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47)

2025-08-27 评论

  对于现在更多人忌惮,内部更加畏惧效忠他的情况,陈王不解,但陈王照单全收。

  “厚脸皮,好处多多!”

  对于昭武帝讲述完期待的眼神,顾丛嘉嘴巴一张,七字总结。

  昭武帝抽了抽嘴角,行,行吧,话糙理不糙。

  不是说薄脸皮不好,只是厚脸皮对于他们这种家庭更为适用。

  “还有呢?”

  昭武帝问。

  顾丛嘉脑海疯狂转动,还有什么?

  昭武帝给他讲的这个,昭武帝保下户部右侍郎,陈王照单全收的故事里还有什么要学的?

  “有所为,有所不为?”

  顾丛嘉试探性看着昭武帝,犹犹豫豫的吐出这几个字。

  昭武帝脸上的笑意是如此明显,大手温柔揉了揉他的脑袋。

  “精辟。”他夸奖。

  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身为帝王,他想推动六子夺嫡,能牺牲一部分人,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随意处置一部分人让六子夺嫡更加激烈。

  就比如说户部右侍郎,他同户部尚书一样没碰过军需案,所以,即便其他人证据给的再多,他也不能因此就睁只眼闭只眼,用那些假证据处置户部右侍郎。

  “朝中那么多不干净的人,不能找一个干净的人安上罪名以达成自己的目的,要堂堂正正,对人命予以敬畏。”

  昭武帝教导。

  顾丛嘉看着昭武帝认真慎重的眉眼,他也认真的回了一声,“嗯。”

  “好了,让我们继续练字吧。”

  昭武帝摸了摸顾丛嘉的脑袋,温柔道。

  今日是顾丛嘉启蒙的第一日,因为顾丛嘉的聪慧,也考虑到顾丛嘉的年纪,花夫子给他布置了一张大字。

  也就是,一个“天”字写两遍就可以了。

  但,顾丛嘉自己写字真的很丑,他不能接受,于是,就来找昭武帝了。

  昭武帝手把手教他写“天”字,刚写了一遍,昭武帝放下笔给他揉揉手顺便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再怎么样,顾丛嘉年岁也还小,中间休息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问他从中学到了什么,显然,顾丛嘉的学到的东西很令昭武帝高兴和骄傲。

  然后,中途讲故事学习完毕,继续写“天”字。

  昭武帝将顾丛嘉抱在怀里,大手握着小手教他写字,殿内温情流淌。

  外面风雨大作,此时,南街断头台,雨水冲刷着血迹,但过多的血迹反倒将雨水都染了些红色。

  虽然今日天气并不好,但看的人并不少,臭鸡蛋,臭菜叶子往犯人身上扔去。

  “呸。”

  “贪墨军需的人就该死!”

  面对周围百姓的唾弃,章道源闭了闭眼,浑身发抖,十年寒窗苦读,五年等候,被授官,全家过上好日子,到现在……一幕幕在他眼前闪过,最后,全都成了虚无。

  周围有见证这一幕的寒门子弟,他撑着伞,眼底沉静,伴着雨水,一步一步踏出。

  花夫子看着这一幕,无限唏嘘,一步踏错,谁也救不了。

  然后,下定决心好好教育教育学生们,毕竟,明正书院的寒门子弟是最多的。

  旁边,一个率先走掉的人吸引了他的视线,但雨势太大,遮挡了视线,所以花夫子也不确定是不是就是那个人。

  他皱了皱眉头,也走了。

  朝中因军需案,也因陛下迟迟没给他们在皇宫安插眼线的处置,很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但也没安静多久,毕竟,户部左侍郎,恩科的主考官,这些职位都空缺着。

  一堆人吵得热火朝天。

  首先就是户部左侍郎,这个职位,除了陈王不争,康王没办法争,其他人都铆足了劲。

  最终,雍王因为自身发力,吏部尚书帮忙说话,且外公徐衡十几年封疆大吏,劳苦功高,高升为户部左侍郎很是说得过去,而击败了赵王他们拿到户部左侍郎的位置。

  也是这场争抢,让人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

  苏丞相嘴角上扬,这还是他在军需案之后头一次这么高兴。

  “舅舅?”

