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娥被逗笑,“你啊,怎么说得跟土匪似的。”
“这哪是土匪,这是护短。”赵景清一本正经道。
林翠娥顾虑打消大半,转而说起过年回去的事,“我备了许多,你看缺什么不?”
“不缺,娘准备的很周全。”
腊月二十五,两架马车从青萝里袁家出发,驶出清河县。
中午在小罗湾暂歇,下午继续往乐明村去。
马车驶入乐明村,猫冬的人探出来瞧热闹,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村里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两架马车进村,停在袁家院子里。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最初打算写豆腐坊生意做到州城去,后面想了又想,和清河县是相似的套路,就不重复写了,简单带过。
第99章
村民呼朋唤友, 朝袁家去瞧热闹。
都知道赵景清开了豆腐坊,袁家一家人都去帮忙,平日里只留个袁老二在家守着。他将房子修一新, 院子铺了青石板, 瓦片也换了许多, 屋子瞧着比从前干净亮堂许多,本就是村里少有的砖瓦房, 现在更是独一档,就数袁家的最气派。
袁老二是个朴实的,除此之外,只衣着整洁干净些,田里雇了人帮忙, 瞧着与从前没发家前, 没什么两样。
村里人只知道袁家现在日子过得好, 却不知有多好。
直到高头大马拉着的两架马车驶入村子, 出行有了镇上老爷做派, 这才后知后觉。
赵景清跳下马车, 接过小袁星抱在怀里。
林翠娥等人接连下马车,舒展筋骨。袁牧和袁老二将马车内准备的东西搬下来,再搬进屋中, 来来回回忙活不停。
院外来了不少人, 有与林翠娥交情好的, 笑呵呵趴院子栅栏上和她说话, “翠娥,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什么三日刮目相看,哎哟, 你现在过得好哦。”
林翠娥一同做豆腐卖豆腐,景清有孕后照顾伺候,没少忙活,但都不比下地干活累。一年半没下地风吹日晒,人养得白了,收拾得齐整干净,头发盘在脑后,簪一套简单的银饰头面,穿着织锦缎的衣裳,纹样精美色彩绚丽,手腕上戴一个翠绿的镯子。
人靠衣装,她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惹得人艳羡不已。
“咋恁久不回来,快一年没见你了。”
林翠娥道:“之前景清有孕在身,身子重,经不住奔波劳累,离不得人。现在孩子大点了,这回来过年,也和你们叙叙旧。”
“景清生了?!诶,男孩女孩还是哥儿?让我看看成不?”
“是男孩,叫袁熹。”林翠说着话,回身朝赵景清招了招手,“你别站外面,进来坐。”
“算了,你们还有得收拾,就不进来耽误你们了,在这看看就成。”
赵景清抱着孩子过来,襁褓中的小袁熹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扑闪着,看见人就咯咯笑,惹人喜爱。
婶子和阿叔们凑上前看,七嘴八舌的讨论。
“这孩子好看。”
“白生生肉嘟嘟的,喂得好。”
“是个有福气的。”
“和袁牧小时候蛮像的。”
“乱说,他小时候莽粗莽粗,哪有那么乖。”
……
赵景清忍俊不禁,余光瞥见袁牧看来,立即敛下嘴角笑意。
抱着孩子在村里婶子阿叔面前站了会儿,见小袁熹咂嘴巴吸吮,是饿了要吃奶,赵景清同他们闲聊两句,抱孩子回屋。
奶娘一同回来了,赵景清将孩子交给她。
赵景清躲了清净,外边却还热闹着。
“星儿出落得好啊,又高挑又俊俏。”
“翠娥,星儿许人家没?”
