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齐贤愣了愣,突然就明白了,是康王,是顾笔那个蠢货!
他苍凉的笑笑:“我一辈子都在为苏氏筹谋,可惜屡屡碰上蠢货,苏盛,顾笔……烂泥扶不上墙,非我之罪啊。”
顾丛嘉才不惯着这个老登,什么叫非你之罪,苏氏这个样子,就是你的错!
“苏丞相自谦了不是,你教我大皇兄傲慢,对人不可一世,对你恭敬听劝,教苏盛脾气软弱,待人和善,为苏氏以后摄政埋下铺垫,教苏昭仪自戕陷害于本王,给本王下毒,教族人昧下银矿,私自开采……作为苏氏掌权者,你怎么能这么小瞧自己?”
“众叛亲离,苏氏轰塌,这都是你辛辛苦苦谋算而来的啊。”
苏齐贤脑海轰的一声嗡鸣,他看着顾丛嘉那张嘴开开合合,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了……
若是此刻有人在看,就会看到,在古朴偌大的院子里,一个一身红的精致小孩和一个脸色苍白蹲坐下的老头,这一副场景,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小孩嚣张跋扈欺负老人……我好像书里的反派啊。
顾丛嘉这么想,被自己逗笑了,看着坐*在那里的苏齐贤,感到一阵无趣,撇撇嘴,就打算走了。
苏齐贤:“我不好过,你以为你就会好过吗?”
他嘶哑苍老的声音响起,好像一种诅咒,我不好过,你也不会好过!
顾丛嘉的脚步顿了顿,没说话,但另一个人却替他答了。
“小九未来过的怎么样朕不知道,朕知道的是,苏氏,连同你都不会有未来了。”
昭武帝从苏府门前大踏步而来,抱起顾丛嘉,看着苏齐贤,眼里满是憎恶。
屡屡对顾丛嘉出手就不说了,现在快要死了,还咒顾丛嘉……昭武帝当即就把让苏齐贤亲眼看苏氏族人砍头的计划提上日程。
第88章
杀人诛心,莫过于是。
有了康王的证词,苏氏私藏银矿一案的进度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飞快的向前奔进。
在昭武帝抱着顾丛嘉走出苏府的第二天,苏氏彻底定罪,而其中,苏齐贤的下场让人胆寒——并非是**上的酷刑,而是精神上的霸凌。
陛下特令,让苏齐贤成为最后一个被处决的苏氏族人,在此之前,他会被带到各种地方,亲眼看苏府坍塌,一个个苏氏族人死去,并且,他身旁还有人提醒,因为他所做的一举一动,所以,苏氏族人才会是如此下场。
被临死前的苏氏族人谩骂,被人时时刻刻提醒就是因为自己才导致苏氏这个京畿第一世族获得如此下场,这对于一心想要让苏氏的荣耀更长久,让苏氏更辉煌的苏齐贤来说,太过残酷……然,文武百官无一人开口为苏齐贤求情。
**
起先还有那道德感高的大臣为苏齐贤说话,言为苏齐贤既已定罪,何必再折磨他,一死便可,他到底是两朝元老,陛下因一己之私这样对待他,恐史书名声不好听。
他说的时候,目光是瞥向同赵王站立在同一行的顾丛嘉的。
很明显,他指的一己之私便是顾丛嘉,眼下朝野,不,不只是朝野,整个京城,谁不知道秦王记仇——两次登苏府,且是妥妥的恶客,一次堵康王府,就是为了报仇。
偏陛下宠他,第一次的弹劾以陛下一句你们这么维护苏府,莫不是参与到了苏府谋害到秦王的事中的反问偃旗息鼓。
堵康王的事也被同样的话给撅了回去。
第二次,便是此次,陛下亲自去接秦王回宫的,他们还能说什么……但就这还不止,陛下回宫后,竟以苏府害秦王多次,苏府的处罚有必要让秦王这个受害者知晓,以此,让秦王参政议政!
