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体里,想要迸发出来,却又胡乱冲撞着找不到出口。
简如讨好地抱着他的腰,含含糊糊地说:“不要了。”
二公子就抚着他的背,艰难地平息着自己的气息。
简如就这么趴在他身上,听着二公子的呼吸声,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慢慢睡着了。
……
第二天吃过晚饭,金婆婆把简如叫去了主屋。
李老夫人自己也觉得挺尴尬,绕着圈子说:“昨儿你二哥家那胖娃你看了吗?”
简如坐在桌旁嗑瓜子,“看了,我还抱了呢,才六个月就有十六斤了,沉甸甸的。”
李老夫人别有深意道:“那你喜欢不?”
简如说:“喜欢啊,那娃娃长得好看,还一点不认生,谁逗都笑,我当然喜欢了。”
李老夫人觉得有门儿,心里高兴,盯着他说:“那你想不想生个那么好看的娃娃?”
简如见婆婆盯着自己看,却误会了对方的意思,摸了摸自己脸上的疤,说:“娘,您啥意思,我不是天生丑,能生出好看的孩子!”
李老夫人见这小炮仗又要点着了,赶紧安抚道:“我哪是那意思,我是说,你跟幺儿成亲也有段日子了,你们两年岁也不算太小,该要个娃娃了。”
简如一听,就瞪大了眼睛,心里那股子冤劲儿还没过去呢,“不是,这前没多久,您还说别让我折腾您儿子,这咋没几天您又变卦了?”
李老夫人也知道自己出尔反尔的不对,咳嗽了两声,干脆心一横直说:“我想抱孙子了,你们两明年就给我生一个。”
简如算了算时间,要想明年生,这两月就得怀上才行。
先不说他和二公子还没同房呢,就算同房,哪能说啥时候怀就怀上啊。
简如不干了,说:“那也不是我说了行就算的!”
李老夫人为了大孙子豁出去了,从床头暗格里拿出一包药材来,说:“这个,你小火熬了,给幺儿喝下去。”
简如疑惑道:“锦童最近挺好的,不用吃药。”
李老夫人“嘿”了一声,“这是那啥的药。”
“啥?”简如问。
李老夫人看他那张懵懵懂懂的脸,实在没脸细说,一把把药包塞过去,“今晚上喝。”
简如把药包拿在手里,还是没大明白,但是见李老夫人都快生气了,只好答应了一声,就要离开。
老太太却又不放心地叫住他,说:“小如,我儿体弱,你可悠着点。”
简如这回可终于听懂了,红着脸道:“娘,您可……您可真是……。”他没法再说,一跺脚,抱着药包就要跑。
李老夫人在后面嘱咐他,“小如啊,你可答应我了啊!”
简如边跑边喊,“答应了,答应了……。”
李老夫人看着他的背影直叹气,她脸面都不要了,就希望锦慧给开的这药顶用,明年这时候就能抱上大胖孙子了。
第26章 一碗药
简如回屋时, 二公子不在,小宁说是被赵姑爷叫走,去隔壁帮忙去了。
明天李锦慧要和赵品去婆家拜年, 赵家老爷子喜欢二公子的字, 早就说想要他给写一副挂在家里。
李锦童不算是读书人,没有功名,一副字没什么太大价值, 赵老爷子多少是有些讨好李老夫人的意思,不过也确实是二公子写得好, 挂起来才不丢份。
赵家也住镇上, 家里没有李家殷实, 但也过得比一般人家强些。
赵品是赵老爷子最小的儿子, 他娘出身不大好, 到死也没能进赵家的门, 赵品自己也差点被扔在外头做孤儿,是赵老爷子的娘做主, 给他带回了家, 只是他上面还有正妻生的兄姐,他过得并不如意。
因为赵品他娘去赵家闹过, 所以邻里都知道这事。
后来, 李家要招上门女婿, 但找了好久也没头绪。
李锦慧说不上美若天仙, 但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相貌, 自己还懂医术,那会儿就跟着她爹学着管着医馆的大事小情了。
