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思很清楚,他就要去。
万冬阳见状是真头疼,他只能又回去了,他去给人弄个草帽护头,弄身蓑衣护身体,再给人找副手套来,把人身上裹严实了,到时候也不让他干别的,让他当个守山门的,守在靠近蜂包崖那处的水田,告诫村人,喊他们不许靠近。
“他娘的,老子成跑腿的了。”万冬阳再次回去拿东西的时候,气得跺脚,出个门出三次,只希望今日的不顺全过去了,如此跑几趟也值了。
万冬阳这回找了专门的养蜂人,带的家伙事可比上次靠谱多了,除了准备好的木桩和绳子,贺峰还带了专门攀爬崖壁山坡用的绳抓,他除了是个养蜂人,还是个采蜜人,除了照料自己养的蜂子还会满山寻蜜。
蜜糖几乎都在崖壁或是高高的树杈上,他是个人可不会飞檐走壁,因此便有了各种借力的工具。
万冬阳能识得贺峰,还是老杨头牵的线,说来贺峰和万永安都在老杨头嘴里听过彼此名字,只是没有打过照面,这回来万家,两人终于是见上了,但贺峰答应来帮忙,同万永安没干系,全是看在老杨头的面子上。
老杨头外出跑商之时,给贺峰卖过不少山珍,两人相识多年交情很深,他又欠了人家不少人情,老杨头求到他面前了,他怎么着也得帮这个忙。
昨日,万冬阳已经带人看过了地形,贺峰心头已经有数了。
那片山壁的高度和攀爬难度其实一般,难处在于那处的蜂窝实在是太多了,看得人头皮发麻。
烧蜂窝,除了要胆子大,还是要胆子大!
而万家坝这片蜂窝,除了要胆子大,还得有耐心,能沉下心稳住自己,因为那蜂窝实在太多了,可不能烧到一半,因为一些小意外比如火把灭了,绳索晃动下移之类的事情大喊大叫,吓唬自己,也惊扰他人。
“你们记住了,便是你们眼前爬满了蜂子也别怕,只要你们的网罩在你们就是安全的,若是自己慌了,吓得胡乱抖动,失了重心,散了绳索,那就是真的死定了。”
“贺大哥,你放心,我们听你的。”罗忘年纪最小胆子也最小,他听得格外认真,一听贺峰有交代,立马应承。
万冬阳很满意他这态度,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听话不捣乱。
贺峰见没人反驳他,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那里蜂窝实在是太多了,不能一天全部烧完,因为我们不可能将每一只蜂子都烧死,因为数量关系会有很多漏网之鱼,若是那些蜂子没有栖身的蜂窝,可能会到处乱飞,要是蛰了外出干活儿的村人就完了。”
“那怎么办啊?”
这一回,开口的不止罗忘了,除了万冬阳都露出了担忧之色。
贺峰见万冬阳不开口,只能自己再说了一次。“分多几次去烧就行,只要还有蜂窝在,还有蜂王在,那些野蜂就不会乱飞,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抢蜂窝自相残杀呢,咱们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那具体多少次,又多久一次。”万长青见万冬阳很是镇定,想着他一定是早知道了,这小子还挺贼,这是先把他们拉上贼船啊。
“至多三次足够了,间隔也不需要多久,至多两日,那些受惊逃跑的蜂子定会回巢的。”
“行,不过五六日功夫罢了,且一次比一次轻松,三次就三次吧,不是什么大事。”万长青干脆应了,他觉得这个姓贺的很是靠谱,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
万长青态度轻松,贺峰却严肃了下来,再次冲着所有人说道:“各位切记,不管是第几次,有没有经验,都万万不能大意,便是只剩下一个蜂窝,也得小心注意,各人体质不同但命只有一条,没人能保证你被毒蜂蛰了能有命在。”
贺峰将所有事情同人说清楚,大家心里都有数之后,都不断点头应是,这个他们知道,命是自己的自然会小心。
