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212)

2025-08-16 评论

  眼看天都要吵黑了。

  赵霁终于被吵气了。

  一拍桌子,从座位上站起来甩袖子就走。

  他们不下班,朕下。

  反正解树的任职圣旨就丢在这里。朕不会收回圣旨。解树明日要是去不成户部,或是去了户部没办法正常工作,所有阻挠者都是抗旨。

  赵霁人都走了,其他人失去了劝说目标,倒是也没再继续吵下去。

  下朝之后,好几个言官一边上轿子一边掳袖子。

  看那个架势,那是恨不得在轿子上就写上它一千八百字论述谏言书去反驳赵霁的决定。

  一般言官写奏折劝。

  比较梗的言官选择往宫门口跪着劝。

  皇上不出来,他就跪到老。

  赵霁都跑回宫里了,刚坐下喝了两口茶。

  气都还没下去呢。

  就听到小同子急匆匆跑过来:“陛下,韩大人佘大人求见。”

  哈?

  追着朕过来了?

  赵霁一把扔下水杯:“不见。”

  小同子匆匆跑出去,片刻又匆匆跑回来。

  人还没在赵霁面前站稳,就听到他身后,有人用特别沙哑的喉咙扯着嗓子嘶喊:“求陛下收回成命!”

  赵霁抬头瞥小同子:“不走?就跪着逼朕?”

  小同子苦着脸,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支支吾吾这了半天,也没这出个好歹。

  有女官的宋还能在仕途上这么打压一个女人。

  赵霁‘啧’了一声。站起来,迈步想往外走,把那几个老头拎起来倒倒他们脑子里进的水。

  但是往前走了两步,突然站住。

  不对,凭什么朕去见他们。

  这么想着,赵霁又原动作退回去,一屁股坐下,拿起手边的茶杯:“让外面跪着的几个老头进来。”

  小同子火速出去,又很快带着几个老头走了进来。

  赵霁挑眉,打量了一下。

  都是老熟人。

  基本他说个什么话,跳出来大喊不妥的也就这几位。

  于是道:“为何解树不可?”

  能厚着脸皮堵过来的,都不是什么智商掉线的人。

  眼看陛下是真的不在乎男女之别。

  而且东京女官也不少,几位老大人的府里妻子也都有封号。要是真的把什么女子不堪大任摆在台面上说,回家也不太好跟夫人交代。

  为首的言官另辟蹊径,决定从另外一个刁钻不好反驳的角度入手:“毕竟那位是高丽公主。户部职位如此重要,怎可由她担任?”

  这问题赵霁也想过。

  从把解树挂名在工部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

  于是赵霁把手里的账本递给小同子,由小同子呈给了来闹事的言官们。确保他们完全看到了账册上面的数额也清楚了其中的意义,才道:“这些全都是解树这几日所挣。”

  待几个大人看清那串数字之后,登时眼睛瞪得像铜铃。

  之前围绕着解树的赌局闹得风风雨雨,自然大家都清楚。但这清楚是清楚,还很少有人这么直观地看到明晰账本。

  这账本不止写了解树挣了多少,更是非常公开透明地写了成本价以及人工和中间环节的价钱。

  详细看过这账本后,没有人不会倒吸一口凉气。

  赵霁才道:“如你们所说,她是高丽公主。她在开封无官无职,待日后,她这个‘聚宝盆’的名声传到高丽国王耳朵里,高丽国王问朕要人,朕该如何?”

