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帝来见张太师最后一面的目的两人是心知肚明,这其中固然有夫子学生君臣之谊,但更重要的是张氏书屋,你曾借我之势,那么如今,也该到了偿还的时候。
皇帝的便宜从来不是那么好占的。
所以,一开始,昭武帝的姿态已经给出来了,张太师应该将张氏书屋的令牌给昭武帝,但他贪心,曾经隐晦的得知过答案,所以,想要把令牌给顾丛嘉。
现在顾丛嘉还在学习的时候,他能够时时来张氏书屋学习……有言道,见面就有三分情。
张氏书屋在张府建着,张氏族人自然也可以来,偶遇秦王殿下自然是可以的。
但,又未免疑虑,史书上受宠皇子能登上帝位的并不算多……所以,情难自抑,尊称就出来了,情难自抑是有,但回过神来,还迅速的设了局。
直至此时,彻底放心……将令牌给了顾丛嘉。
第68章
昭武帝的眉眼已经彻底冷淡下来,他此刻已经在思考,张太师刚才的笑容,究竟是有几分是因为知道他和顾丛嘉感情好,届时周朝的交接不会出乱子,有几分是因为他和顾丛嘉感情好,喜他为张氏所谋求这后路的稳妥。
张太师局设的隐晦,也很突然,刚开始的时候,昭武帝是真的没看出来,但是,偶然间瞥到张太师的那个笑……
从他进来的一幕幕闪现在眼前,眼前拨云见日,直到他拿出令牌交给了顾丛嘉,这个局就这样完成,至此,也让昭武帝看了个清楚。
顾丛嘉回来后,昭武帝轻声让他把令牌装好,然后大手拉着顾丛嘉的小手,动作自然的移步,挡住了张太师的目光。
这是一种保护的姿态,昭武帝高大的身躯将顾丛嘉完全挡住了。
也是一种防备的态度,刚才进来的时候,昭武帝和顾丛嘉可是并排站着的。
张太师的唇角微滞,他抬头,便看见了昭武帝居高临下暗含审视的目光,此刻,这目光如惊雷瞬间把他从陛下和秦王殿下会一起来张氏书屋的惊喜里惊醒。
张太师这个位置能够将顾丛嘉和昭武帝的站位看的清清楚楚,本来昭武帝和顾丛嘉来的时候是并排站着——一个能够直面张太师的角度,但现在,昭武帝移步挡在了顾丛嘉面前,那位置就发生了改变。
昭武帝依旧正面对着张太师,但顾丛嘉却是被昭武帝牢牢地护在了身后,如同狮王护佑它唯一的幼崽那样,顾丛嘉身后就是门口。
昭武帝目光沉沉,此刻,此前的想法尽数被推翻。
因张太师先前在身体还好的时候,豁出去来问他,只因想要周朝的交接平稳,不想再像先帝时期一样,再加上先帝时期,张太师顶住压力教导昭武帝只为了周朝局势平息,国家能更好的种种举措——张太师很成功,成功的让昭武帝产生了些许敬佩之心,对一个不娶妻生子,只为了周朝能更好的理想主义者。
于是,有了刚开始的‘夫子’和‘十分’的赞扬,哪怕‘夫子’有些做戏的成分,但,若昭武帝内心抗拒,他也不会选择以‘夫子’之称。
昭武帝是真的,敬佩张太师。
有了昭武帝和秦王的到场,后世记载的唯一有两位帝王见临终之面的天下之师,张太师。
在御医说张太师命不久矣,来见他最后一面的时候,昭武帝将顾丛嘉带上了,之前隐晦的告知过张太师答案,他带顾丛嘉来的意思,昭武帝觉得张太师应该会明白——哪怕是为了张太师,张氏也会传承下去。
这是他将顾丛嘉带来隐晦的含义。
于张氏,于顾丛嘉,昭武帝所敬佩的人,他觉得有必要让顾丛嘉见见,本来昭武帝还想着找时间让他俩认识,但世事无常,也只能这样见了。
但,张太师的一番举动,让昭武帝放弃了这种种想法,敬佩之情……也趋近于无,或许是昭武帝过于苛刻,是人皆有私,张太师如此,也无大错,但,作为天子,本身立于万万人之上,他的情感本就吝啬,何况是敬佩这类的情感。
原本给的就很不容易,现在又看到,心里有些敬佩的人,试探打量他偷偷藏着的,保护的好好的珍宝……他和顾丛嘉的父子之情,顾丛嘉的好,何须他人来试探判断?简直荒谬!