  康王有些不解,雍王拿到户部左侍郎的位置对于他们难道是什么天大的大好事吗?为什么这么高兴?

  “程觉被陛下安排接手那些中层官员的工作,最近眼底的青黑比鬼都重。”

  “就这样,他还出力帮雍王抢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你想到了什么?”

  

 

第44章

  康王没那么敏锐的眼光,但他也不笨,经苏丞相这么一点拨,脱口而出:“顾砚和顾墨达成了什么协议。”

  康王想了想,继续说,“而且,此次的科举主考官顾墨有很大可能性没办法竞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何况程尚书年龄也不小了,他最近接收那些人的工作忙到飞起,还要帮顾砚,那肯定不是因为好心。

  说到底,诸位皇子彼此皆为对手。

  以此推测,那就是顾墨和顾砚达成了什么协议,想到朝中那么多空缺的官职,康王心里有数。

  再者,吏部尚书现在的精力大部分都在处理朝廷有那么多空缺官职的遗留工作,还分出了一部分精力帮顾砚抢这个户部左侍郎之位。

  那他肯定没多少精力再抢科举主考官的位置了,他动不了,那顾墨也就动不了。

  所以,此次科举的主考官,顾墨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争不了的。

  想通这些,康王的脸上也带上了笑容,军需案一局,让陈王占据了些许优势,可那又怎么样,现在的科举主考官,陈王没办法插手。

  周朝科举,科举的主考官的人默认对此届学子有师生之谊,也就是,只要康王自己的人坐上了科举主考官的位置,那么他拉拢这些学子就有天然的优势。

  这是一条拉拢学子的捷径,且光明正大。

  昭武帝不会容忍亲王去四处结交未来的官员,他们也不敢如此行事,一不小心结党营私的罪名就扣脑门子上了。

  毕竟,竞争对手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但,若是自己手底下的人成为科举主考官就不一样了,默认对学子有一份师生之谊的主考官在名次出来后为诸位学子庆贺而举办宴会,完全说得过去,康王一不小心路过并得知这场宴会,过去以亲王的身份鼓励诸位学子好好做事,效忠朝廷,也完全说得过去。

  这样的走向,不会有人能说出什么的,最安全,也最便捷。

  也正好补充一下军需案失去的势力,那些失去的心腹,不再偏向自己的老大臣们……都没关系,只要能拉拢此次恩科的学子,未来他依然势大。

  想到这里,康王眼底的笑容已经完全掩饰不住了,他知道苏丞相为什么这么高兴了,本来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陈王,现在得知陈王插手不了主考官的事,那这主考官之位岂不是板上钉钉?!

  至于赵王他们,康王没放在眼里,虽然军需案一局,康王一脉损失比其他人重,重到他们需要忌惮陈王,但现在陈王不参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氏,康王一脉依然比其他人势大。

  而且,这一局,他们是联合不了的。

  有些时候能联合,有些时候不能。

  军需案是其他人说好的,对付康王,削弱康王一脉,但现在,科举主考官的位置要怎么说好,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条拉拢学子的捷径,主考官之位对于他们夺位会有不少的助力,这,联合不了的。

  本质上,他的皇弟们彼此也是对手。

  所以,没办法联合的皇弟,和参与不了的陈王,康王很是自信,此局优势必定在我!

  康王还没自信多久,就先被苏丞相给打破了。

  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舅舅,你说什么?!”

  他声音都有些尖利的刺耳,康王头一次失去风度这么彻底。

  但他真的很震撼,他的舅舅,苏丞相刚才说什么,退出主考官的争夺,去争副考官的位置?

  “顾墨此次不参与,我们有很大优势,为什么要退出?!”

  他简直不能理解,视为大敌的陈王都不参与此次争夺了,只要他们争,是有很大的可能是能争到的,为什么要放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沐则昭 宫廷侯爵 天之骄子 爽文 朝堂 轻松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