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他没有被动摇,以兵戈灭世族。
但这些话到底在心里留下了痕迹,哪怕安慰自己一万次,世族之祸并非一日能形成的,自立国起,世族之祸就在逐渐累积,在先帝那一朝后,世族的势力更是膨胀。
但,还是会觉得有些抱歉,有些自厌,若是他能再有谋算一点,若是他再强一点,弹压世族,那些人应该就不会死了……
所以,现世里的他急,急于灭了赫塔尔部落,他也慢,水煮青蛙式的一步步灭绝世族。
做了这些事,心里会好受一点,直到今日听到万民祝福,这样的声声祝福代替了因为他执意以兵戈灭世族掀起战乱而得到暴君的指责……此时此刻,昭武帝愈发明白这是现世,梦只是梦,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因梦所做的改变,已经得到了正向的反馈,所以接着做下去,他曾经做的梦也该移出自己的生活了。
同时,他也明白顾丛嘉的心意,不信鬼神,但敬畏,若真有神佛,顾丛嘉希望这万民祝福起效,希望自己的祝愿成真,他希望他的父皇,岁岁安康。
顾丛嘉希望自己的父皇岁岁安康,父皇也希望顾丛嘉岁岁平安,若真有神佛,万民的祝福起效,那真龙天子的祝愿也该有用。
昭武帝不求顾丛嘉以后长成多么多么好的人,他只求顾丛嘉岁岁平安。
昭武帝和顾丛嘉一起吃饭,无言的温情流淌于此间。
“父皇,靠你了。”
顾丛嘉瘫在椅子上,看着还剩大半的菜,揉着肚子,给昭武帝加油。
昭武帝抬头瞥他一眼,不说话,只默默的吃。
昭武帝强制带着顾丛嘉走路,哪怕是他抱着顾丛嘉,也要带着他走路消食,因为,他也吃撑了。
昭武帝自六岁起就没做过这么傻的事了,还把自己吃撑,他完全可以将饭菜赏赐给苏禾他们吃,但可能是因为之前顾丛嘉点菜的时候完全依赖于昭武帝,他不想失面子,也可能是因为今晚的气氛太好,昭武帝还真就解决了。
现在想想,昭武帝有点想笑,他摇了摇怀中的顾丛嘉,顾丛嘉迷迷糊糊的:“嗯?”
“你还真是吃饱了就睡啊。”昭武帝吐槽。
“醒醒,烟花秀开始了。”他提醒。
顾丛嘉睁开眼,在昭武帝的怀里,一模一样的桃花眼,如出一辙的漆黑瞳孔里今夜都闪烁着烟花绚烂的痕迹。
今晚的风是有点冷,但被抱着,一点也不冷,暖呼呼的。
无论是顾丛嘉还是昭武帝,都没觉得冷,他们欣赏着今晚的烟花秀。
昭武帝他们俩不觉得冷,但有人觉得冷,即使是处在视角更好的皇宫内,也没多少人有心情欣赏这烟花秀。
为了今晚的皇宫聚会,陈王他们不知准备了多久,怎么样不经意的提起军需案的官员,怎么样开口才能让昭武帝不生气不猜忌,但,昭武帝居然没出席!
看到平阳侯在那里主持聚会开始的时候,陈王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勉强。
赵王率先一步试探:“怎么是您主持,父皇没来吗?”
平阳侯淡定,他已经决定和陛下认错了,所以此刻无所畏惧:“陛下说他今晚有事就不出席了,让我代为主持。”
赵王:“……”
还在想怎么样显示出他真的努力帮忙问,但不触怒父皇呢,现在好了,根本不用他去想,父皇压根不出席。
哈哈哈,外公,我是很想帮你问的,但事实不允许,这可就怪不得我了。
赵王心下腹议,他其实不太想帮忙的,但还是因为这件事是苏丞相搞出来的,扳回了一局,如果他们没什么反应,那他们就有些短了气势。
出于兄弟一起说,即使昭武帝猜忌生气也是一起扛,而且对抗康王他们也是同一阵营。
加之,工部尚书此前谈的条件之类的,且*,也不是帮他捞人,只是问问,风险没那么大,所以,就打算帮忙问问。
帮是打算帮了,但这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外力推动,本意,其实不太想。
所以,现在赵王的脸上就比较奇特,就是努力压制住笑意的那种奇特。
不同于赵王的奇特,陈王的脸色就是当真不太好看了。
他一直和康王争锋,眼看此局康王一脉就要惨败,突然出了这件事,康王一脉通过把他们都拉下水,居然诡异的达成了平局,他怎么甘心?!
