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123)

2025-09-27 评论

  “你们年前生意做到哪一日?”

  相邻摊子上的汉子问霍凌, 后者道:“做到腊月廿八,廿九就不来了,你呢?”

  那汉子笑道:“今天廿七, 最后一日, 我大哥在外地做事, 好几年没回来了,明日就到家, 趁着过年能多聚一天是一天。”

  “那敢情好,过年正是团圆的时候。”

  两人聊了几句,过了晌午,馅饼卖完, 却是霍凌和颜祺先走。

  “兄弟,给你拜个早年, 回见了。”

  霍凌朝对方拱拱手。

  他们摆摊的位置一直是固定的,别家却不一定。

  周边人来来往往, 有些熟识, 有些不过点头之交。

  像先前那个卖炊帚的汉子,最近家里老娘生病,年前有阵子没出摊了, 今天闲聊的这户是磨剪子菜刀的,来了有十日,听说平日里都在镇上和乡下走街串巷, 过年前才会固定在城隍庙门口,方便各处人来找寻。

  他这档营生, 在年根上生意简直好极了,就连霍凌和颜祺也把家里的刀剪都搜罗了来,让他好生磨了磨。

  汉子还了礼, 同样笑言“回见”。

  离开庙前街,街上的人流少了些,两人没急着出城,而是再去置办最后几样年货。

  要说置办年货,不论天南地北,东西都差不多。

  新衣新鞋那些,家里早就扯布制好了,不会赶在年前买,更多的是各色吃食,以及对联、灯笼、炮仗等物。

  在吃食上,有霍凌这个赶山客在,年年都能省下不少钱。

  别家要买核桃、榛子、松子等干果待客,买猪肉鱼肉做年菜,乃至还要买些拿得出手的山货串门送礼,在他们这里一概不用。

  家里干果多得吃不完,自山上带下来的榛鸡、兔肉管够,想吃鸡肉,还能现宰一只,毕竟家里养得多。

  而山参,天麻、灵芝、五味子、干林蛙这些个值钱东西,卖出去不少的同时,霍凌素来也都会留一份在家。

  霍家亲朋不多,有必要走动的一只手数得过来,无外乎村长周家、杨家、齐家,今年再多一个林家,以及唯一的亲戚——外村舅舅家。

  可去每一家时,给的东西都是顶好的。

  如此数下来,要额外单独买的东西寥寥无几,大都是自家实在没能耐制的。

  “算上酒水在内,该买的都买了,今天只消再买些点心和糖果子。”

  颜祺张望着路边的点心铺子,他们打算今天把所有东西买齐,明天年前最后一天出摊,收了摊在镇上吃点好的,空手回村,还落得轻松。

  哥嫂也给了他们足够的银钱,毕竟一家子过年,总不能只一房出钱,其中叶素萍还专门拜托霍凌买些桃酥,回娘家拜年的时候好拿着。

  “还去先前去过的那家吧,家里杏干和山楂糕都吃完了,你还要不要?”

  人胃口不好时就想吃点酸的,颜祺吃杏干能含上好半天都不咽下去,必须要一点点咂摸那个滋味,才不至于总是想吐。

  别人吃的时候能被酸得口水和泪花一起冒,他吃得多了还有点上瘾。

  “再买些吧,山楂糕英子也爱吃。”

  霍凌笑笑道:“过年缺谁的,也不能缺了她吃的。”

  家里四个大人,就这么一个孩子,如何不疼宠。

  就算过了年家里要添两个小的,霍英也不过五岁,远没到必须懂事的年纪,还能无忧无虑地继续玩下去。

  到了点心铺,里面人多到仿佛东西不要钱。

  霍凌怕挤着颜祺,让小哥儿留在车上等,自己抓了钱袋被裹进人流,除了事先想好要买的,又顺着伙计所言,多要了两三样从前没吃过的时兴点心。

  “买了一些个牛舌饼、云片糕和绿豆糕,牛舌饼是咸的,你回去尝尝,要是爱吃的话下次还来买。”

  颜祺摸不着头脑,“牛舌饼是个什么名字,里面有肉吗?”

