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和柳穗也会帮忙,杨天青三人不会针线活儿,杨天青就拿着火斗熨衣裳,金元和杨顺帮着叠衣裳。
之前夜里不需要做活儿,这一阵送过来的褥子袄子太多了,他们夜里就多了针线活儿。
白氏心疼几个半大的孩子跟着自己一道熬夜,做上一会儿就让他们回屋睡觉去了。
小翠是个懂事的,知道现在铜板不好挣,虽然大家都一块做活儿,但干得最多的还是白婶子。
“婶子,还早着呢,再做一会儿。”
昏黄的灯光下,一屋子人也不闲着,各自做着手上的活儿。
金元喜欢挨着他娘,杨天青熨好了衣裳了,他就拿到草席上叠,叠得整整齐齐在给放到篮子了,等明日了就能给人家送过去了。
金元打了个小哈欠,白氏喊了他一声,“金元,去和你天青哥哥一道睡觉去了。”
金元立马支棱了起来,“我不困!”
又赶紧叠起了衣裳,他坐在草席子上呢,叠着叠着就脑袋一歪趴在了人家的褥子上睡了起来,白氏失笑一声,“天青,小翠,你们都别干了,不早了,快去睡吧。”
白氏催了几遍几个人这才各自回屋去了,杨天青抱着金元走了,金元睡得正香呢,被抱走了都不知道。
“婶子,你也早点睡。”
“哎,我把这点活儿给做完就睡去了。”白氏应了一声。
小翠和柳穗也打着哈欠回屋去了,柳穗揉了揉腰,“好累呀,最近活儿可真多。”
白天要洗衣裳,晚上还要做针线活儿,累得要死,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小翠却很高兴,做得越多他们挣得越多呀,“这有啥累的,比外面吃不上饭的强多了。”
柳穗不在说话了,只是越发不满,觉得每天活计太多了,她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去处,只好先在这落脚。
几人各自回屋睡觉去了,白氏把草席上的褥子给缝好了,又拿了袄子在缝,一直忙到后半夜了才吹了灯回屋睡觉去了。
白氏之前哪里吃过这样的苦,这两年学会了很多,还有几个孩子要养活儿呢,就算是在苦,看见几个孩子笑着玩成一团她也高兴。
白氏的浆洗房在这一片小有名气,虽然附近有不少给人家浆洗衣裳的妇人,但都没有她做活细致又细心,洗好的东西能送上门不说,而且又香又平整。
最近一阵接的多是一些拆洗袄子褥子的活计,这些活计不急,一直能做到刚入冬那一阵。
金元个子矮,给人家送褥子袄子的活计就落到了杨天青四人头上,小翠和柳穗一块,杨天青和杨顺一块,下午半晌的时候几人就出去给人家送褥子袄子。
金元也跟着后面拎着篮子给人家送衣裳,金元特别喜欢给人家送衣裳,因为有时候人家会给他一些小吃食,枣子呀蜜饯什么的,还能去东家摸摸狗,去西家逗逗猫。
柳穗也喜欢给人家送褥子袄子,因为不用干活了,还能出来走走,送了几天也渐渐和周围的人家熟络了起来。
柳穗敲响人家的门,“杜妈妈,我给你送褥子来了。”
门很快就开了,里面出来个中年妇人,看见柳穗两人就眉开眼笑的,“呦,今天是你两过来送的呀。”
那叫杜妈妈的妇人和两人说了几句话,眼神还不停地打量两人,两个丫头生得可真俊俏。
来他们这送洗衣裳的多是家里小有些银钱的,还有几家大户人家的仆人,自己的褥子不想拆洗了就拿出来洗。
柳穗有心接触那几户大户人家,总比一辈子跟着白氏洗衣裳强。
小翠不知道她的心思,每次给人家送完拿了铜板就走,她挺喜欢现在的日子的,过得安稳又宁静,白婶子说了有结余的话还会给她们分上些铜板呢。
柳穗送完一家又敲另一家,开门的是个十五六的小子,看见是柳穗过来给他家送褥子不由红了脸,柳穗朝人家笑了笑,“宋小哥儿,给你家送褥子了。”
“哎哎哎,多,多少铜板呀。”
小翠在后面噗嗤笑了一声,“给过了的。”
两人送过东西就回家去了,柳穗最近心情不错,因为经常出门给人家送褥子袄子,结识了不少人家,她想找个好一些的人家落脚,也省得日日在这吃苦头了。
后来柳穗就常常一个人出来送东西,白氏怕不安全还特意嘱咐了句,“小穗,早点回来。”
“知道的婶子,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现在虽然瓜州安稳了一些,但还有些盗贼小偷什么的,白氏怕她一个姑娘家出门不安全,想让小翠和她一道,柳穗就说不用那么多人。
白氏有些担忧,最近一阵柳穗经常下午出去好久才回来,也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金元送完衣裳也回来了,蹦蹦跶跶扑到了他娘身上,“娘!我回来啦!”
