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柳欺霜和宋赛雪目的达到,两人都笑了。
柳欺霜进屋学打算盘之时,还拿了些核桃和栗子进去,他都打算好了,核桃他吃,可以补脑子,栗子给万冬阳吃,若他一直学不会,就往万冬阳嘴里塞栗子,免得他急了收拾他。
第139章
万冬阳抱拳盯着对面的人,表情有些严肃,好一会儿之后无声叹了口气,松开手指尖轻点着桌面,眼神看向柳欺霜身前的算盘,忍着脾气同人说道:“不许在心里偷偷算,用算盘。”
柳欺霜委屈着一张脸,一边拨弄面前的算盘,一边在心里骂人,谁让他说那么简单的问题,还怪他不用算盘。
油桐两文一斤,问他四十斤多少钱,他又不傻,这么简单干嘛还用盘算。
“哼!”盘算上头已有答案,柳欺霜示意人看算盘,然后伸手指了指桌上的核桃,“给我敲两个核桃。”
万冬阳见人拨了半天到底是将答案弄出来了,脸上神情好了不少,乖乖给人剥核桃还要哄人,他耐心说道:“咱们现在是学打算盘,就得从简单的开始,等你熟练了,知道怎么用个十百千万了,再复杂的账你都能用算盘算出来。”
“嗯。”柳欺霜面上还是很听话的,万冬阳一解释他就点头应了,还像是真的懂了。
万冬阳一边给人剥核桃,一边想着一会儿要喊人算什么,他现在不是嫌弃他给的问题简单吗,一会儿给他个复杂的。
几个剥了硬壳的核桃躺在桌子上,万冬阳一边想问题一边又说回了算盘的事,“我大爷爷说了,学会个十百千万,走遍天下都不怕,既然要做生意,除了心里要有一杆秤,手上的算盘也要摸清,如此账目才能算得清。”
柳欺霜这会儿已经吃上核桃了,他一边点头一边示意万冬阳继续。万冬阳这会儿也有了让人算的账,而且还特别坏的给人想了个难的。
“我家现在有八亩田,按照亩产四石,税粮十税一来算,交了税家里能剩下多少粮食,又能卖多少钱?”
“我家不是有十亩田吗。”家里有多少水田,柳欺霜还是知道的。
万冬阳被人认真的样子逗笑,无奈说道:“我这给你出题呢,又不是真算家里多少田,再说了,咱们不是马上分家了吗,我们就只有八亩啊。”
“哦。”点头表示知道之后,柳欺霜想了想自家粮食收成之后的数,立马有答案了。“二十八九接近三十两银子吧。”
万冬阳仿佛早知道他会如此,但还是故意问道:“你算这么快?”
“这还用算吗,田里稻子年年收成都是差不多的,一亩田的粮能卖多少银子我心里有数,算个八倍之数不就好了。”柳欺霜说的特别骄傲,一下子忘了他是在学打算盘了。
万冬阳不说话了,只盯着人眼前的算盘看,这下柳欺霜才反应过来,心虚道:“这么复杂怎么算嘛,要打好久呢。”
又要算收成,还得算税粮,最后还要变成钱,好复杂啊。
“算盘给我,我算给你看。”万冬阳接过之后,一边说着方才的话一边开始打算盘,柳欺霜见人指头在算盘上头动得飞快,等他话落,手上动作也停了,他将脑袋支了过去,看着算盘上的数,惊讶道:“算这么细啊,连几文钱都算明白了。”
“不错嘛,竟然还能看明白上头数字,既如此,今日倒是没有白费功夫。”万冬阳原本还生气呢,让人一句话给哄好了。
柳欺霜伸手往盘算上指了指,“你不是说这里几个珠珠就是几,这里几个就是几十,这里几个就是几百,我都记得。”
“不错。”能看出算盘上的数,个十百千也记住了,只要再把进位弄清楚就等于是学会了。
这会儿,万冬阳心里还挺高兴的,夫郎比他想的还聪明啊,他还以为要费些功夫,没想到这么快。
今日收获很大,万冬阳不打算让人继续学了,准备同人一起数数手里的银子,看看该拿多少去镇上钱庄换铜钱,他马上就要去收油桐了,得换点儿碎银和铜板在手上,不然不方便。
