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珰(3)

2025-10-01 评论

  他边说边再扑上来,卿云却是一扭身跑了起来。

  福海未料还会有这桩事,幸好听凤池边正被围住,此地无人,否则在宫中乱跑,被瞧见了可要挨板子。

  福海心中淫性火气上来,想这小太监敬酒不吃吃罚酒,今日可要好好使出手段来把人收服了才好,否则将来如何献出去孝敬?

  将人困在洞中死角,福海手先解了自己的腰带,慢慢地向着卿云逼近,太监是断了根的,没有真家伙,解的只能是心瘾,此刻卿云脸上的娇弱惊慌正是满足他那般心情,好叫他“大展雄风”。

  “小东西,你是白活了十几年,全不懂宫里的规矩,”福海脑门腾腾冒汗,心尖都在发颤,他是见过大太监如何弄那些小太监的,用嘴、用手、用拳头、用脚、用物件……那些小太监们被弄得哀叫哭啼,却可怜在宫中是最下贱的人,只能生受着,倒叫人火气更旺,福海胸膛里似有火烧,眼里也恨不能喷出火来,口舌津津地扑了上去,“让公公来教教你——”

  卿云单手挡在面前,抵着福海的嘴,另一手悄悄往那山洞岩壁缝隙里摸去,指尖碰到他事先藏好的利器,正要攥了出手,便听假山洞外一句暴喝。

  “大胆!何人在此放肆!”

  那声暴喝雄浑如同天降,福海正揪了卿云的腰带剥下,被那一声暴喝惊得魂不附体,他本就外强中干,竟是腿一软,生生滑了下去,跌坐在地。

  “拖出来。”

  外头又是一声,这一声和方才那一声却是截然不同,清清冷冷,淡泊平和,却叫福海那着火的胸膛瞬间堕入了冰窖。

  侍卫得了命令,立即进入山洞,片刻后便拖了两个人出来。

  两人皆着青色内侍衣衫,一个身材魁梧瑟瑟发抖,被侍卫拖出来后便不住地砰砰磕头谢罪。

  “太子饶命……太子饶命……”

  另一个却是不声不响,他身量纤细,低头跪着,散乱的乌发遮住了脸,只露出尖尖下巴,瞧着似乎还小,手腕被侍卫强攥在掌心提着,衣袖堆在手臂弯处,一条手臂,骨肉匀停,煞白一片。

  李照未料假山之中竟是两个内侍,他眉峰微动,道:“拖下去,杖三十。”

  “太子饶命!”

  一直不住求饶的那个哭天抢地叫声尖锐,被侍卫堵了嘴直接拖了下去。

  另一个不声不响的倒是在侍卫的拉拽中踉跄抬头。

  散乱的乌发从脸颊边散开,小太监仰头不偏不倚地直视了太子,眼中泪光闪动,“是他欺辱我,为何我要一同受罚?”

 

 

第2章 

  丹州大旱,皇帝忧心,召太子、齐王和诸臣于两仪殿议事良久。

  李照方从两仪殿议事出来,心中仍是忧虑,思及皇帝言过两日便在听凤池祭祀祈福,不免又起了思母之情。

  那听凤池原是因先皇后忌日将近,皇帝追思所建,先皇后节俭勤勉,素有美名,皇帝以祭祀先皇后之名,兼为丹州祈福,如此一举两得,多有便宜。

  李照身为太子,自以天下百姓为念,然身为人子,心中却又五味杂陈,出了两仪殿,便缓缓往听凤池去,随行诸人见太子面色淡淡,也知太子喜静,俱都轻手轻脚,不敢发出半点声响,二三十人跟着,竟是一点儿声都没有。

  如此一行人缓行至听凤池旁,忽听得假山内淫词浪语,不堪入耳,众人心下大惊,未料到宫中竟有如此不知死活之人,再看太子面色,还有什么可说,在宫中行此秽乱之事,合该打死。

  两个太监被拖出来,侍卫太监们倒不意外,若真是宫女侍卫之流,那才叫奇。

  稀奇的是这小太监居然在太子面前还敢顶嘴,侍卫方要堵嘴,李照抬了抬手,侍卫忙放下手。

  “他欺辱你?”李照双手负在身后,弯腰耐心询问道。

  卿云轻轻点头,眼中泪珠跟着轻晃,缀在面上。

  李照看向侍卫,“将那太监拖来。”

  福海已先挨了两杖,皮肉之痛倒是其次,只被吓得魂飞魄散,怕今日要命丧于此。

  “太子饶命……太子饶命……”

  被拖回之后仍不住磕头求饶。

  李照听他只知求饶,再瞧他形容面色,已对卿云所说信了三分,便给侍卫使了个眼色,侍卫捂住那福海的嘴,迫他抬头,福海方瞧见太子面孔,便已浑身颤抖,涕泗横流地垂下脸。

  “这小太监说你欺辱他,是也不是?”