昭武帝此时此刻心中不仅失了敬佩,还升了恼怒。
既然已无敬佩,那么又何必让顾丛嘉再直面张太师呢?毕竟,张太师之前病了那么久,到现在,浑身散发着一股垂垂老矣的死气,肯定是说不上好看的。
且,张太师对于顾丛嘉的态度也让昭武帝不喜,他当做珍宝的人,何时轮到张太师试探了……既如此,他也不想让顾丛嘉再看着张太师了,毕竟,是真的不好看,他又何苦让顾丛嘉在看呢?
万一顾丛嘉看久了,晚上回去做噩梦怎么办?
帝王的无情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昭武帝心中敬佩张太师,会愿意因为张太师照拂张氏,只要张氏不犯大错,张氏便不会在接下来的动荡中出事,会愿意让他心爱的幼子来看已垂垂老矣,并不好看的张太师,但,张太师的谋算和对顾丛嘉的态度亲手打破了这稀薄的敬佩之情。
即,张太师此刻在昭武帝心里便是一个为他,为周朝鞠躬尽瘁的老臣,像以前不少的老臣一样,陛下会在临终前慰问,但也只是慰问了,不会有什么隐晦的照拂其子孙后辈……
因此,昭武帝没带顾丛嘉转身离去,慰问老臣,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肯定要走完全程。
只是,显而易见的,房间内的气氛冷了下来。
一时无话。
张太师此时有些后悔了,不知为何,他的精气神是越发好了,到现在,脑袋才转动过来了几分……陛下带着秦王殿下来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结果他……设局,试探秦王殿下……他都不知道,刚才脑袋是否锈了,看着昭武帝古井无波的眼眸,他心中的后悔愈盛。
他在心中叹了口气,真是病久了,这种感知自己走向死亡的感觉太过恐怖,以致于人都开始不智起来了。
“早闻秦王殿下仁孝,今日一见,果真如玉在璞,光华内蕴;如松初秀,劲节已生。假以岁月,必成国器。”
张太师端正态度,扬起笑容,夸赞道。
在场的张氏子弟不解,刚才将书屋的令牌给予秦王殿下已经便代表着张氏的态度,怎么叔公在临终之际还要夸一夸秦王,为其造势吗?
叔公就如此看好秦王殿下?如此不遗余力的帮他?
到现在,大部分听闻消息赶到的人才到门口,不少人没资格进来,但苏齐贤是有这个资格的,他刚踏进屋子,便听到张太师的这番赞赏顾丛嘉的话,一时间,脸色僵硬了下。
但因,众人皆知是来奔丧的,同张太师,张氏关系好的脸上悲切,同张太师关系寻常的,一个个也都是面无表情,所以,苏齐贤这一瞬的僵硬倒是无人发觉。
张太师见昭武帝依然不为所动,有些着急,他绝不能让陛下带着不满走,他到时一蹬腿走了,张氏又怎么办……家族中无有挑大梁者,在陛下隐隐推动,几位王爷夺嫡的现下,他们很容易被牵连,哪怕会因为秦王殿下,书屋被保一把,但谁能保证,他们家只会被牵连一次?
而且这保的力度还有大小呢,张氏是大族,嫡支活着,旁支全死光也算保着。
原先陛下是想要照拂的……是他着像了啊……张太师心中的后悔无法言说,他继续补救道:“陛下,老臣这一辈子唯独一些收藏值钱些,又无子孙后代,今日见秦王殿下天资聪颖,龙章凤姿,见之生喜,今日想将这些东西送给秦王殿下,不知陛下可允?”
昭武帝:“爱卿好意,朕代丛嘉领了。”
听着这话,在场几位王爷的眸色也变了……张太师的收藏,都是绝迹的墨宝,很能笼络文人的宝物,就这么全给顾丛嘉了?你没有子孙后代,你还有家族子弟啊?!
陈王他们在心中发狂,但面上无人开口。
笑话,这是张太师临终前自己开的口,他们要怎么说……根本没话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