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霁实在是不好前脚怼着他便宜叔冲上前线去打仗,后脚在开封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法办了他叔的亲儿。
就算赵霁心理和明镜似得,绝对肯定眼前这个身材高挑英俊里带着邪气的太平王世子就是当初跪在他附近朝着他鞋底撅嘴的雀斑小太监。也确定宫九不可能无端改变了容貌身形进宫这一趟。肯定是进宫在他赵霁家后的院做了些啥。但没有铁证的情况下法办了宫九,在旁人眼里这不是鸟尽弓藏又是个啥?
老赵家祖宗还得杯酒才释兵权。
到了赵霁,连酒都不喝了,老鸟还打着仗呢,直接就把小鸟给抓起来了。这不光是朝堂上不好看,到了民间也不好听。
万般无奈之下,赵霁只能一边‘你等着,我告诉你爸爸!’一边叫宫里的人暗暗调查这一阵有什么异常。
但这一调查,就是两个月。
调查到郭春兰肚子更加圆润了,调查到太医来报告皇后怀孕了,而且孩子月份比郭春兰还足。
赵霁都没查出来宫里到底发生了个啥。
赵霁本来还怀疑是郭春来带进来祈福的女道出了什么问题。但羽林卫回报说那两个女道除了进宫第一天被郭春兰带着四处走动了一下,之后就一直老老实实呆在郭春兰院子里祈福。
甚至其中一个女道连屋门都没迈出来一步。
那个一步没动的女道士赵霁疑心,专门绕道去看过。但那女道的呼吸微弱,不止没有一点武功,反而因为祈福长时间不活动加上为了减少活动一直吃的不多。都有点有进气没出气了。
后来听到皇后怀孕的消息。赵霁吃了一惊觉得也有可能是宫九搞的鬼。但偏偏皇后亲自求情,说是隐瞒怀孕全都是她自己的主意。因为她胎位不稳,有些迷信,觉得得胎位稳了才能公告天下。
对这事一窍不通的赵霁专门找人打听,还确实有这种说法。也不了了之了。
最后赵霁倒是怀疑过太平王府送进来的一个才人。
但找人盯了那才人好几天。都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加上那才人算是宫九他义妹,曾经因为家庭情况在太平王府寄住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这姑娘没少被宫九欺负。全开封都知道宫九和那妹子不对付。
查来查去,哪里都像是被动了手脚。但哪里都有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它被动了手脚。
这就很气。
就好像是在电梯里有人放了个闷屁。
你确定有人故意放了屁在暗害大家。但是却不知道是谁放的,以什么方式放的。
赵霁就在这种持续怀疑的纠结情绪中,和开封一起迎来了初夏。
当开封城内所有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的时候,边疆传来了太平王大胜的消息。
此次国战,因着宋准备充足,气势汹汹,加上太平王熟知西夏几个边城将领的带兵打仗风格。这仗赢地一点都不艰难。很快就吞了西夏三城。连下三城之后,西夏快马加鞭递来了降书。
和西夏降书一起到的,竟然还有高丽的婚书。
高丽就很耐人寻味。
宋的国书递过去快两个月了,高丽死了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如今宋大胜西夏,西夏的降书都还没送来,高丽的婚书就已经来了。
高丽君主的婚书简单明了。他要把自己个儿女儿送来宋,两国和亲,以示两国永以为好。并且在国书发出的同时,高丽的公主也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这和亲和地。真的是强买强卖。
赵霁话都没说,高丽就把他们公主塞赵霁手里。还朝赵霁挤眼,示意赵霁:你看,我们都把公主送给你和亲了。从西夏那里接手你武器的事情,我们就快快乐乐地默认翻篇呗?
赵霁:……无F可说。你以为你们送来了什么倾国倾城的稀世珍宝啊?给个小弯钩送公主?我后宫里这些女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呢,你还给我塞?