  几个言官很想指着赵霁的鼻子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把这个钱袋子收进后宫?’。

  话没问出口,便想到后宫不得干政,更不用说要掌握如此之多的钱财。

  赵霁把问题丢给他们,等着几个人想辙。

  几个人也确实不出预料地根本想不出辙。

  虽说给解树户部的官职,解树不一定到时候不会走。

  但是就这么无一官半职吊在开封,那高丽国王来要人,师出有名的情况下,解树是一定会走。

  大宋想要强留,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到时候解树和大宋背心,到时候往高丽使团的院子里一躲,天天给高丽送各种各样方子。那宋也别想捞着一分钱好处。

  几位原本打算跪着死谏的老大人被赵霁丢出来的一个账本和两个问题给完全说得哑口无言。

  赵霁眼瞅着几个老大人走远,内心高兴的同时还有点心酸。

  这其实是他想好在大朝会上说的理由。

  但是大朝会实在是太吵了。

  一帮人,他说一句话,底下八百句等着。

  一上来就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直接让他说不出话来。

  看来得总结经验,有些需要对方给出反馈,自己劝说自己的方法,只适合小范围用,不适合在大朝会用。毕竟人一旦聚堆之后,那就彻底没脑子了。

  见完了这些言官,赵霁才想起来在偏厅等了许久的传令官。

  让小同子把传令官领来,由传令官亲自口述在边境线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传令官便从谭震出兵之后,开始叙述。

  西夏这次大举进攻,绝对是收到了宋南王起兵的消息,此番有备而来,不为了占城,只为了掠地。

  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打算吞几郡几县。就是巴望着宋朝收到这边的战况,递交降书。

  毕竟宋朝兵力有限,南王铁了心要赶现在的宋帝下台。大宋的皇帝肯定集中力量在内乱上。西夏真正的目的,在宋降书送到之后的谈判桌上。在宋的降书到达之前,西夏占的地越多,日后谈判桌上就越有底气。

  于是,等谭震带着人马和浩浩荡荡的‘秘密武器’到了战况焦灼的地方的时候,西夏已经横插腹地,吞了整整一个郡了。

  谭震能从一个平头老百姓爬到如今位置,自然不是只凭借一腔勇武,他脑子也灵光,看到沙盘,分析了一波战事之后,立刻心里就有了主意。

  西夏求快,所以派出的大部分是骑兵,先是骑兵过境,再是步兵压阵。

  对阵的将领还是谭震的老熟人山利昊。

  谭震瞥了眼被他随意丢在角落的‘地,雷’样品。

  咧着嘴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在他来之前,西夏已经打仗打狂了。几乎从没败绩。而谭震到的当天,山利昊刚刚打下离城。而且按照对山利昊的性格,谭震推测,怕是下次进攻会选在距离他们占领的离城最近的源城。而山利昊此人得势力之后比较猖狂定然会选在白天摆开阵势,先装模作样来一波警告,然后再攻城。

  谭震大手一挥,所有被工部紧急培训的匠人在来的连夜安装好了三分之一的‘地雷’,谭震派一小队人监视山利昊大军所在地的动静,剩下的大军倾巢出动,只负责一件事情——挖坑——埋土。

  一夜之间便在源城的正门一千米外埋满了地雷。

  这还不算完。

  源城和离城之间,是个狭窄的过道。

  山利昊突然遭受打击,一定会回撤大军。

  此时山坡这种极易受到夹击的地方,他一定会提防。且这山坡并不算太高,马匹完全能够攀爬。那山利昊必然让所有人兵分两路,从坡上过山,回撤至离城。

  所以,在源城正城门口埋完了之后,谭震甚至没有安排专人去其他地方埋一点。

  笃定山利昊遭受打击之后必然回撤。

  所以剩下的大部分地,雷,都让人埋到了山坡上坡之后的平地之上。

  最后,看着赶工出来的另外三分之一,谭震比较放飞自我地划出了三条山利昊有可能的带军逃跑路线。

  派了三支小队出发去埋地,雷。

  于是,待第三天天亮。

  山利昊在离城休整完毕,气势汹汹指挥大军直奔源城城门就冲了过去。

  地,雷埋的手法也全都是赵霁出的馊主意。

  完全就是一个口袋的地,雷阵。

  最外层稀疏,越到里面越是密集。

  山利昊的人马踩踏着最外围的地雷而过,纵马狂奔,眼看已经快到城下,却没见源城有任何迎敌的动作。

  山利昊这一路走来,虽然顺利,但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完全没有抵抗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灌木朱瑾 武侠 强强耽美文 天之骄子 爽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