  霍凌摇头,“没有,应当是形状像牛舌?说是他们铺子新请来了个点心师傅。怕没人爱吃,最后浪费,这三样我都是按人头要的,一样五块。”

  颜祺看着眼前一堆油纸包,加在一起便宜不了,可辛苦一年,不就是为了过个好年,浅笑道:“回去泡些淡茶,我也能喝两盏,到时咱们也学学城里人,配着茶吃点心。”

  霍凌扬起唇角,“好。”

  ——

  至除夕前日,霍凌和颜祺总算可以不用早起,睡个懒觉。

  说是懒觉,实则天亮不久也都醒了,习惯一旦养成,实在不是那么好改。

  霍凌看着睡乱了头发的小哥儿,探身拿来梳子替他梳头。

  只是梳到下面,难免有些打结,他再小心,也还是扯掉了几根。

  颜祺打了个哈欠,回身时不小心瞥见霍凌偷偷藏起梳掉的头发,他忍不住笑,伸出手来道:“给我吧,一会儿丢了就是。”

  霍凌干咳一声,心虚道:“不小心。”

  “谁梳头的时候不掉头发,都一样。”

  颜祺知道霍凌为何这般,因为不久前他听说生孩子以后有些人会掉头发,便开始格外关注自己的发顶,总觉得太单薄稀疏,到时候不够掉的,若是秃了那多可怕。

  等冷静下来想想,他原本不是这么顾虑重重的人,不料肚里揣了个小的,就变得如此不对劲。

  他把几根乱发搓成一个小球,在指尖揉来捏去,下床时仍觉得懒懒的。

  霍凌见状不由道:“急着起床做什么,想睡就继续睡。”

  颜祺摇头,“今天还要做炸货,家里一堆事呢,而且我喜欢张罗过年。”

  后半句确是他的心里话,霍凌默了一瞬道:“那就吃完午食进屋打个盹,也是一样的。”

  小哥儿快速点头,“嗯。”

  说起做炸货,绝对是忙年里的一桩大事了。

  油炸的吃食费油费面,好些还要加糖,平日里没谁舍得这么吃,只有年节里才会炸上一些个香香嘴。

  吃食做好,天气寒冷,能放上好几日,正月走亲戚时谁家能端出这么一盘,就说明过去一年过得不差,互相看着都有面子。

  “我老家过年也做炸货,这么看来,关外和关内好些讲究都差不多。”

  颜祺跟叶素萍坐在一起,专心致志地用面团扭麻花。

  叶素萍听后笑道:“可不是差不多,祖宗辈都是关内逃难来的,最早可能还各有各的说法,现今百八十年过去了,也就分不清谁是谁。过年嘛,就为了吃口好的,谁家的好吃,那就学过来。”

  “像咱家,过年就是炸三样,干果儿、麻花儿、萝卜丸子。你红梅嫂子他们家,喜欢炸枣子,还有人家,炸地瓜条子。”

  霍英在旁边听得犯馋,挨过来问道:“娘,什么时候能吃麻花儿?”

  “等午食吃过正经饭,下半晌才能吃。”

  霍英算了算,估计一时半会儿是吃不到嘴了,立刻道:“那我出去看看爹和小叔在干啥。”

  “你小叔和你爹在等杀猪的上门,血糊糊的不好看,外面又冷,你在屋里待着多好。”

  霍峰和叶素萍养的肥猪,要赶在年前宰了,附近几个村里唯一的屠子忙得团团转,排到最后,说是从廿七到廿九,让霍家选一日。

  霍峰一听,干脆就选了霍凌一整天都在家的廿九,屠子何时来,家里都有人。

  也不怕肥猪受惊跑走,只两个人按不住,有霍凌在,一个人就能对付一头猪了。

  “不好看我再回来。”

  霍英小小年纪有的是道理,哪怕叶素萍说她小时候看杀猪还吓哭了,她也坚持说自己不记得。

  叶素萍拿她没办法,就放她去了。

  “罢了,农家孩子,哪个会怕杀鸡宰猪。”

  她和霍峰这辈子也没多大本事,就想着日后把牲口养好,多攒些家底。

  霍英是他们的孩子,以后总也要慢慢学起来。

  她抬头跟颜祺道:“等他们把外面收拾干净,咱们再出去,不然血腥味难闻得顶鼻子。”

  郭屠子来得比预想中早,离晌午还有好一阵,到了说霍家是最后三家之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菇菇弗斯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美食文 甜宠文 赶山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