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欺霜算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头疑虑,都跟着点头,齐齐看向万冬阳。
万冬阳也不知道柳老板要怎么赚钱,但通过他自己做生意,他悟出来一个道理,商人没有不逐利的,一起生意起码得有五成的赚头,若是柳老板肯给他六文一斤,他必定能卖出十二一斤,若是十文,那也是翻倍之数,人家起码能卖二十。
只是,这样的门路也只有柳老板那样的人才有啊。
“你们不知道,我先头也不知道呢,我先头只知道柳老板儿子是状元,这次再去府城才知道,他的状元儿子竟然是个小哥儿,他家的哥婿还是王爷!人家有这样的靠山,赚钱的门路有的是,那是咱们想都想不到的。”
万冬阳现在还激动呢,王爷是什么人啊?他见了县令都觉得是天大的官了,听到王爷两个字的时候脑子里啥也想不到,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王爷是什么官,他见了得磕几个头。
想到当时心头所想,万冬阳忍不住笑了,可他笑了,他身边的所有人傻了,特别万母,她当初还害怕那柳老板是说话不算话的骗子,哪里能想到人家竟然是那么厉害的人啊。
万家人同当时的万冬阳一样,好一会儿没有缓过来,万冬阳见他把人吓到了,赶紧说道:“王爷就王爷呗,和咱也没关系,咱们不过是同柳老板做点生意罢了,只要不在货物上头欺骗人,对方是什么身份也没什么要紧的,不会惹祸的。”
“没错没错!”万父万母赶紧点头,他们确实是有点被吓到了,平日里连镇守府的小差都要礼让三分的人,听闻同儿子做生意的人家那么厉害,可不得吓坏吗。
万永安胆子大些,初时的惊讶之后心头其实是高兴的,柳老板背后靠山那么硬,听上去又是个不错的人,那他家老三这生意稳了,再不怕收了东西卖不出去了。
“我都想好了,明年的油桐我收三文一斤,若是有人一次能给一千斤,还能给四文,如此就不怕收不够万斤了。”万冬阳也想到万永安心头所想,他胆子也大了起来,决定明年一定要收它个万斤,自己多赚钱,也让那些捡油桐的村人多赚钱。
万冬阳这话一说,大家先头还觉得这是应该的,可慢慢的却是各有各的担心。
“那这样他们肯定不会散卖了,都几家人放一起说是一家的。”
“无所谓啊,我又不是黑心的奸商,真能有万斤我照样有得赚,便是给五文一斤也无妨,我只是怕价高了有人要整我。”
万冬阳无心的一句话,倒是成了所有人担心的事。
“对啊,这油桐生意多少年了啊,一直都是两文一斤,咱们只是小老百姓,也不知道镇上和县里收油桐的人有没有什么背景,若是给人找麻烦那怎么办啊?还是不要太张扬了吧?”
“是啊是啊,不能太张扬了。”
万冬阳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方才的欢喜一点没了。
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啊。
他若是真的四文五文一斤,怕是真要惹祸了,万一有人偷摸给他使绊子怎么办啊。
“可是我卖十文一斤,只给人两文会不会太黑心了啊?”万冬阳确实是想赚钱,但赚得太多了也心慌啊。
“确实是有点儿。”
“不止一点啊。”
“......”万冬阳这会儿除了想翻白眼什么也不想干,什么话都让他们说了,那到底让他怎么做?
“哎,烦得很,先不想这个了,给你们算算药材的钱吧。”万冬阳脑袋摇的都能扇风了,直到将脑子里关于油桐的事儿摇没了,转了话头同人说起药材的事。
他同村里人说的药材是七十到八十文一斤,他卖给柳老板的价格是一百文一斤,今年他的半亩防风田得了二十七斤多药材,一共得了将近三两银子。
但若是村里人家的话,那一斤便不是一百文了,折中给个七十五好了,一亩田地也能有个四两银,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说到药材,家里人来精神了,在他们看来,还是田地里的产出最靠谱。
“对了,我还带了二十斤种子回来,而且我还在柳老板手里学了一招。”因为油桐的事儿,万冬阳有些烦,这会儿终于高兴了。
“我带回来的种子可以免费给人,但要签好契书,那些种子的产出只能卖给我,如此一来即便有人也有门路,也来咱们村子收药材,至少我能保证一部分药材肯定是我的,怎么都能有些赚头。”
“好聪明的法子啊。”
万永安一个拍手,开始算二十斤种子能有多少收成,专门跑一趟府城有没有赚头,但有人已经想到了别的。
“那你这二十斤种子是不是没花钱?”