柳欺霜今日跟着万永安和马翠兰一起上山砍柴了,他在家里待不住,因为手里没事儿干,他就要胡思乱想。
树干太粗的树柳欺霜砍不动,劈柴也需要力气他也做不了,但他很会砍柴枝,也能将之捆牢靠,从头到尾都在忙活并没有混日子。
三人在山上忙活的时候,遇上了不少同样去砍柴的村人,好些人明明离着他们有些距离,也要扯着嗓子同他们说话,说的还全是万冬阳他们去烧蜂窝的事,虽说大多是些担心的话,但也听得人心焦。
柳欺霜从自己的布包里翻了坨饭出来,爬到了一棵斜斜长着,好似弯了背脊的松树上,他一边吃东西,一边往蜂包崖的方向看。
万冬阳他们已经去了有些时候了,怕是马上要两个时辰了,也不知道顺利吗。
柳欺霜手里的饭是早上吃剩下的猪油渣炒饭,他直接捏成一坨,然后包在了芋头叶子里,拿上山当干粮了。
饭坨还剩下一半的时候,他将眼神从蜂包崖的方向收了回来,嘴巴里的东西也才有了滋味,惊喜冲着那边的两人说道:“大哥,二嫂,这剩饭好好吃啊。”
以前,他们带干粮多是带饼子,从没想过带饭,其实带饭也可以啊,像这样捏紧了也不会散,再用叶子包了也不会脏,没比饼子麻烦到哪里去。
万永安和马翠兰见人一直盯着蜂包崖的方向,还想劝人别太担心,哪知道转头就看见一张笑脸,还在同他们讲手里的饭好吃。
马翠兰憋着笑摇头,想着果然是小孩儿,这脸变得比六月的天还快。万永安则是觉得柳欺霜这性子有粗有细,能体谅别人也不会过于忧思,倒是挺好。
三人还在山上忙活,万冬阳他们却已经回来了,只是他们进村之后并没有立马回家,而是去村长家里通知了一声,又挨家挨户的去打了招呼,喊所有人都不要往蜂包崖那里走,以防被野蜂蛰伤。
万冬阳要做油桐生意,他还趁着这个机会同全村的人讲了,若是捡了油桐可以直接送到他家里去,他两文钱一斤收。
村里好些人每年都会去捡油桐卖钱,镇上油桐价格便是两文一斤,卖去镇上来回得走十来里路呢,卖到村里省事多了,而且价格还没差,万冬阳的话有心人自然记下了,但还有不少人只关心蜂窝的事。
今日,万冬阳他们要去烧蜂窝,几乎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好些人一直注意着村口,就想看看他们能不能干得成,村人心头都明白,那蜂包崖的野蜂若没了,对村里可是件大好事。
可如今,万冬阳他们不止空手而归,还一家家交代不要去蜂包崖,众人立马明白,他们没搞成。
凡是烧过蜂窝的人都知道,蜂窝没了,蜂子要么原地重新建窝,要么直接飞走。
村里人一听万冬阳他们的交代,心里便有些不高兴,觉得这是万冬阳他们烧蜂窝不成,还惹得群蜂乱飞,怕是要连累村里。
万冬阳脾气坏,人人知道,他去通知的人家倒是没给他脸色看,他说到油桐的事儿还满脸笑的应了,可罗忘和万有谷就惨了,难免的要被人埋怨几句。
他们一行人到家之时,不过未时而已,万母和林秋月没料到他们这么早回来,但各种菜已经洗净切好,炒起来倒是快,只一会儿功夫就喊他们吃饭了。
万冬阳他们吃饭的时候,家里所有人都围在他们身边坐着,就连跟着砌墙师傅干活儿的万父都过来了,都在听他们讲今日去烧蜂窝的事儿。
万长青和杨华尤为激动,说的饭都顾不上吃,两人自小就皮,自然没少去粮食地里或是自家房檐下烧蜂窝。
可他们小时候烧的蜂窝最大不过拳头大,而且都是单个的,今日却不同。
他们今日烧的蜂窝最小的拳头大,最大的怕是有家里装粮食的木升那么大,而且一片崖壁上隔上两三尺就有个蜂窝,他们大多时候都夹在蜂窝之间。
蜂窝被烧之时,蜂子四散逃命,如同贺峰所说,那些长着恐怖三角脑袋的毒蜂,就趴在离着他们面门不远的网子上,胆子小的吓都要吓死了。
还有收拾崖底的时候,地上不止有蒂把脱落掉下崖壁的蜂窝,重新聚集在蜂巢上的毒蜂,还有好多失了翅膀被烧的半死不活的毒蜂,瞧着密密麻麻的一片就和大号蚂蚁似的,让人浑身鸡皮疙瘩,他们将之聚拢一处再烧死,可费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