便是只对于苏府的事发表言论,也足够惊悚,要知道,其他王爷均是成年后才逐渐上朝,参与政事的,但秦王,今年堪堪不过五岁,他前面七皇子和八皇子都还在读书,而他已然站立在了朝堂之上。
便是因为是受害者,陛下这也太偏心。
陛下的意志无可转圜,于是,在看到给予苏齐贤的处罚之后,便有那‘道德感高’的大臣为此谏言。
顾丛嘉鼓气,名为谏言太过虐待苏齐贤名声不好听,实则这是在敲自己呢。
顾丛嘉静了会,转身,目光直直的望向那位大臣,“大人觉得苏齐贤不至于此,那么本王请问,大人是要为苏齐贤补上那四百七十三万两的国库支出吗?还是大人觉得苏齐贤害本王之事,因本王最终没事,此事便可轻易接过?”
这人支支吾吾,却说不出什么,他没能力支付起四百七十三万两的白银,也说不出口谋害亲王没事。
最终,他涨红着脸:“杀人不过头点地,此举对于一个曾为周朝有功的朝臣来说过于残忍。”
“这位大人,本王无知,竟不知晓苏齐贤为周朝立了什么功?你可否告知本王?”
顾丛嘉目光直直的看向他,漆黑的瞳孔里满是求知的渴望,仿佛真的不知道苏齐贤对周朝有什么功。
这位不想陛下过于宠溺秦王的大臣怎么会知道苏齐贤立了什么功,他只是想借此劝谏陛下不要太过宠信秦王而已。
但是,苏齐贤坐了那么多年左相,应当是对朝廷有功的……想着,他的话便脱口而出:“苏齐贤当过这么多年左相,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对待一位为朝效力多年的老臣,恐于名声有碍啊,陛下。”
他殷殷切切,看着昭武帝的眼睛里是深切的担忧。
顾丛嘉看着,竟然还真的挺真心实意的……昭武帝是明君,他绝不能让陛下因为偏宠偏信秦王而在史书上留下污点,这位大臣是这么想的吧,顾丛嘉猜测。
所以,在满朝文武都对父皇允许自己参政议政而议论纷纷,他们心中并非没有意见,只是,明眼可见的陛下宠秦王已经达到了一种程度,无人上来触霉头的现在,这位大臣开口了,因为对昭武帝的忠心,和真切对陛下名声的忧心。
周大人是真心实意的,但,顾丛嘉却升不起丝毫的好感。
这不是废话吗,周大人朝父皇弹劾的是他顾丛嘉啊,他还能对弹劾自己的人有好感吗?就是他忠于昭武帝也不行!
朝野皆知,秦王是最记仇的了。
而且,昭武帝的作风强硬,做事自有决断,周大人现在对昭武帝如此劝谏,又何尝不是希望昭武帝按照他的来,即使是好意,希望昭武帝在史书上不留下污点,但是,不说昭武帝本身手腕性格便强硬,不然也不会说亲征就亲征,就说昭武帝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会愿意旁人打着为他好的名义让他不让他做这做那吗?
换位思考,顾丛嘉眼中就浮现出厌恶。
逼迫父母者,子女为之恶。
赵王情绪复杂的偏头看顾丛嘉,他此刻想的是,啊,不愧是父皇最宠的孩子,一点都不会掩饰情绪呢。
显然,他把顾丛嘉眼中的厌恶当做了周大人弹劾顾丛嘉,而顾丛嘉不满的体现。
不仅是他,清楚看到秦王眼中情绪的众人都这么想,心思各异的朝着陛下瞄去。
令他们失望的是,昭武帝对此并没有给出什么反应。
“诸位爱卿去查下苏齐贤任左相三十五年的功和罪,明日再来讨论此事究竟是好还是残忍。”
“退朝。”
没成功说服陛下,周大人叹气,顾丛嘉噔噔噔的跑上了台阶,来到昭武帝身旁,一屁股坐在昭武帝怀里,冲周大人笑笑。
周大人,周大人更生气了,本来就是因为不想昭武帝偏宠秦王而劝谏,现在却看到陛下纵容秦王的场景,脸当即就黑了。
顾丛嘉满意的看着周大人拂袖离去,心情好的晃了几下脚,感觉今天的饭都能多吃几碗。
他顾丛嘉都是昭武帝最宠的皇子了,没有人可以给他气受!
昭武帝扶住顾丛嘉的肩膀,生怕他把自己晃摔了。
“你这脾气……”
“我脾气怎么了?”顾丛嘉抬眸,桃花眼水润润的,看着就很乖巧的样子。
“挺好的,继续保持。”昭武帝笑的温柔,满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