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铺离得不远,赵景清买的又多,老板自是乐意效劳。
行至豆腐铺,瞧见利索收账包豆腐的袁星,以及绕着打转想搭把手的少年,赵景清和袁牧步子同时顿住。
肉铺老板大步向前,绕过买豆腐的客人,把背篓放在豆腐铺门板前,朗声道:“给你们放这了。”
赵景清回神道谢。
袁星循声望去,“二哥,景清哥,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赵景清一语带过,从侧边走到豆腐铺前,“大姐呢?”
袁牧紧随其后,审视的视线落在一旁因他们到来而束手束脚的少年人。
袁星毫无所觉,“人有三急,方便去了。”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90章
赵景清颔首, 目光投向一旁的少年郎,“这位小郎君是?”
“隔壁石家干货铺的石飞,见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来搭把手。”袁星说着话, 手上动作不停, 称好客人要的半斤豆干递出去。
石飞家的干货铺与赵家豆腐铺只隔开两个铺位,他是认识赵景清夫夫二人的, 当即红着脸喊人,“赵夫郞,袁二哥。”
赵景清不着痕迹观察他,面前的少年郎显然是春心萌动,但观袁星的模样, 显然不开窍, 既然如此便不用点破, 他微微颔首, “多谢石小郎君帮忙, 我和他二哥来了, 就不劳动你了。”
说罢,他随手装了几块豆干,客客气气将人送走。
石飞挨着袁牧身边走过, 袁牧侧眸瞧他回到他家铺子, 这才不轻不重哼了声, 上前一起打包豆腐。
不时有常客过来, 瞧见赵景清在, 免不得与他寒暄几句,赵景清都笑眯眯回答。
不多久,袁月方便回来, 瞧见赵景清和袁牧,笑着和他们搭话。
有袁牧帮忙,卖东西忙得过来,赵景清便拉着袁月说小话,压低声音询问道:“隔壁石家干货铺的小郎君,有经常过来帮忙搭手吗?”
袁月探头往那边瞧了眼,“不曾,他家大人偶尔来买一次豆腐,有时咱们没卖完的,会送些给他们。”
赵景清便同她说了方才的事,袁月眉头微蹙,“我多留意些。”
赵景清颔首,他刚嫁进袁家,星儿是个十三余岁的小哥儿,转眼一年半过去,现在已是十五岁,是个大哥儿了。
做生意赚了钱,赵家日子越过越好。伙食开得好,袁星个子猛长,身形颀长,骨肉匀停。不似在乐明村要下地干活,养得肌肤白皙,穿衣打扮也有了变化,加之相貌俊秀,若说他是镇上大户人家自小娇养的小哥儿,也说得过去。
十五岁的俊秀小哥儿,是到相看的时候了,难免有人会动心思。现在定下来,而后在家里留两年,再准备出嫁。
赵景清望着袁星忙碌的背影,星儿讨人喜欢,他盼着星儿有个好归宿。嫁娶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爹娘拿主意,但他得多帮忙参谋,在定亲前将男方的底给摸透。
待豆腐卖得差不多,袁月一个人看顾得过来,赵景清这才提出要带袁星去买几件衣裳。
袁月摆摆手,叫他们快些去,买完回来还能一起回去。
袁星开心得紧,和赵景清絮絮叨叨要买什么样式的衣裳,双眸亮晶晶的,说得高兴了,脚下还轻快的蹦跶几步。
袁牧走在后边,心里不是滋味,怎么一眨眼小星儿就长大了,还有人惦记上了。袁牧越想越难受。
三人去到成衣铺,袁星去选衣裳,说是给他买,赵景清和袁牧却不止给他一人买,爹娘大姐和安安的也买一起买了。待全部买好,离开成衣铺时,三人手里都提着东西。
回到豆腐铺,袁月正在收摊,袁牧放下东西便上前一起收拾,不多时,张兴架驴车过来,一行人分坐两架驴车回小罗湾。
石氏干货铺,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妇人走出铺子,探头往赵景清一行人离开的方向看,眸子微眯闪过精光。