柳欺霜想着,村人只能把药材卖他们,所以种子不要钱,那万冬阳的药材是卖给柳老板的,且肯定只卖给他,柳老板是不是也不要他的钱。
柳欺霜的话让大家齐齐看向万冬阳,万冬阳一个点头,心想他的夫郎可真聪明。“脑瓜子转的真快,真聪明。”
心里的话直接说出来了,万冬阳夸了人,柳欺霜笑了,大家都笑了,都夸柳欺霜聪明,但柳欺霜这会儿只关心一件事。
柳老板果然是个好人啊。
万冬阳将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了,又拿了三两银子出来给他娘,算是近日来家里的花用。
这两个月,大家都在为他的事忙,特别他们的新屋,全家人出钱出力在忙活,他们一文没花不说,力气活儿也没干多少,他在别的地方掏点儿补贴家里,也是应该的。
同家里人将这回外出的所有事情说清楚之后,万冬阳开始收拾包袱,柳欺霜发现里头不止有银子还有各种小东西,甚至还有个文书一样的东西。
那些小东西是万冬阳给家里人带的,除了一把精致漂亮的小银锁,多是给万小花和柳欺霜的东西,至于那文书大家都没兴趣,并没有多过问,就连柳欺霜都是看过便罢,都没想起来问人,那是什么东西。
万冬阳收拾好包袱,将手里银子都交了出去,柳欺霜将所有银子和那把小银锁放好,心里默念着一百四十这个数,觉得浑身舒畅。
他们有一百四十两的存银了,这么多钱要是能多买几亩田地在手里就好了,银子放着不能生钱,可是田地可以啊。
柳欺霜今日还要上街,如今万冬阳回来了他们正好一起去,顺便的还能看看镇上的铺子。
吃过早饭两人就一起出发了,还将万小花带上了,孩子被关在家里好些天了,得放出去让她透透气。
万冬阳这回出门没带自己的马车,回来的时候又走的柳家门前那条路,并未从村里经过,因此没什么人知道他回来了,但他们去镇上的时候时辰不早了且还架着马车,自然惹眼,不少人都看见了,也就知道他回来了。
便是知道万冬阳不在家,好些人还是赶紧往万家去了,他们都想知道万冬阳的药材卖了多少钱,他有没有带种子回来。
家里的热闹暂时和去街上的三人无关,三人这会儿正在市场上看铺子,顺便找那个卖酒曲的老妇人。
今日是十七,并不是赶大集的日子,但几人运气倒是好,不是赶集日那位老妇人也来了,只是小篮子里的酒曲不多,只二十来个罢了。
镇上的酒曲有两种卖法,按斤头称重或是按个数来卖,按个数的话一般一文钱一个,柳欺霜直接买了十个,老妇人还送了他一个。
酒曲买好了,几人开始专心看铺子,他们几乎将市场的几条街都转了个遍,一共发现了五六间要出让的铺子,但那些铺子万冬阳都不太满意。
做生意特别是他们这种小生意,最好是能和同行扎堆在一起,因为镇上的居民和附近村子的村人上街,已经习惯了买什么东西去什么地方,他们想开杂货铺子,那最好就是选在杂货铺子多的街上。
“算了,不找了,咱们去租赁行吧,花点儿钱让人找间合适的省时省力。”万冬阳原本就心里有数,年底是镇上的杂货铺子生意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少有门面出让,想要赁铺子得在正月,那个时候铺子多,选择余地大些。
柳欺霜也知道赁铺子是大事急不得,找个好位置的铺子比什么都重要,不然到时候生意不好可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