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灰(57)

2025-09-18 评论

  向瑾不为所动地射中最后一个靶子,叹了口气,走过来,蹲在地上一筹莫展。不怪他不识好歹,最初的惊喜与感动依然如故,但随着陛下从南边送来的礼物包罗万象,每月必至,既有价值连城的硕大夜明珠,也有江南书局一册难求的当红话本,甚至还有看着像街边夜市摊子里手工编织的小蚂蚱……小世子欣喜之余,亦不禁怅然……陛下,貌似,好像,大约,是把他当做小孩子在哄。

  一晃两年,向瑾十六岁生辰已过,若是京中讲究的侯爵世家,府中世子在这个年龄早该婚配,儿女绕膝亦属平常。这两年间,太后也没少在这上边打主意,亏得他装疯卖傻,以之前癔症为由,又着人将自己那些不靠谱的传闻在京都散播一轮,吓得各家贵女避之不及,方才搪塞开去。

  “啧啧啧,少爷您瞧,这江南丝绸果然名不虚传,我在宫中都没见过这般精致的料子……”

  “这些画册,惟妙惟肖……传说中的鱼米水乡,便是这番光景吗?”

  “哎呀,我说这回送货的车马怎地快马加鞭,比上个月早到了好几日……您快瞧,这里还有待栽的花草秧苗儿,陛下手绘了栽种的步骤图……无二大人,陛下也擅书画?”

  福安每一回皆如此兴致勃勃,哪怕一旁的向瑾与无二并未答话。

  无二难得回应,“大抵是作战地图画多了。”

  向瑾从箱子底部取出一只精巧的风筝……端在手中,有些哭笑不得,他八岁过后,就没再放过风筝了。

  与此同时,与皇宫隔了几道街之外的崔府后门,同样停了一架送货的马车,家丁正指挥着,从车上搬下四五个硕大的箱子来。

  “太后,”傍晚,慈宁宫中,李嬷嬷那张满是褶皱的老脸上尽是鄙夷,“那俩人真是不要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江南送来的宝贝,一箱接一箱地往崔府里抬,可比送进宫那点儿掩人耳目的玩意儿不知多了几倍。”

  刘氏低垂着眼帘一扫,哼了一声,“伤风败俗。”

  “就是,”李嬷嬷跟着不屑,“要不是之前走得匆忙,他令那头脑简单的武夫刘壤亲自去崔府传讯,咱们还摸不到这条脉络呢。堂堂北营统领,竟然私开镖行,我看什么生财有道皆是障眼法,不过就是给那对狗男女暗通款曲之用。”

  “阿嚏,阿嚏,阿嚏。”千里之外,无一并着刘壤正跟江南知名的大先生学着看账,刘将军突然接连打了三个喷嚏。

  “嘿嘿嘿,”无一乐了,“有人骂你。”

  刘壤炸毛,“怎么就不是有人想我。”

  无一眨了眨眼珠子,“你孤家寡人一个,谁想你,难道是金屋藏娇,瞒着我们?”

  刘壤一窒,喉结滚了滚,侧开目光,“懒得搭理你。”

  先生严肃地敲了敲桌子,俩人对视片刻,无奈地低头继续与那些船队、商铺、镖行……的账册大眼瞪小眼。

  “那崔氏家主也是无用,”侍候太后入寝之前,李嬷嬷还在抱怨,“这许久,竟是未抓到只字片语的偷情铁证。”

  刘氏缓缓坐在榻边,“莫说那崔氏嫡女历来压他一头,便是普通人家,闺中密事,兄长也不好伸手。”她微微一挑眉,“崔楷独居京中,府里无有主母操持便罢了,崔府本家还有一大摊子事,但亦不该寡居的妹子当家,你说是也不是?”

  李嬷嬷领会片刻,了然谄笑,“老奴这就为崔大人物色一个‘内外双修’的贵妾送过去,您擎好吧。”

  刘氏满意地点了点头,“挑个机灵的,容色好些的。”

  李嬷嬷鼻孔出气,“便宜他了。”