待一行人全部走远,看不见身影,她才收回目光,投向赵氏豆腐铺关门的铺面,面上带笑。
“娘,你站在外面做什么?”石飞站在干货铺门口,好奇询问。
“没什么,”张迎春转身走回铺子,“你不是喜欢豆腐铺那卖豆腐的星儿吗,没事多去献献殷勤。”
石飞不甚好意思,“娘……”
“过些时日,我找媒人上门。”张迎春整理了一下柜子里的干货,“你呀,可得加把劲。”
“……我知道了,娘。”少年郎抹不开面子,“我去后面收拾东西。”
说着,石飞泥鳅一样遛到后面库房,脸又红又烫。
张迎春走到柜台后,翻开账本,越看越闹心,干脆合上丢到一旁。
那厢,赵景清一行回到小罗湾。
袁月私下将今儿的事知会林翠娥一声,随后道:“星儿到年岁了,可以着手相看了。”
“我还想多留星儿两年,慢些相看也不迟。”林翠娥抿着唇,不甚愿意,一来舍不得袁星,二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双身子的景清,她要去清河县照顾景清。
不论是相看亲事还是照顾孕夫,都是废心力的事儿,堆在一起做,哪件都顾不周全,得一件件来。林翠娥寻思着等景清坐完月子后,再为星儿相看,不过推迟半年,耽误不了什么。回头和袁老二商量好,两人统一口径。
想罢,林翠娥叮嘱道:“石家小子再往跟前凑,你给拦开去,别叫人坏了星儿的名声。”
小哥儿的名声再重要不过。
袁月颔首,“我省得。”
次日,豆腐铺再开张,张兴卸货后便赶着去送货,袁月和袁星将豆腐框慢慢摞好。
隔壁石家干货铺,石飞听见动静,探头往外瞧,稍稍迟疑后,抬脚迈出铺子朝豆腐铺去,“袁大姐,我帮你们摞豆腐。”
说着,便要上手帮忙。
袁月不着痕迹隔开他,盈着笑道:“不劳动小郎君了,咱们这儿快摞好了,快开市了,你家的准备好没?”
“……”石飞颇为无措的站在一旁,“我娘在准备,我、我去帮我娘。”
说罢,扭头便跑。
袁星瞅了一眼,同袁月说小话,“他家没弄好,咋跑来给咱们帮忙,从前没见他这般。”
袁月:“……”他的傻弟弟啊,不过这样也好。
袁月转移话题,“你把酸浆豆腐给切了,快来人了。”
“好。”袁星应声,忙活开来。
与此同时,隔壁干货铺,张迎春瞧着跑回来便耷拉着头的儿子,不由疑惑,“咋了?不是去帮忙吗?”
“……他们已经弄好了。”石飞低着头,没精打采。
张迎春皱眉,在门边稍稍探头看出去,不远处豆腐框摞得规整,那两姐弟忙着切豆腐摆豆干。
她看了会儿,又回头看自家儿子,浓眉大眼,一表人才,年岁相近的大小伙往小哥儿面前凑,她不信对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张迎春安抚道:“娘等会去探探对面的口风。”
石飞点点头,寄希望于自己亲娘,不时催促一句,让她快去问。
但豆腐铺生意好,没个空闲的时候,张迎春有心无力,只得等了又等。
看着豆腐铺前络绎不绝的客人,再看看自家门可罗雀,张迎春心里不是滋味,她家位置更好,铺面更大,可这生意就是不成。
张迎春心里堵着口气,叹了又叹,也没舒服点。
待到巳时出头,豆腐铺的人终于少了,张迎春寻着机会便往豆腐铺去。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张迎春盈着笑,装作是买豆腐,打量袁星的同时,和袁月拉家常,“你家小哥儿,十五有了吧?”
袁月包豆腐的动作微顿,抬眼看向面前笑呵呵的妇人,先将袁星支使开,“星儿,安安的笔墨快用完了,我守着铺子,你去帮我买点。”
“好。”袁星应声,喜滋滋朝书坊去,边走边寻思着顺路去杂货铺买点小玩意,步子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