  李照轻轻问道。

  福海瞪大了眼望向地面,心中霎时百转,今日此般行事撞在太子手中,凶多吉少,与其一人去死,倒不如拉下卿云,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也深恨卿云,若不是他,今日自己怎会落得这般田地?

  侍卫方一放开福海的嘴,福海便连连喊冤,“太子明鉴,那小太监是玉荷宫里伺候的杂役,玉荷宫清苦,兼之惠妃已死,那小太监便来奚官局寻一条出路,奴才见他可怜,应承了为他另谋差事,未曾想那小太监存了旁的心思,引奴才来此与他行龌龊之事,非是奴才欺辱他,请太子明鉴!”

  李照瞥向卿云,但见他小脸煞白,紧咬下唇,目光幽愤地看着那太监,转面向李照磕了个头。

  “奴才名为卿云,确是玉荷宫里当差的太监,前段时日,惠妃急病暴毙,我便前往奚官局呈报,这位福海公公却是百般推脱刁难,不肯行方便,非逼我与他相好,太子若不信,可派人去玉荷宫察看,惠妃的尸身仍停在殿中,不得安葬。”

  福海听卿云如此说来,忙辩解道:“启禀太子,非是奴才刁难,只是……只是上头流程慢些,这小太监分明说惠妃不是什么正经主子,不着急,以此事再三邀奴才见面,奴才也是怕惠妃娘娘尸身有恙,今日才来玉荷宫相见,听得这小太监说玉荷宫中污糟,这才随他到了这听凤池附近……”

  “你胡说!”卿云忽然声高,哭诉道,“皇上慈心,收容前朝废妃,一应料理,是你百般推诿,不但要贪了惠妃的收殓丧葬之物,还要我一同行夹带之事才肯饶我!”

  福海听得卿云猛然喊出夹带之事,真真这才是三魂丢了七魄,口舌僵硬,面色发青,知晓今日是完了,便是太子素有宽厚之名,侥幸能活命,回去之后,师傅也不会饶他,还不如立时死在这里来得干净痛快。

  李照听他二人来回辩解,眉峰渐渐蹙起,再见福海瘫软在地的模样,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将这两人带回东宫审问。”

  *

  东宫内殿,李照漫坐长椅之上持卷审阅,一旁贴身太监长龄奉了茶,“太子殿下,这是新岁的蒙顶甘露,您试试。”

  “搁这吧。”

  长龄轻轻把茶放下。

  鎏金香炉烟气袅袅,李照看了两页看不下去,将书扔在一侧,品了品茶,不甚喜欢,又把茶搁下,目光望向淡绿纱窗,神情若有所思,须臾之后,他缓缓道:“长龄,你今年多大?”

  “二十一了。”

  “二十一……”李照轻轻念着,“你跟在我身边也快十三年了。”

  “是,能伺候太子殿下是奴才的福气。”

  李照道:“宫中太监素有夹带之风?”

  长龄微微一怔,立即跪下,他不敢看太子,只觉太子的目光落在肩头似有千斤之重,片刻斟酌之后,他回道:“奴才长居东宫,宫中众人恪守本分,不敢逾矩半分。”

  “东宫的太监不敢,那别宫的太监便敢了?”

  “奴才不知。”

  李照瞥了长龄一眼,又瞥一眼,拿起书卷轻敲了下长龄的头,“你呀,总是谨慎,实话实说,难道还怕孤会生气?”

  长龄道:“太子仁厚,奴才是实话实说,您是知道的,奴才鲜少往东宫外去,是真不知晓。”

  李照知他性子,不愿再多为难,便道:“下去吧。”

  长龄起身要退,又被李照叫住,“这茶赏你了。”

  “谢太子殿下。”

  长龄端着茶步步后退,到了殿外,其余太监们都眼巴巴地瞧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冻感超人 宫廷侯爵 三教九流 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