能轻一些,少点人被害。

  “能破案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案件已经发生,当然是真相最重要了。

  卫长昀闭上眼,捏捏眉心,“在翰林院时,我曾想编一辈子的书也挺好。”

  “后来去了大理寺,又想着查明悬案、旧案、冤案,给受害者一个公道就好。”

  但县令好像不一样,与他所想不同。

  姜宁在一旁笑,“结果当了县令,什么都得管,连谁家丢了只鸡都得过问。”

  “不过……如果惠安县都是这种鸡飞狗跳的事,倒也好。”

  思来想去,姜宁还是喜欢过这种小日子。

  京城虽好,可惜太胆战心惊了。

  一会儿一个大官,一会儿一个贵人,谁都开罪不起,一旦犯点事,就得当心脖子上的那颗脑袋。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什么江洋大盗、杀人狂魔,最好远离他们这里。

  日子太太平平的,才有力气过日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