她要是想嫁去谁家,那这镇上大多人家都肯定是乐意的,但招赘就不同了, 讲究点的人家都觉得没脸,太差的锦慧又看不上。
李老大夫有朋友认识赵家,就出主意去问问那赵品。
话递过去了,那赵老爷子立刻同意了,自打赵品回到赵家,他被妻子吵得没过几天消停日子,早就想让他娶妻成家搬出去了,只是妻子又不同意给赵品出钱娶媳妇。
赵老爷子也不嫌入赘没脸面,反正他几个儿子都已娶妻,不影响什么。
再说,能跟李家做亲家,他赵家是高攀了。
介绍人问他赵品自己愿不愿意,赵老爷子打包票说,这事他说了算。
于是,这事就有了眉目,但锦慧也得看得上才行,得给两人个见面的机会。
也不好大张旗鼓的,万一不成两边名声都不好听,于是那介绍人就又出了个主意,找了个合适的日子,锦慧独自在医馆看诊时,让那赵品过去给锦慧瞅瞅,就当是寻常病人,看完就走,有啥话回头再说。
李老大夫觉得合适,赵家也同意,就这么定下来了。
到了那天,锦慧刚给一个老妇人看过摔坏了的手肘,给换了药,才洗完手在柜台那整理药材,就见伙计迎了个年轻男子进来。
那人看着二十岁上下,中等个头,长相平凡,但眼睛黑白分明皮肤白白净净的不让人讨厌,和伙计说话也客客气气,脸上笑意温和。
锦慧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直到人走到她面前了,给她弯腰行了个礼,说:“在下这几日脾胃不和,想抓些有助克化的药材,有劳姑娘了。”
这是两边早就沟通好的说辞,以免认错了人,眼前这年轻男子说得一字不差,正是那赵家的小儿子赵品。
锦慧没说什么,直接称了药材出来,让伙计包好了,便不去管他,自顾自掀了帘子回后堂去了。
那赵品见李锦慧态度冷淡,便不由苦笑着付了银钱,提着药包离开了。
他本以为这事没个后续了,却没想到,第二天他爹便告知他,那李家大小姐看中他了。
后来又过了半年,两人就成了亲。
赵品比李锦慧小两岁,在家被欺负惯了,一点脾气没有。李锦慧那时候爱逗他,刚成亲时,在自己屋里总让他叫自己姐姐,赵品也是肯叫的,直到后来两人孩子大了,怕孩子听了去,这才不叫了。
赵品是读书的,也曾想过考取功名,只是他资质普通,读了多年也没建树,后来也就放弃了。
李锦慧在医馆忙,他便把家里的事都管了,两口子就这么过了这些年。
赵品入赘了李家,和他爹的关系反倒比以前强了,赵老爷子嫌贫爱富,对这小儿子的态度转变很大,连他刻薄的妻子见了赵品也有笑脸了。
每年过年初几儿,李锦慧都跟他回去看看,吃顿饭就走,算是给了赵家面子,礼节上过得去。
李锦童把字写好了,给赵品看,问道:“姐夫,你看还可以吗?”
赵品仔细看了看,顿时笑道:“锦童的字是越来越好了,行云流水、展而不夸,好字好字,一会我就把它裱起来,明天带回去,家父一定欢喜!”
赵老爷子是奉承,赵品却是真心实意夸赞。
李锦童笑道:“姐夫谬赞了,能帮上忙就好。”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李锦童便告辞回了自己那边。
他进屋时,屋里没人,厨房里传来他那小夫郎和小宁说话的声音。
小宁在问:“简哥儿,你这熬的是什么啊,怎么比以前的药闻起来都苦一些?”
简如的声音不知为何支支吾吾的,“是……是娘给的药材,给……给二公子补身的。”
小宁诧异道:“二公子最近都喝着补身的药粥呢,怎么还额外熬这药吃?”
简如含含糊糊胡乱地道:“过年了就……就多补补呗。”
李锦童嘴角含笑听着,洗了手换了衣裳,便去小厨房去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