白氏揉了下他的脑袋,“都送完了?”
“送完啦,我还去张婶婶家看了她家的小狗呢,好几只,可好看了,张婶婶说要给我一个呢,娘~”
金元眨巴着眼睛看白氏,生怕他娘不给他养,现在这世道有的人家饭都吃不饱呢,哪有口粮养狗的。
金元抱着他娘的腰撒娇,“娘,娘~张婶婶说给我一只小狗哩。”
白氏笑着揉了一下金元的脑袋,“行,等小狗满月了就给你接回来。”
金元哇呜两声叫了起来,“我有小狗啦!”
张婶婶家的小狗还没满月呢,金元稀罕地不行,每天下午都会跑到张婶婶家看小狗,一窝的小土狗,金元选了个最胖的,黄色的小土狗额头上一点白,金元很是喜欢。
金元也不白来,每次来的时候手上都拎着个瓦罐,里面是他煮的鱼汤,是央求小翠帮他捞的鱼,他自己把鱼给丢到小瓦罐里煮煮,然后拎着鱼汤去看小狗。
“张婶婶,我来啦!”
张婶一听见金元的声音就想笑,头一次见专门给小狗带东西的,她家的狗被金元喂的胖了一圈,奶水足,连几只小狗儿都越发圆润了起来。
“金元来了。”
“来了,来了。”
金元熟门熟路去看他的小狗去了,草窝里,一只大黄狗带着几只小狗崽在那趴着呢。
金元先把鱼汤倒给大黄狗,又一眼看见他要养的小狗,捞着给捞到了怀里,“小黄!”
金元抱着小狗直蹭,蹭着那只不大的小奶狗哼唧唧直叫,金元稀罕够了才把小狗放了回去,在这玩了一会就拎着空瓦罐回去了。
他隔三差五就过来,一直等着满月就能把他的小狗给接回家了。
转眼天渐渐冷了下来,白氏扯了布买了棉花给几人做袄子,杨天青他们冬日的袄子早在逃难的时候不知道丢哪去了。
院子里铺着个草席,一家人都在忙着做新袄子,小翠很是高兴,她之前的袄子都穿了好些年了,跑的时候哪里顾得上收拾呀,这会做新袄子了哪里能不高兴的。
白氏拉过杨天青几人一一量了个子,几人杨天青和柳穗的个头差不多,金元还是那个最矮的。
给杨天青量的时候白氏很是心疼,这孩子平日里不爱说话,活儿也是做得做多的,过了年也不过才十二,帮着她里里外外的忙活,说是家里的顶梁柱也不为过。
白氏又给金元量个头,金元想快点长高,量的时候偷偷垫脚,白氏笑着给他按了下去,“站好,不许调皮了。”
“娘,我是不是又长高了?”
白氏给他量了一下,还真是又长高了,身上穿的衣裳都有些短了,等明年春天了就得给改改衣裳了。
“高了,以后肯定比娘还要高呢。”
金元一听他长高了很是高兴,“我以后肯定比天青哥哥还要高呢!”
杨顺嗤了一声,“瞎说,咱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比你高多了。”
惹得金元冲过去和他在席子上打成一团,非说他以后肯定是最高的那个。
秋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几人缝着袄子,院子里都是小孩子嬉闹的声音,白氏脸上也带着一丝浅笑,日子一直这么过下去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