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锦则开始秀厨艺了,红烧肉最关键的一步——炒糖色。
能不能炒好糖色,可是对一个厨子最大的考验,而这道红烧肉正是阮锦的拿手好菜,只见他熟练的将猪油放进锅里,须得全程小火,因为猪油如果用大火容易焦糊,而炒糖色也需要控制得宜的火候,这道菜最是考验技巧。
阮锦熟练的将白砂糖炒成油亮鲜红的色泽,倒入提前焯好的三层五花,均匀的翻炒,让每一块肉都裹上糖色,再加入酱油和盐,以及各种调味料,最后加入热水没过五花肉。
大火烧开转小火,这样就可以慢慢炖着了。
这边炖着红烧肉,那边阮锦又开始做糖醋排骨。
肋排焯水,煎至金黄,葱蒜爆香,排骨翻炒,加入阮锦提前调好的糖醋汁。
这个不需要炖太久,一柱香的时间足矣,排骨炖得烂而不散,这才是最佳口感。
肉质吃起来弹牙不柴,嫩而带着汁水为最佳。
两道菜做好端上桌,旁边的四儿也已经开始给炙羊肉穿串子了,阮锦接手了四儿的活儿,把羊肉一排排放到碳炉的铁丝网上,一边刷油一边洒调料,熟悉的孜然香味儿在场院里飘散,路过的小孩都要馋哭了。
不光路过的小孩要馋哭了,阿蛮也要馋哭了。
他转头看向阮锦正在烤羊肉的动作,唇角微微勾起来,脑子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阮锦抬头,正对上他那如月一般的双眸,脸瞬间红了。心道糟糕,今晚若是他吃了这炙羊肉,怕不是要把自己……炒死在床上吧?
阮锦清了清嗓子,心想罢了,平常也没见他少做,夫夫之间,做一做都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他不知道,旁人夫妻哪怕是新婚,一周有那么两三次足矣。
可他和阿蛮,夜夜如此,快把旁人一年的份量做足了,也不怪九大夫和四儿怨气深重。
想到了九大夫,阮锦又给他拌了个黄瓜丝薄荷大凉皮儿,还摊了个鸡蛋饼切成蛋丝,拌了足足半盆儿,算是今天的清口素菜。
嗯,这个清热下火。
第36章
就是这一顿饭,让尉迟融吃了个五体投地。
如果不是众人拦着,他都想跪下来给阮锦磕一个了,但后面还是拦不住他的热情,非要拜阮锦为师。
阮锦寻思着这辈子也没打算收徒弟,怎么就被强行拜师了呢?
看着面前端着茶端端正正跪到阮锦面前的尉迟融,阮锦硬着头皮喝了茶,说道:“当厨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果你想学,那可有得苦吃了。”
犹记得小时候,别的小朋友在游泳,他在颠大勺。
别的小朋友在吹空调吃西瓜,他守在灶前记录红烧肉的火候。
别的小朋友在街上玩耍,他在剥虾仁,剥得手上都是孔。
别的小朋友在堆雪人,他已经守着案子学会了解鱼技巧,能把鱼的各个部位全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苦是真的苦,但他倒也不觉得不快乐,因为他真的喜欢当厨子。
如果不是他爸不愿意,非得让他考个好大学,他可能就继承家业当小老板了。
尉迟融一脸的坚定,拍着胸膛道:“师父放心,我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能把您这一身的技艺发扬光大。”
阮锦也是鬼迷了心窍,信了他的鬼话,于是第一天开始学,满院子里就飞驰着各种人类的九族亲戚。
从爹娘骂到祖坟冒黑烟,他这哪是来学艺的,分明是来骂街的。
阮锦很是头疼,但念在他还算勤快的份上,而且是带资学艺,阮锦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因为拜完师他就交了一笔学费,足有一千两银子,是两个人抬进来的。
阮锦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有了这些钱,他就可以把他的小餐馆装修的雅致一些,蛮锦食记也可以早日开张了。
当天阮锦就找了靠谱的装修队,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了工匠师傅,要求打通东西两院,修建临水雅阁,假山回廊,小桥流水,反正极尽风雅之能事。
规划完一算,好家伙,刚好花了八百两,阮锦觉得自己还真是花钱如流水。
但是问题不大,更好的环境,能让食客的体验度更高,到时候客流量也能更高一些。
今日阮锦本来是打算教阿二和四儿做烤面筋和凉皮的,既然收了新徒弟,就不能让他闲着,便让他们先去阿丙那里学和面。
学了一上午,阿二笨是笨了些,胜在勤快,和了一块又一块,好歹是成功了。
鱼翅的嘴里骂骂咧咧,每失败一次,口中的“他”的某个亲戚就会挨日。
这次他把面团和成了石头,张口就啧了一声:“我日他二姨夫的小舅子……”
阮锦:……
他二姨夫的小舅子真是无妄之灾,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同性恋啊?”