两人算回之前的账目,一斤油桐两文,若有五千斤要准备多少本钱,这回柳欺霜高兴了,先往人嘴巴里塞了两个栗子,干脆说道:“这简单,五千斤需要十吊钱,就是十两银子。”
“不错,算得很快,那你数数咱们现在有多少碎银和铜板,看看还需要拿多少银子去换散钱。”万冬阳嘴里嚼着栗子,眉头有些皱着,这晒干的栗子没有煮着好吃,更没有炒着好吃,一会儿喊阿娘给炒点儿。
万冬阳还有心思琢磨吃的,柳欺霜满脑子只有他们的生意,他起身去抱装银钱的木匣子,还让万冬阳把他的空匣子也拿出来。
前些日子,万冬阳将他手里所有银子给出去之后,他的木匣子就空了,但还是塞在老地方,他从床底将空匣子取出来之时,柳欺霜正把一块块的整银还有他们的地契往桌上放。
“相公,往后整钱和散碎银子铜板分开放吧,平日里用不到太多钱,咱们把地契和整银藏起来,藏得好一点,散碎银子就同平日里一样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好,都听你的。”
两人之前存下了将近一百一十两银子,柳欺霜之前卖拐枣得了些钱,这些日子又没怎么上街用钱,花费同赚回来的钱差不多,手里正好还有一百一十两,加上昨日才得的二十两,手里正好一百三十两。
柳欺霜将一百两整银和八亩五分田的田契一起放在了万冬阳那个匣子里,剩下的三十两是油桐生意的本钱,和平日里的花用。
家里在帮他们建屋子,可他两一个没力气,一个要忙着外头的事儿,都帮不上什么忙,他们既出不了力自然是要出钱的,隔三差五的要去买点儿菜回来,犒劳干活儿的人。
还有便是,他们大嫂生产日八成在腊月上头,到时候要给他们侄子或是侄女准备礼物,这又是一笔花销,且年底要买的东西也多,他还得去看看铺子,总之留三十两花用绝对不算多。
两人将手里银钱安排好,万小花正捧着一本书进来,她这些日子在学三字经和百家姓,她觉得她能将三字经背熟了,她来找她小叔背书。
万小花想做医女,那必定要识文断字,否则连个医书都看不懂,方子也写不了,眼下的课业尤为重要。
万冬阳伸手拿过她手里的书,都没喊她坐下,只让人站着就示意她可以开始了。
万小花显然是有了信心才来的,一开口就很顺,便是背到了中间几句绕口的有些慢,但也吐字清晰的背出来了,之后又开始顺畅起来,等她背完了满脸骄傲等着被夸,哪成想只等来万冬阳的冷水。
“你别是个望天记,看过就会,背过就忘,而且一个字不会写。”
“你才是望天记呢!我会写!”万小花有些生气,作势要去拿纸笔,万冬阳也不让她麻烦,直接跟着她去万永安的药房了。
叔侄两个走后,柳欺霜将两个木匣都收了起来,出去灶房帮忙了,总不能真让赛雪帮他干活儿。
一家人各有各的事忙着,很快半天过去了,到了申时左右家里来了好几个卖油桐的村人,柳欺霜进屋拿了钱,赶紧做生意去了。
油桐果子压称,好些人又是囤了满满一背篓才背来的,这和做点小生意只是几斤几斤称东西不同,得需要力气好的汉子抬称才行。
到了十月,雨水减少,万冬阳之前在院门旁边的空地上搭了个棚子,这会儿倒是方便了,村人背了油桐进家门,在院子里称了重量,直接倒在那棚子下头就是,方便得很。
柳欺霜到院子门口的时候,万永安已经在了,连杨华都在。
柳欺霜一边等着付钱给人,一边装作不经意的看了杨华几眼。
虽说是一个村子的人,但他以往从没有和杨华接触过,就连近处碰面都几乎没有,这回杨华跟着万冬阳去烧蜂窝,见天往家里跑,他才知道杨华具体长啥样,他以前只知道杨家大孙子长得有些壮,眼睛和牛一样大。
柳欺霜和宋赛雪是同一日出生的,且两个人都长得白净,所以那老秀才才给他们取了欺霜赛雪这两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