……
打听袁星亲事的人有许多,如今袁家富贵,若能娶了袁星,少不得跟着吃肉喝汤,不少人心里都琢磨着小算盘。
袁星本在帮着搬东西,听见苗头便躲回堂屋,气哼了声。
林翠娥在外面应付。
待东西都搬进屋,袁牧卸下马车,将马牵至后院栓上,喂了草料。
院子外的人渐少,这才得了清净。
次日一大早,便有媒婆上门说媒。
“翠娥啊,”媒婆短暂寒暄两句,开门见山道,“今儿隔壁刘家村村长托我给他儿子和你家星儿说媒,他家儿子今年十八,和星儿年岁正合适,当年和袁牧一起上过学堂,是个有学问的,人也踏实肯干……”
林翠娥:“……”
林翠娥应付了将人送走,寻思着过年要准备什么炸货,拟了个单子出来,给袁牧说要买啥,让他明儿去菜市买。
正说着话,又有一媒婆上门。
林翠娥:“……”
再次将人应付送走,林翠娥气乐了,一上午来了两个媒婆,说和的都是什么牛鬼蛇神,他们抱着什么心思,林翠娥心知肚明,更是不耐烦应付。
林翠娥盼着周家的人快些上门,将星儿和周茂之的事定下,免得什么人都上门来。
下午,又是两媒婆到来。
赵景清私下暗暗着急,“茂之咋还不来。”
“不来还好呢,让那小子看看咱们星儿多么抢手。”袁牧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赵景清乜他一眼,“你说要不要催催茂之?”
袁牧冷笑,在景清的注视下,将嘴里的象牙憋了回去。
他道:“明儿去镇上,我去催。”
第二天,袁牧套了驴车,还未出发,又有媒婆上门。
不似前一日上门两手空空上门的媒婆,这人带着两挑担的男人,挑着一个朱色大木箱,其上绑着红绸缎,喜气洋洋。
袁牧索性不走了,留下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是镇上崔媒人,”媒婆自报家门,表明来意,“周家请我来为他家儿子周茂之说亲。”
说着,示意挑担的男人放下木箱,掀开箱子,里面摆上双十之数象征吉祥的物件,是极其正式的纳采。
寻常人家讲究父母之命媒所之言,没那么重的规矩,周家愿意花心思去做,足以表明周家对袁星的看重与喜爱。
林翠娥冷淡的表情顿时变化,热情招待崔媒婆。
双方私下通过气,随后的问名、纳吉、纳征十分顺利,周茂之送来聘书和礼书。
至此,袁星和周茂之定下婚约。
一切皆在年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打了还想找媒婆上门说亲的人一个措手不及,只能扼腕叹息。
大年三十,袁家院子。
厨房升起袅袅炊烟,林翠娥在厨房忙活,袁月给她打下手。
刘青山剁蹄髈、剁猪蹄、剁排骨……
袁星坐在灶膛后,塞了几个红薯放进灶膛烤着,捧着脸不时露出两声笑,脸颊不知是羞的还是火烘的,泛着红。
林翠娥和袁月对视一眼,懒得说这春心萌动的小哥儿。
院子里,袁牧在贴春联。
赵景清怀里抱着小袁熹,垂眸温声逗弄,“小袁熹,待会儿你呀一声,爹爹手里的春联就往左边挪,啊一声,就往右边挪,知道吗?”
“嗷!”
“哦,小袁熹知道了。”赵景清盈着笑看向袁牧,挑了挑眉。
袁牧回以同样的神情。
“呀~”
袁牧往左边挪。
“呀~”
再挪。
“呀~呀~”
挪挪挪。
横批要粘旁边墙上去了,袁牧转身笑道:“小袁熹,啊一声。”
“啊~”
袁牧立即往右边挪。
接下来,是小袁熹不断地“呀~呀~呀~”
袁牧:“……”
赵景清乐不可支,笑眼弯弯。
安安凑上前捣乱,“舅舅!呀~呀~呀~”
“……”袁牧咬牙,“林正安,你屁股痒了是吧?”
安安往赵景清身后一躲,探出个脑袋做鬼脸,“略略略。”