  晌午过后,向瑾早早等在书房,昨日先生留了好几篇颇为晦涩的文章,令他剖析,释义。

  陛下出征两载有余,向瑾深居简出,除去例行到太后那里请安,时不时应付刘氏的各种刁难,几乎便不再出寝殿大门。

  林远隔三差五散职后会来看他,但林将军性情耿直,不善言谈,对朝堂上的事一知半解。向瑾与外界的感知,大多来自先生。

  刘霄绝大多数时候,有问必答且见解入木三分,因而向瑾大体知晓,陛下在江南名为平叛,实则竖威收心广开财路,虽进展缓慢但卓有成效。而京中暗流涌动,前朝谢太傅坐镇,八面玲珑,后宫太后刘氏增设司署频繁与宗亲贵妇走动,不知打的什么主意……但大体安稳,一时半刻大概翻不出什么浪涛来。

  话虽如此,可每每从刘霄肃穆的神情和愈发严苛的课业中,向瑾隐隐嗅到一丝不安与急迫。

  “先生息怒,”再勤奋好学的学生也有小叛逆,在被先生连续指摘谬误不足之后,向瑾蔫蔫地嘟囔,“学生愚钝,此文诸多不妥之处,我今日便改过,明日再请先生过目。”

  刘霄捏了捏眉心,他心底十分清楚,学生已然聪颖卓绝,是他这个做先生的贪心不足,欲速则不达。他只是怕,留给彼此的师生缘分,未有甚多。陛下此次亲征,势在必行,行之有效……但也动了世家根本,反扑在所难免。届时,必将再起动荡,至少在下一轮纷争之前……他要尽量将世子扶得更稳一些,高一点。

  “今日便到这里吧,”刘霄放缓语气,“有几本画册与话本,你拿去解闷。”

  小世子虽说长了年岁,但仍是少年心性,很好哄。刘霄家中藏书纷繁,每每带给他的,皆是精品。

  “谢先生。”向瑾俊秀的小脸不再绷着,刘霄今日拿来放在桌案上的几本书,他早就惦记上了。粗略翻了翻,小世子从中间抽出一本来,“先生,这是……刚打南边送来的?”书封与落款的书局,与陛下捎给他的如出一辙。

  刘霄愣了愣,瞟了一眼,“一些山水游记,民间风俗……大约合你的兴致。”刘壤经常不分三七二十一地搜刮众多书册玩意送回家中,这习惯自他十几岁远赴边疆起便留下了,可惜刘霄早已不是当年的懵懂年纪。诸般琐碎,与他,太幼稚了些。

  向瑾俏皮一笑,“先生甚知学生之所好。”正翻看着,书页中夹着的一张纸飘了出来。向瑾伸手一捞,随口念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先生,这书中有张字条,是何人……”

  “咳咳咳咳……”刘霄低首呛咳了好半晌,方才压下晦涩难言的尴尬,他再抬头,小世子已倒了一杯茶,恭敬地俸与他。

  向瑾眸中一片澄澈,并无杂念。刘霄欣慰又酸涩,他这学生聪明颖慧,于学业一点即通,但到底年少失祜,自己莽撞着长大,与一些人情世故之上,似乎并不敏查。旁的世家子弟早通人事的年纪,向瑾依然洁身自好,身边连个婢女也无有过。

  他接过茶,喝了一口,又状似随手地抽走了纸张,心底暗自将肚子里没点儿墨水硬要附庸风雅的刘将军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书乃旧物,”刘霄一本正经地糊弄,“你看,这一篇乃作者洞庭湖游船所作……世间百人百态,或许前任读书人翻至此页,思念亲人,有感而发……”他编不下去了,世子却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等着下文。

  刘霄一声默叹,硬着头皮,“……‘青青子衿’,源自《诗经》郑风,自不必多言。但其衍生之意众说纷纭,有论《子衿》刺学校废也,亦有论教者勤而学着息,述教者之辞也……自古诗者,字寡而义繁……表层述人之常情,实则针砭时弊,屡见不鲜……”

  可以了吧?

  刘霄干巴巴地顿在这里,向瑾意犹未尽,“譬如?请先生指教。”

  师从刘霄以来,先生教授于他政论典籍居多,逸闻野史偶有涉及,诗词歌赋甚少。但他知先生少时也曾文思斐然名声在外,甚擅诗画,因而,但凡话及此类,向瑾总忍不住期盼先生多说几句。

  刘霄腹诽中又将刘壤骂了个来回。

  “譬如……”他深吸一口气,从善如流。有些东西压在脑海深处,往日不曾刻意翻找,可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却也轻易止不住。刘霄滔滔不绝,口干舌燥,饮水歇息的间隙,见小世子伏案,正在端端正正地抄写适才两人赏析的诗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晓棠 狗血 虐恋 强强耽美文 宫廷 替身 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