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允了。”赵霁双眼一亮:“朕准许你在小同子的陪同下自由进出后宫,可以随时提审相关人员。朕这就给你令牌。”
————
赵霁答应之后,便等小同子将令牌带来。
小同子很快去而复返,带来了令牌的同时,屁股后面也成功缀上了二府两院其他几个老头。
“陛下万万不可。”章惇最为急躁,一进门立刻大声反对。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跟上谏言的步伐。
大体意思是现如今开封民怨沸腾,加之南方战局焦灼,西面西夏到底如何还未可知。内忧外患之下,必须得尽快给郭妃的事情结案才能安抚民心。
至于郭春兰是不是冤枉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但若陛下给包拯如此大的特权,明摆着是要给郭春兰翻案,那开封的平民听到这消息,势必要闹出更大动静。
赵霁被这么多人堵着,压力倍增,伸手扶着额头用拇指揉捏着太阳穴。
想着怎么开口。
那边一直沉默不语包拯就说话了,不鸣则已,一鸣就憋了大招:“三天,陛下。给臣三天时间,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必定还陛下,还这天下一个真相。”
我屮艸芔茻????
赵霁额头都顾不上揉了,猛地抬头。
这……
这台词!
也太熟悉了叭!?
第142章
除了包拯本人, 谁也不能确定包拯这句话是因为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成竹在胸。
总之赵霁除了被这句超级熟悉的台词唤醒了以前的沸腾热血,其他人都非常不屑一顾。
冲动丶章丶惇,更是冷哼一声:“就凭你?”
EMMM……
赵霁虚着眼睛瞥向章惇, 隐约觉得章大人要立某种不得言说的FLAG。
章惇察觉到陛下的眼神, 但是错误误解了陛下眼神里面饱含的深意, 那FLAG是张口就来。
犹如戏台上的老将军,手动给自己的后背,背上满满当当的小旗子:“若你一个黄口小儿能三天时间查出什么,那老臣立刻退位让闲。”
赵霁:啊!
太客气了,章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
赵霁受宠若惊。
虽然他是想提拔包拯这个绝对意义上的自己人,但这怎么好意思让章惇让位置呢, 他还指望这老头留着给他冲锋呢。
为了防止章惇一时冲动再说什么其他不合时宜的话,导致章惇自己到时候下不来台,赵霁连忙好心地制止:“章大人,谨言慎行。”
苍!天!可!鉴!
赵霁说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全心全意站在章惇这个位置考虑的。
他舍不得章惇这个出题机器和抗雷工具人。
偏偏章大人又字面理解了什么了不得地东西,于是,章惇大人又自己给 自己插了个小旗子:“好, 三天就三天, 若包拯你三天查不出结果,你要说到做到, 我要你项上人头!”
赵霁:嘶——
包拯挺直了腰杆, 漆黑的脸上,更加漆黑的眸子熠熠生辉,神采飞扬。
面对章惇这么摆在明面上的故意为难,说了个:“好。”字, 然后竟然还有闲心俏皮一下:“那既然如此,微臣若是查出结果,那章惇大人又要如何?”
如何?
章惇被个晚辈顶撞,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这么多年,先帝在的时候,这位可是个敢明着就去掘死对头坟头的硬茬。这么多年,背后阴他的不少,能跟他对着喷的就那几个,但是基本他们之间也是喷得个有来有回。
甚至他从没有料想有一天竟然能被一个黄口小儿出言顶撞。
气血上涌。
张口就来:“那我这个宰辅退位让贤。”话里画外就是包拯若是能破案,他章惇就挪着屁股给包拯让贤。
好么!使不得使不得!赵霁紧赶慢赶都拦不住章惇刷刷刷给自己连着插了三个旗子。
赵霁还想抢救一下章惇。
嘴巴没张开。
就看章惇冲他行礼:“老臣和包拯二人誓言,便由陛下鉴证。”
章惇压根不相信包拯能破案,被包拯怼着脸,怼急了眼,一心想要包拯死。这时候都不忘把赵霁捎带手拖下水。
赵霁想拒绝,一直站在最后,一声不吭的蔡卞突然插言:“臣到觉得,这赌局有点意思,不若臣也加上一码?”
赵霁斜睨着蔡卞,内心已经化成了地铁老年人看手机的表情包。
赵霁:……你又要做什么?
蔡卞:“臣觉得,臣站章大人这边,加些筹码。若包拯三日之后没有破案,那么就按照章大人所说的,革职去命,如果包拯侥幸查出了所有事情,那臣求圣上再让开封士子加试一场,其试题和主考官,都由这个年少有为的包大人全权担任。”
章惇眼睛瞪大反驳:“什么?不行!”
科举考试,考中的虽说叫天子门生,可也和主考官有许多关系。
如果当真决定再考,那之后的这一届所有考生见到他包拯都要尊一声‘老师’,包拯在这一次科举的士子,乃至全天下读书人的心中地位都会陡然增加。
蔡卞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还是在示好不成!
开出这么大筹码,就为了和一个黄口小儿示好?
蔡卞不欲和章惇争执,见章惇在他身边,转身脸朝向他,双眼气得都要冒火似的,垂下眼睛,假装看不到章惇的表情:“臣也不信包拯三天便能破案,章大人何必反应如此过激?难不成章大人还相信他区区一个包拯能三天查出真凶?”
章惇被架在高空,不上不下。
半天,才瞪着眼睛气哼哼转过头来:“反正他也查不出来,就随你。”
赵霁看章惇终于不吵了。
心里有些隐隐同情这老头,但对后一个提议还是很心动。欣然应允:“那就这么定了。朕就在这里为你们三人做个鉴证。”主要还是怕章惇最后把底裤都输掉,会倚老卖老不认账。
包拯确实不怯场,直接又道:“那陛下,为了方便查案,臣还有几个请求。”
赵霁不由感叹,这种顺竿爬的行为真的是太有各种意义上的即视感了,直接道:“你说。”
包拯:“臣除了进出后宫,还想要提审权。”
赵霁直接袖袍一甩:“朕准了,小同子,你去通知下去,这三天之内,所有人面对包拯的提问,都必须有问必答。”
包拯:“臣还想多求两个帮手。”
赵霁:“哦?谁?”
包拯:“展护卫和宋医生。”
得了。了解。
赵霁道:“好,朕也特批展昭和宋慈二人全程协助你,二人具有和你相同的权限,可以在专人的陪同下进出任何场合而不受限制不受阻挡。”
章惇听这话就要炸:“陛下,后宫重地,怎可让如此多的男人——”
赵霁态度坚决:“有人全程陪着,朕准了。”
章惇看赵霁如此,想抗议的话只得憋回去。
只不过心情不怎么美好就是了。
包拯三个要求提完,就被赵霁赶出去破案了。
章惇和蔡卞也没有别的事情,也告退出去。
等人都走了,赵霁终于难得有时间休息一下。
稍微在位置上伸展了一下,赵霁抬起手刚要伸懒腰,手腕不小心碰到了桌子,桌子上面堆积如山的奏章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瞬间入泥石流一样,几乎铺满了赵霁书房前面的地面。
这数量惊人的奏折,赵霁甚至不用看,就知道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一个事情——请旨处死郭春兰。
哎——
赵霁把这声心累而疲惫的叹息含进嘴巴里。
从某种方面讲,赵霁还多亏了章惇他们来闹这一场,要不,赵霁都不一定能扛得住这个压力,能给包拯挤出三天的时间,他的预想里,两天就顶破头了。
但刚刚之后,他也不介意让全开封都知道,章惇和包拯的三天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