又过了几天,追命贱兮兮地回来禀报。
为啥高丽这么有底气,觉得送个公主就能平息大宋怒火,让宋把以前的事情一比勾销?皆因为那送来的公主还真是个倾国倾城的不得了人物。
听说那公主虽不是陛下亲生,但很得高丽皇帝的宠爱。是去年才因为个什么什么原因被接进宫的。
她不止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还拥有无数文人都自叹不如的才智。她一进宫就解决了困扰高丽国君的一个巨大难题,之后更是因为擅长异域歌舞而一下子吸引了各位皇子的视线。高丽上到太子下到各个郡王都为她所倾倒。
用追命的话说,那就是适龄的皇子和青年才俊大臣都爱她,不适龄的皇子都依赖她。
这女人只要说一句话,哪怕是要天上的星星,估计都有人不要命想绑着炮仗往天上飞飞试试能不能给她摘下来。
赵霁:……嘶……
牙疼。
听追命的这种叙述我为什么会有一种高丽阴险国王把把他国家搅得鸡犬不宁的灾星塞给我的感觉?
赵霁更加觉得高丽国王明着是给他塞宝贝,暗地里是准备暗害他。
但很可惜的是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君臣不同心了。
文武百官看到了这个婚书,竟然都觉得这是牌面,各个非常高兴欢欣鼓舞。
连连道这都是大宋国运昌隆。
赵霁表示很恼火。这些人是被宋朝和亲和出心理阴影来了吗?明明那高丽阴险老头就是给朕塞炸。弹。啊?你们给朕清醒一点!
第52章
在高丽公主更加之前到来, 并且已经迫在眉睫的,便是由礼部操办,赵霁主持的这次祭天。
虽说天狗食日已经过去有段日子了,它对开封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阴影也在渐渐消失。但终归对于全开封来说, 这祭天不办一下, 怎么都不是个味。
赵霁作为北宋的领导人, 就在礼部卜卦算好了最适宜的日子,摆着长长的车架携文武百官一同出了皇城。
从皇城正门出来,过了东西景灵宫后,便是朱雀门,从朱雀门离开便来到了外城的新街。
新街之后,就是赵霁此番祭天的那座上清慧灵宫所在的小山。
等车架一停, 赵霁被小同子搀扶着走出来,身后是跟着皇帝车架徒步的浩浩荡荡的百官,而百官的外围,是此次护卫的羽林卫。羽林卫的更外层,是挤挤挨挨的开封百姓。
既然是为了安抚百姓的不安,那此次的祭天之行就断然没有隐瞒消息这一说。
是以,许许多多的开封的老百姓都挤了过来, 想得见天颜。
接下来的山路需要徒步, 理应是由专门官员引路,赵霁走在头排, 二府宰相和宰辅紧随其后, 接着是一品二品官员依次以品阶排序。赵霁甩开想要扶他的小同子。快步走了几步之后,回头想瞅瞅最近风寒身体有些不太好的蔡卞蔡大人能不能跟上。
却没料到他这一回头,隔着茫茫人海,被羽林卫拦在最外面的百姓动了。
也不知道具体是谁带头, 突然有人高喊了一声:“陛下万岁!”
接着,‘陛下万岁’的喊声山呼海啸一般穿透了遥远的空间距离传了过来。
赵霁被那些高喊的声音震惊到了,循着声音,就看到羽林卫之外,前来开封的百姓跪了一地。
“怎么……”赵霁不理解。
他才刚刚登基不久,又碰上了天狗食日这么晦气的事情。在百姓中的声望理应不高的。赵霁扣脑壳也想不到自己为什么在民间会有这种声望。
赵霁有些蒙逼,但是又觉得一堆人都这么喊他了,好像不做出点回应也不太好看。于是伸手朝着远远的那一片一片的小黑点挥了挥手。不挥手还好,这一挥手,那片小黑点们又是一阵尖叫。
赵霁摆摆手把小同子招了过来,问得真心实意:“开封百姓为何会这样?”
小同子:“陛下龙威正圣,这乃是我……”
赵霁转过身,一边继续往上爬,一边打断小同子:“别拍马屁,挑重点。”
小同子一脸委屈:“奴说得句句都是实话……”虽说这句也是马屁,但小同子很又分寸又恰到好处地暂停了他无意义的垃圾话输出。“不过这些百姓应该是因为陛下设立考试院和最近那个崔明的案子才会如此敬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