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出事了,永王不知怎得偷了那批火枪,已杀死太子殿下,陈将军叛变,直奔大明宫来了,您尽快离开吧。”裴朔扑通一声哭得稀里哗啦的,好似真的是个担心皇帝安危的好臣子。
“这个逆子,他是如何知晓朕的火枪何在的?罢了,怀英不必多虑,朕早有打算。”武兴帝只简单安慰了他两句,视线又落在屏风后生产的沈昭仪身上。
武兴帝脚步踱来踱去。
国师闭着眼睛不理他。
武兴帝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国师,昭仪可安?”
国师道:“安!”
武兴帝又开始踱来踱去,最后又凑到国师面前问道:“国师,那胎儿可安?是男是女?”
国师终于被他烦得不行,但还是耐着脾气道:“陛下,龙子即将出世。”
武兴帝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很快他又想说什么,突然外面传来动静,紧接着火把的光芒照在大殿上,砰地一声大殿的门被人踢开,谢昶一身铠甲,手持利剑。
然而殿内的景象却让他有些惊呆,武兴帝立于中央微微侧身,国师席地而坐衣裙清冷,裴朔随意地坐在台阶上擦拭火枪,长腿屈起,眼尾微微上挑,瞧着刚进殿的他。
“逆子!你要做什么?”武兴帝一声呵斥,让谢昶有一瞬间的退缩。
然而身后的陈将军却朝他点了点头,大明宫已被包围,谢昶又手握神弩,很快他就给自己壮起胆气,步步紧逼,血迹也顺着进了大明宫。
“父皇,儿臣自然是来救驾的。”
“逆子!大明宫内铠甲利刃不得入内,你眼里可还有朕这个父皇。”
“怎么会呢?父皇,儿臣一直对您敬爱有加,让儿臣替您分忧可好?”谢昶握紧了手上的剑,脸上得意的笑不加掩饰。
裴朔说的对,这世间从来没有三十年的太子,与其再等待受制于人,不如今夜他就登基称帝。
如今他已胜券在握,今夜杀死皇帝,栽给废太子,明朝他则为新帝。
裴朔看着他,几乎已经猜到谢昶是怎么想的。他想学当年的武兴帝,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但……武兴帝可不是傻子。
武兴帝坐在宝座之上,身后帐子里时不时传来沈昭仪喊叫的声音,血腥气蔓延至整个大明宫,裴朔将火枪擦得锃亮。
武兴帝当年威逼自己的亲弟弟时,是否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走上他的老路。
父子相残,兄弟相残。
真是一出好戏。
可惜不能直播给谢明昭看。
“放肆!”武兴帝手中的茶盏啪地摔在地上。
与此同时,数百甲胄兵卫于殿内倾巢而出,很快就包围了谢昶,谢昶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身后的大明宫殿门紧闭,陈将军脖颈间被人搭上一只剑。
“父皇……”
谢昶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父皇,儿臣真的是来救驾的,儿臣只是一时糊涂,忘了收起利剑。”
他说着将手中的剑丢了出去,膝行几步,爬着过去想要抱住武兴帝的脚痛哭。
裴朔抽了抽嘴角。
这谢昶真是能屈能伸。
“滚!”武兴帝一脚将他踹飞出去。
“父皇,皇兄谋反已经死了,您现在就只有儿臣一个儿子了,儿臣一定会痛改前非,儿臣再也不敢了。”
“陛下正值盛年,永王为何谋反?”裴朔突然开口。
谢昶瞬间瞪大了眼睛,“你……小人!”
