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便足够。而打算投效的人,经过这样的排场后,行动会更加迅速。
显然,陈王已经领悟到,以他亲王的身份,已经不需要做多么复杂的事情,只要让他站在那里,当今圣上第二子,就足以吸引人。
士为知己者死,堂堂陈王,纡尊降贵,在会试结束后专门来见他们,还赞赏他们,这对于学子们来说,简直是不能再感动涕零了。
所以,有了这么一场堪称简陋的局。
当然这么简陋也是有风险的,以亲王之尊赞扬他们是大周未来的栋梁是不妥的,一般而言,只有昭武帝和太子有资格向会试学子说这些话,而且太子说这些话都有些不合适,他说,是逾矩了。
但这件事也要看昭武帝的态度,若昭武帝不计较,那他就没事,若昭武帝计较,他少说也要脱一层皮。
所以,为了昭武帝不计较,陈王最近对顾丛嘉那时不遗余力的好,好到顾丛嘉都有点发毛。
苏丞相年事已高脑子不如以前转的灵活,还有宫里苏昭仪的局牵扯了他的注意力,所以对于陈王对顾丛嘉好的行为,他倒是没想到这一层,只是觉得,陈王还是太嫩,想这样拉拢顾丛嘉,肯定是不行的。
他照抄陈王的局,只是觉得,陈王都敢这么说,那么作为长子的康王这样说也是没问题的。
而会试快要结束了,故而,康王来找他讨论该怎么弄排场,他肯定不能与陈王一样的。
但苏丞相却少见的发起了呆,故而,才有了康王的这一问。
若是康王弃母的事还被捂着,那以康王长子的身份,他抢先说,能让老二这一局废一大半,但现在康王什么名声……他抢先说,就算一时能让大部分学子心生好感,但再知道了康王做的事之后,他们可能会觉得恶心,并产生恶感,不要以为这不可能,读书之人最看重品行。
这样一对比,对陈王不就更有好感了。
康王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又开始冲,这也不能怪他,苏丞相逼他做了决定,还把此事传遍京城,去问,就说是为了自己好,为了之后的大计,但是是什么大计,康王不知道……就目前看,他的名声完蛋了,苏丞相的局遥遥无期。
苏丞相连忙捂住额头:“是老臣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您现在什么想法,听您的。”
康王有些愣住,他还是头一次从苏丞相的嘴里听见这番话,以往都是苏丞相做决定的……康王的眼眸闪烁,瞥了一眼苏齐贤,他已经非常苍老了。
“我最后讲。”
康王道。
苏丞相如今要思索很久才能明白他人话语中的涵义,他顿了一会,扬起笑容:“殿下英明。”
康王这么说,自然是因为他们查到不止一个人盯上了陈王的局,陈王想出来的局,康王,楚王,雍王都插了一手。
不同时段,不同排场,但同样的话术。
康王决定最后讲,一来前面那么多人讲,大部分人应该有了偏向,二来,他的名声杵在这,最后讲已经足够让他们了解他做的事了,这样即便他在学子心中的形象并不好,但也不至于搁前面讲,成为其他人的对照组,送他人收拢人心。
最后讲,对于当今的长子,应该会有投机者想要投靠的。
康王有些悲哀的想,时至今日,他居然只能收拢投机者了吗?
苏丞相看到了康王的神情,心中一叹,同时坚定的想,很快,他们就能重回巅峰的。
在苏丞相和康王各怀心思的时候,一道旨意彻底让两人蒙圈,尤其是苏丞相。
直接起身,脸上的愤怒和惊讶是那么真情实感。
“你说什么?!”
赶来汇报的管家被吓到了,声音有些抖:“宫、宫里传来消息,陛下旨意,苏昭仪御前失仪,禁足一年。”
苏丞相的反应着实惊到了康王,苏昭仪之前被降位苏丞相都没这么大反应,这次是?
苏丞相也迅速反应过来,他补救:“我只是奇怪,苏昭仪见陛下已经是不久之前了,当时没有说苏昭仪御前失仪,现在说……”
他剩下的话没说出口,但康王懂,他是觉得昭武帝这道旨意很无理取闹。
但,既是陛下的意思,谁敢说不好?
