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384)

2025-07-26 评论

  “爹,我真不是贪财,是咱们——”

  “再多说一句,你给老子滚出去!”郑三爷回头嚷了一句,郑荣立即站原地不吭声了。

  老顽固,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

  郑荣烦心地踢了一脚地面石头,心里琢磨着要怎么劝他爹同意,再过几天可就截止了。

  那县府的县令是打京城来的,听说还是什么状元探花。

  年纪比他还小几岁呢,这个年纪能破案,还能中状元,肯定很厉害。

  “哎,这位大哥,请问这里是郑家村吗?”

  “你是谁啊,我正心烦呢,别来烦——你们是谁啊?”

  郑荣闻声回头,看到姜宁和卫长昀一行人,不由愣了愣。

  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是,看起来好有钱。

  “我们是从外地来的商人,途经此地,听闻这一片茶叶和稻米有名,果树也多,所以想来看看。”

  姜宁答得自然,毫无演戏痕迹,“听你们的意思,官府插手和商户一块坑你们了?”

  姜宁才说完,旁边的陈顺和刘富表情变了变,下意识看向卫长昀。

  卫长昀神情毫无变化,仿佛自己跟官府无关。

  “什么坑我们啊,人家那个是为了我们好,往后收入比较稳定,不至于饱一顿饥一顿,是我家老头想不明白,固执得很。”

  郑荣叹了一声,“一直觉得官府是坏人,我就说,那官府要是坏人,还能十里八村都同意啊。”

  姜宁低咳一声,余光扫向旁边的卫长昀。

  “这样啊。”姜宁眼珠一转,“这位大哥,我们能进村寻个地方乘凉吗?这天看起来太热了,也不好说话。”

  “可以啊,村里有草棚,你们去那儿休息,离我家也近,我正好瞅瞅我爹还生气不。”

  郑荣哎了声,“我都不明白,怎么不信官府呢?要是贪官,还能给之前受灾的百姓都发钱啊,这还是第一次。”

  姜宁跟在他后面,用手肘碰了碰卫长昀胳膊,给他递了个眼神。

  卫长昀脸上露出笑意,并不觉得无奈。

  为官者,能得到百姓的任何认可都是好事。

  “你们是从哪来的啊?”

  郑荣好奇问了一句,“这一阵来岭南,热得很,要等到九十月才凉快。”

  “我们是从黔州来的,其实——”

  姜宁看了眼郑荣,思考要不要说实话。

  郑荣看起来是支持新政的,不表明身份,日后再说,多少有些骗人的嫌疑。

  姜宁瞥眼卫长昀,见卫长昀轻轻摇头,心下了然,他应该是有主题。

  这事上,卫长昀自己做主。

  “正好想来这边看看海,听闻岭南的物产丰富,所以也想瞧瞧有没有别的商机。”

  姜宁这话半真半假,倒也不算骗人。

  卫长昀到岭南是赴任,然而姜宁作为官眷自然要跟随,另外可也有自己的生意要做。

  别说,要是这里的荔枝和稻子好,价格还公道,未必他不能真的做生意。

  那开酒楼,不也得买食材、买粮食。

  “这边的海有什么好看的,但天气好的时候是好看。”郑荣心里还是挺高兴,“有些地方嫌弃岭南太热,又是瘴气,又是蛇虫鼠蚁,其实我们岭南好着呢,是他们不识货。”

  “各地有各地的风物,多走一些地方,便能见识到不同的有趣。”姜宁回应道:“岭南挺好的。”

  卫长昀伸手拉了他一下,避开脚下的石头,“岭南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管是有农产,还有海产,又临海,可以作为商贸口岸,往后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前边的郑荣领着他们进了村里,听到这话,狐疑地回头。

  姜宁忍不住笑起来,然后看了眼卫长昀。

  郑荣觉得有一点古怪,小声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啊?”