他中了裴朔的圈套了。
武兴帝也被裴朔这一番话点醒,他正值盛年,以后还会有儿子,留着此子以后终成祸害。
随着帐内一声婴儿的啼哭,裴朔快速起身移动到武兴帝面前,将手中准备好的火枪塞到武兴帝手里。
国师也缓缓起身:“恭贺陛下,天降紫微。”
里头内侍来报:“陛下,生了,生了,是位小皇子。”
武兴帝有新的儿子了。
谢昶终为弃子。
“陛下不是一直想试试火枪的威力吗?”裴朔循循善诱。
很快武兴帝手中的火枪便对准了眼前的谢昶,谢昶吓得瞳孔骤然放大,整个人跌在地上,手已经摸到了方才丢弃的剑,颤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握紧长剑,对准了武兴帝。
“父皇,这是您逼儿臣的。”
“这是您逼的。”
谢昶握着剑,心想只要他够快,他就能在武兴帝扣动火枪之前将其杀死,谢昶突然大喊一声,朝着武兴帝冲去。
砰——
扳机扣动,谢昶还保持举剑的动作,子弹已经嵌入他的身体。武兴帝第一次用枪,难免打偏,谢昶还活着。
帐内有宫女将刚生下来的小皇子抱给武兴帝,他单手抱着孩子,眼底多了一抹慈爱,再看谢昶时厌恶居多。
“臣恭祝陛下喜得麟儿。”裴朔率先跪下来,旋即殿内齐刷刷跪了一地,全部恭贺皇帝喜得麟儿。
谢昶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眼,视线落在了陈将军的尸体上,最后看了看裴朔,一气之下血液喷涌而出,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
裴朔冷笑一声。
欺负他的公主者,都该下地狱。
武兴帝一抬手,立马有宫人清理殿内的血腥和尸体,洗刷墙体,又点上了熏香,很快大明宫便恢复了往日的氛围。
武兴帝将孩子抱给国师,“国师看此子如何?还请国师为他赐名。”
国师看着襁褓中刚生出来的孩子,神色淡淡,“此子有福命,赐璟字如何?”
当然有福命啦。
他可太能活了,封了个闲散王,都把谢蔺熬走了。
“好!好名字”武兴帝陷入在新生儿的喜悦中。
这个孩子不会觊觎他的皇位。
这个孩子也没有强大到意图控制朝纲的舅族。
国师的视线和裴朔对上。
裴朔朝她得意的挑了挑眉。
国师给了他一个眼神。
妈的,吓死宝宝了,第一次当奸臣没经验。
裴朔耸耸肩。
习惯就好。
第114章
武兴十六年八月
废太子谢鸿发动宣华门政变, 永王谢昶救驾来迟,于宫变中双双殒命。
当日,皇宫诞下一位新的皇子璟, 深得陛下宠信。
皇城司指挥使庞楷、东宫禁军统领庞平等人皆死于战乱, 裴桓升任皇城司副指挥使。
随后不出半月, 豫州蝗虫过境, 寸草不生,饿殍遍野,朝廷几番赈灾, 仍死伤无数。
裴朔提出“以工代赈”方法协助赈灾, 一篇牧鸭治蝗的策论瞬间名声大噪震惊朝野,武兴帝派他为钦差大臣亲往豫州治理蝗虫, 崔怀主动请缨同行。
马车走了半个月才到豫州,还未入境就能看到黄土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人,面黄肌瘦, 枯瘦如柴,孩子躺在母亲怀里饿得哇哇大哭,年迈的老父亲将口粮省下来想留给孙儿, 青年想杀子以养父……
“大人, 明日便到州郡, 您打算怎么做?”
遇上对面的崔怀探究的目光,裴朔放下车帘,“先前我派人往其他州郡送信,借有万只鸭子, 应该已经到了。”
崔怀道:“可是大人,百姓饥饿,这些鸭子或许到不了豫州城镇就会被洗劫一空。”
裴朔笑笑, “不会……”
崔怀一愣,“大人早有打算?”
马车车轮碾过干裂的黄土路,很快便进了豫州之境,刚过豫州城门,崔怀撩开马车帘子,却见蜿蜒如长蛇的队伍自城门延展,看不见头。
灾民们或拄着树枝,或背着孩童,怀中破碗磕出层层豁口,却都攥得死紧,有妇人将襁褓中的婴儿裹在褪色的粗布里,眼神木然,所有灾民都在安静排队。
旁边有官兵手持长矛看守,玄铁甲胄上凝结着干涸的泥浆,他们中间有的也饿的面黄肌瘦,却依旧眼神凌冽,目光不断扫视着人群中央,防止暴。乱。
崔怀放下帘子,不解道:“大人用的是武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