鱼翅一脸迷茫:“啊?同性恋?还行吧!我不排斥哥儿。”
阮锦:……
好吧!这个世界是有哥儿的,他们对同性恋的认识基本上就是娶个哥儿回家。
折腾了一上午,阮锦终于教他们学会了洗面筋,快到下午的时候,阿二的一张凉皮出锅了,阿丙也开始往竹签子上缠面筋。
阮锦则又熬出了几斤白糖,趁着中午头儿里热,推出了蛮锦食记的第一次降暑甜品:鲜桃酥山。
酥山所用的两种材料,一个是冰,一个是酥,这个酥相当于现代的淡奶油,是胡人用羊奶反复熬煮提炼出来的,类似黄油的一个东西。
今天一早,四儿采买来了二十斤冰,裹在厚厚的被子里保温。
阮锦则用锤子把冰砸成细细碎碎的冰渣,铺一层冰渣,铺一层打发的淡奶油。
淡奶油要提前用筷子用力搅拌,才能得到这样的效果。
如此往复几遍,做成小山的模样,酥山就做成了。
阮锦还往淡奶油里加了白砂糖,甜味更重些,再加上一些桃丁,口感更清爽解暑。
桃子是桃花县的特产,这里的人们都爱吃,据说多吃桃花县的桃子可以长寿。
阮锦便给他的酥山取了个名字,叫长寿酥山。
夏日酷暑,阮锦把冰冰凉凉的酥山一摆出来,当街便这么吆喝了起来:“酥山啦酥山,长寿冰酥山,冰凉解渴的长寿冰酥山!解暑降温,味道甘甜!”
行脚的客商一听到解暑降温,纷纷好奇的围了过来,一名客商操着蹩脚的中原话说道:“这个酥山,多少钱?”
阮锦热情的招呼着:“看配置,豪华版的要十文一枚,里面放了多多的糖酥和水果粒,吃起来又甜又解暑,是普通版的两倍大小!”
他一脸豪横的说道:“钱嘛,不是问题!给我来一个尝尝!”
说着他掉出十文钱,买了一个酥山,阮锦还给他配了个竹片做勺子。
客商一尝,脸上当即露出了惊艳的表情,赞道:“好吃!好吃!你这个酥山,确确实实很好吃!”
阮锦乐呵呵一笑,心想看这人的装扮应该是波斯商人,那一定有钱,便问道:“客商是从哪里来?做什么生意的?”
那客商一边吃一边答:“我呀?我从安息来,是贩卖香料来卖的。本来已经卖完了,准备回去进些货再过来。但是……回不去了,北边在打仗,我只能去别的地方进货啦!”
阮锦一听打仗,当即反应过来了:“哦哦,是大渊在和幽国开战?”
“对滴嘛,渊国皇帝御驾亲征,幽国要完喽!”客商吃完一块酥山,又道:“再给我来一枚!”
阮锦提醒道:“客官少吃些,夏日贪凉对肠胃不好。”
客商摆手:“顾不了那么多啦!我都要热死啦!”
阮锦又给他拿了一枚,这一会儿的工夫,又有不少行商的路人来买酥山,阮锦只得吩咐四儿过来一起做。
他也拿了一枚酥山,一边吃一边朝那波斯商人打听情报。
在古早时期,波斯的另一个名称就叫安息,安息茴香指的就是孜然,就是这类香料商人从那边贩卖过来的。
阮锦问道:“贵客遇到战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