  “你是不是——”

  “在下姓卫。”

  卫长昀截断对方的话,道:“此次来村里,并非为了问责,是想解决问题。”

  郑荣瞪大眼,差点就要原地给卫长昀行礼。

  旁边陈顺和刘富对视一眼,上前拦住了郑荣,而后又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

  郑荣回过神来,连忙道:“卫、卫县令,草民不知道是卫县令,刚才我爹那样不是有意的,他就是年纪大了有点糊涂,而且上一任县令坑害过,所以很抵触,我回家一定好好劝劝他,肯定不会给县衙添麻烦。”

  当着别人的面骂人贪官,不是好人。

  这要换一个小肚鸡肠的,当场就能把你抓了给办了。

  郑荣知道卫长昀不是贪官,但人被骂了,哪有好受的。

  “大人,我爹真的是一时糊涂,绝对不是有意的,你不要和他计较,我肯定好好劝他。”

  “不必这样,我若是计较,那刚才便不会隐瞒身份。”

  卫长昀有些无奈,但没办法,对于百姓而言,不管是多大的官,只要得罪了,日子都不会好过。

  哪怕卫长昀在他们心里是个好官,依旧不是能容忍有人挑战他们的权威。

  “我们来,是想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姜宁从旁道:“况且我是真有打算做点小生意,如果合适的话,说不定合作的商户里有我呢。”

  郑荣经常去县城里,要么是接一些短工,要么是帮人做东西,或者是添置东西。

  自然听说了不少新来的县令是何方人士,家里有几口人,分别什么样。

  对姜宁是有所耳闻。

  “你、你们真的不计较我爹刚才做的事?”

  郑荣疑惑道:“其实我爹也不是针对卫县令,只是上一任县令实在过分,官商勾结,干了不少龌龊事,要不是卫县令这回有诚意,大多村民也都不会答应的。”

  卫长昀一上任,便接连干出了几件为百姓的事。

  哪怕是面子工程,依旧让大部分受惠,所以大家才愿意相信他。

  换作旁人,可不会这么快放下戒心。

  “官商勾结?”

  卫长昀在凉亭坐下,扫了一圈村子,“可是如今城里的商户,多也是在惠安县许久的。”

  “那是因为他们之前都被打压,只能仰人鼻息,花钱办事,苟且着过活,那个县令被带走后,才逐渐好转的。”

  郑荣看他们真的是来沟通,才放下戒心。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心想这一趟还真不白来。

  村里的事情,马县丞他们未必全然清楚,要做实事,就得摸清楚这些百姓心里真正在想什么。

  他俩一人一句引导,从郑荣口中知道了不少事。

  “所以,其实就是这样,我爹觉得官府都是为了自己。”

  郑荣又无奈地叹了声,“我还请了村长、里正,连别家的叔伯都来过,他就是很固执。”

  莫名的,姜宁想起了他爸妈提过的拆迁钉子户。

  一开始是为了多要一点钱,或者是舍不得家里的老房子,结果就成了钉子户。

  市里也尽力去说服、疏通,最后没办法,就干脆让他当钉子户,路和桥该修就修、该建就建,最后导致了一个情况,钉子户想搬走都没办法。

  有的是忍不了噪音,有的是眼红别人家地段更好。

  总之,最后很少有人不后悔。

  “我们能在村里住一晚吗?或者两个晚上,你去探探口风,今晚上……你就说我们是你在别处遇到的商人,邀请到家里做客,到时我们看看情况。”

  卫长昀出声道:“这样当面了解,会比较好。”

  姜宁听完后一直沉默,这会儿才开口,“最好备一壶酒,我们车上正好有。”

  “咱们有什么事,饭桌上聊。”

  有些时候啊,适当地利用一下酒桌文化,并无什么不可。

  “你们真的要去我家啊?万一、我是说万一啊,我爹知道你们的真实身份,肯定会特别生气。”

  郑荣深知自家老头的脾气,“说不定当场把你们赶出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