他宽慰苏丞相:“这次只是被禁足一年,相比之前已经可以了。”
苏丞相差点就要摇着康王的衣领大吼说你懂什么!
但最终理智还在,他只能勉强笑道:“是。”
在康王走后,苏丞相的脸瞬间就阴沉了下来,这个时间点,苏昭仪被禁足一年,都接触不到顾丛嘉,就算他们动用宫里的所有暗线,让顾丛嘉带上特定的东西又怎么样,长时间接触不到顾丛嘉,就算苏昭仪死了,也根本不能把罪名扣到顾丛嘉的头上,没有说服力。
不行,不能在等了……得趁这几日,刚和顾丛嘉接触过,现在死了,把罪名扣在顾丛嘉头上可信度还高一点。
刚好,这段时间,科举取士,陛下应该会很忙。
想到这里,苏丞相招来了人,耳语几句。
苏丞相是震惊且蒙圈,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顾丛嘉亦是,他今天收到了昭武帝的一大波赏赐,晚上的时候又听说苏昭仪被昭武帝罚禁足一年。
顾丛嘉敏锐的察觉到,这应该又和他有关。
毕竟,也没有其他人和苏昭仪如此不对付,且昭武帝上午在看完苏昭仪的信后才刚赏赐了他一波。
顾丛嘉有一个优点,张嘴,有事就当场问了,刚好昭武帝来给顾丛嘉讲睡前故事……其实,这点也能佐证今天昭武帝罚苏昭仪禁足的事和顾丛嘉有关,毕竟,在顾丛嘉虚岁五岁之后,昭武帝就不来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了。
“父皇,你罚苏昭仪和我有关吗?”
昭武帝看着被子里的幼子,默了默,开口:“无关。”
顾丛嘉看了眼昭武帝,想问什么,昭武帝却没让他说出口。
“不谈其他人了,今天给你讲三国演义……”
深秋的夜晚已经带着瑟瑟的寒意,看着顾丛嘉熟睡的脸,昭武帝想了想,上床。
抱着顾丛嘉暖烘烘的身子,昭武帝没说的是,罚苏昭仪的确和顾丛嘉无关,只是和昭武帝自己有关。
第65章
看了苏昭仪的信,里面对康王细细碎碎的嘱咐,一个慈爱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如苏丞相所想,昭武帝的确感受到了苏昭仪的慈母之心,然后,基于此,想到了顾丛嘉。
他不是个思前想后的人,但对于顾丛嘉,总是会思虑众多。
苏昭仪对康王如此慈柔,而顾丛嘉的母亲却想要拖着他一起死……他自觉抚养顾丛嘉当爹又当妈,但,他真的可以替代母亲这个角色吗?
最起码他不会像苏昭仪那样对顾丛嘉絮絮叨叨,殷殷关切,他的情绪内敛,不比母亲给予的爱浓烈直白,顾丛嘉会觉得失落吗?
昭武帝在看完苏昭仪的信后,如此想,心绪起伏不定,他头一次这样抚养一个孩子,小心又笨拙,故而,有了大张旗鼓的赏赐……他没办法像苏昭仪那样殷殷切切絮絮叨叨的关怀顾丛嘉,只能这样,给予顾丛嘉赏赐,让他知道,自己心中是牵挂他的。
同时,对于苏昭仪给康王送信这件事感到厌烦,他清楚的知道这没有道理,苏昭仪牵挂康王,又得知康王妃有孕,给康王写信,关怀于他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但人心总是偏的,他在意顾丛嘉,所以会觉得苏昭仪前脚刚因为不忍心责怪康王而去堵顾丛嘉,后脚在禁足中给康王写信表达关怀,怎么?是想要戳顾丛嘉的心,让他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有母亲的关怀吗?
昭武帝知道,他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无理,苏昭仪和苏齐贤闹掰既是做戏,那么她堵顾丛嘉就不可能只是浅显的为了戳顾丛嘉的心,况且,顾丛嘉从来没在乎过苏昭仪给康王的信,他只是把这个当做苏昭仪和苏丞相闹掰后续的瓜来吃,但昭武帝就是忍不住这样去想。
为此,也为永和宫新到了一个擅于模仿笔迹的宫女,苏昭仪被禁足一年。
且这次的禁足,永和宫在传递消息方面就困难了许多——此前的信戳着昭武帝的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