原本他都要优胜出了……这件事,他绝对是最关心的。
想要知道昭武帝的处罚力度,要是这件事的处罚力度特别重,他是想要求情的,他绝不允许损失那么大,让康王达成平局的局面。
军需案的罪魁祸首本来就是苏氏的姻亲潘氏潘荣搞出来的,他们判的重肯定没问题,但这些人又做错了什么,工部那条弹劾真的很无理好么!
陈王心思百转,但此刻都胎死腹中,因为,昭武帝根本不来。
康王得知这个消息则是毫不掩饰的大笑了起来,此刻,不管陈王他们想要做什么,都做不成了。
这件事,明显于他有利,于是,康王骄矜的朝着陈王一瞥,喝了口酒。
一时间,六位王爷吸引了聚会中不少人的目光。
先不说,他们本身就是天潢贵胄,身份高贵,引人注目,就说他们得知昭武帝此次聚会不出席的神态,举动都值得人细细分析。
谁会是储君呢?
皇室族人悄悄的看了几人一眼,犹豫不决,他们也是很想要从龙之功的。
陛下那代,他们还没来得及投资,这挺好的,最起码保住了性命,但也没来的及交好陛下,以致于他们现在宗室的地位也不咋高。
主要陛下不重视。
所以,他们真的很想上进。
但上进不是送命,所以,这件事还在犹豫之中。
陈王他们自然感受到了聚会中隐晦的目光,想了想,陈王率先起身,到了平阳侯眼前,“宗正,这些年您辛苦了,我敬您一杯。”
既然昭武帝没来,他问不出什么,那他至少要在这聚会里做些什么,才不白来。
皇室族人也算是一股势力了,拉拢到也不错。
陈王此举,仿佛打开了什么阀门,赵王,雍王,楚王,魏王各自起身找人敬酒。
他们地位是尊崇,但为了名声,他们必须要谦逊,在场之人有不少是他们的长辈。
唯独康王,坐那独自饮酒,动都不动一下的。
魏王与大姑母敬完酒,看见康王静坐在那里,眼里闪过玩味,倨傲好啊,就这么倨傲下去吧。
康王的行为不少人看在眼里,平阳侯喝过雍王的敬酒,摇了摇头。
现在可不是前几年了,康王还这样……在他心中,现下康王登上大位的可能无限接近于零。
第39章
前几年的时候,顾丛嘉怪症在身,常年昏睡,所以,即便他是嫡子,占据了一半的礼法正统,但也没有对康王的地位造成什么冲击。
康王长子占据礼法正统的身份稳稳当当,苏氏也势大,所以,不论在哪个宴会中,康王都是等着别人给他敬酒的尊贵之人,除了昭武帝,康王不会向任何人主动敬酒。
前几年他势大,距离储位好像十分之近,所以他那么做,也有无数人朝着他露出笑脸,哪怕是他们这些长辈,当时也是主动向其敬酒的。
但现在,情形变了。
秦王好好的健康活下来了,那么他就势必会对康王造成冲击,即便秦王夺位的可能性很低,但他的存在本身就会动摇康王重要的砥柱基石——那些坚定礼法正统,保皇派的老大人们就不会再绝对的支持康王,他们会摇摆。
本身应该是嫡长子继位最无可指摘,原先嫡子有病在身,他们绝对的支持长子没有错,但现在嫡子身体也好了,他们再一味支持长子是不是不太合适?
说到底,康王毕竟不是绝对正统的嫡长子。
故而,这些人秉持正统的老大人们在此时更会在乎昭武帝的看法,长子他们可能有偏向,但绝不会再特别坚定的支持。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摇摆,康王他们才那么着急的对顾丛嘉下手,以期顾丛嘉夭折,但事与愿违,顾丛嘉不仅健康的活到了现在,荣宠还非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